前几天,我们《梅川》杂志社编委结伴游览了天柱山。

天柱山位于安微省潜山县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雄峰有45座,主峰天柱峰海拔1488.4米。素有“江淮笫一山”之称。

天柱山神奇,石是一奇。有人说天柱山“是石头垒成的山”,这话说到了点子上。山中巧石遍布,或大或小、或立或卧,状人状物,栩栩如生,与自然的山势形成和谐的统一,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赏天柱山之石,如读一部部厚重的书卷,可以透视宇宙、修炼心性、启迪人生。

天柱山上的石头是什么(天柱山读石)(1)


石石皆洞府。旅游天柱山,千万莫错过神秘莫测的洞府。在天柱山千米以上的主峰景区,有知名洞府53处,它们叠石天成,自然成趣。如马祖道一修炼的嘉平馆,大宋顾柬之宿过的柬之洞,迎真峰上的迎真洞等。但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奇特应首推神秘谷。神秘谷为天柱山一大奇观,位于飞来峰下,号称花岗岩洞第一秘府,有“天柱一绝”之称。道家奉此为司元洞府。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谷长五、六华里,全谷巨石交错,危洞幽深,谷底54个洞穴,形态各异,云集交错,洞连洞,洞套洞,洞中有洞,洞洞相连,移步换景,神秘莫测。洞内有庭,有门,有石梯,有石栏,九曲回廊,豁然开朗。狭窄处,屈身匍行;宽敞处,数人并陈。谷旁古树虬枝,如铁壁挂画;谷内怪石异草,似丹墀仙境,引人入胜。

石石藏人文。天柱山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自古即为中华历史文化名山,历史悠久,文化丰厚,名流辈出。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登临天柱山封号“南岳”。道家将其列为第14洞天、57福地;三祖寺是佛教禅宗的发祥地之一,传说中佛家三祖僧璨大师曾在此弘扬佛法。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

自古以来,天柱山就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骚客文人、达官显宦挥毫泼墨,抒发内心的感慨。主峰天柱峰凌空耸立, 一柱擎天,浑身石骨,嶙峋奇绝。唐代大诗人李白路过宿松长江江面时,望见天柱峰的雄奇壮丽,放声高歌:“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白居易也曾咏叹:“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黄庭坚曾慕天柱峰石奇山秀,在石牛古洞内筑亭读书,自号“山谷道人”。在石牛洞边,有黄庭坚等文人墨客留下的书法神韵,其中有苏轼的一首:“先生仙去几经年,流水青山不改迁。拂拭悬崖观古字,尘心病眼两醒然。”

天柱山上的石头是什么(天柱山读石)(2)


在天柱山,从虎头崖到天柱峰,从九井河畔到南天门,到处都是古圣先贤们的题刻,而这其中石牛古洞内的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以其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品位之高、年代之久而列各景区石刻之冠,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片不到300米长的石壁上,汇集了唐、宋、元、明、清、民国、现代共300余幅石刻,可谓是诗、词、文、图、赋形式各异,行、草、隶、楷、篆五体俱全,真正是一条艺术的长廊。

石石皆宝藏。天柱山上的石头,是具有灵性的宝石。天柱山群峰,常年云雾飘飞,雨量充沛,气候温湿,很适宜药材生长。在天柱山主峰的悬崖峭壁上,有清热解毒、明目益精的石耳;有弥足珍贵、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治疗阴液亏损、虚热微烦、口干口渴、食欲不振的石斛;还有治疗虚劳体弱 、咳嗽气喘、消化不良、神经哀衰弱和呕血等病及延年益寿的灵芝。

天柱山最贵重的宝藏是柯英石和金刚石(钻石),它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石头。1987年,科学家在天柱山榴辉岩中发现了柯英石,为世界范围内第三例,在亚洲和我国系首例;1992年,科学家又在天柱山榴辉岩中发现变质成因的金刚石,为世界首例。该发现轰动世界整个地质学界。

根据柯英石和金刚石的形成需要超高温高压的原理,科学家揭开了一段翻天覆地的地核裂变和沧海桑田的传奇,也揭开了天柱山前世今生的神秘面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的天柱山,26亿年前是一片汪洋,11亿年前,天柱山已“芙蓉出水”;8亿年前,天柱山形成变质岩基座;新生代第三纪以来,天柱山被某一次剧烈的地壳运动瞬间抬升至地表,并以其天然去雕的裸石相,而有幸成为这个博大深邃的地球上屈指可数的世界级地质公园之一。

天柱山上的石头是什么(天柱山读石)(3)


游览天柱山,最爱山中石。读天柱山之石,读出的是雄奇灵秀、古朴天然。它以本真示天地,以坦荡向世人,用最原生态的真我诠释了真美。也许,这正是天柱山令人们百读不厌之魅力所在!(范立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