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到2022年,我国的高校数量已经突破了3000所,这其中以“科技”命名的院校就多达143所,本科院校67所,专科院校76所。叫科技大学本身并无太大毛病,毕竟“科技”一词高大上,能带来更多的优质生源,学校的办学质量可以得到快速提升。

但一座城市拥有两所科技大学,这就不得不让人感觉,这大学的名字,似乎不太讲究,难道彼此之间就不能换个名字吗?它们就是位于山东青岛的山东科技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都在青岛,也都在济南有校区,只是名字的定语不太一样。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其中一所---青岛科技大学,它从山东化工学院更名到青岛化工学院,似乎效果不好;再到青岛科技大学,影响巨大,分数线年年上涨。

山东大学合并前的三所大学(山东这所大学为更名也是拼)(1)

1 学校的历史沿革

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创建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距今已有72年的历史,算是一所老牌院校。

不过,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的历史再往前追溯,可以追溯到1876年创建的奉天苏格兰长老会义塾,也就是后来在当地名气很大的奉天文会书院。中国医科大学、燕京神学院、天津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学校都传承了它的部分血脉。

山东大学合并前的三所大学(山东这所大学为更名也是拼)(2)

奉天文会书院

1956年,学校迁至青岛,改名为青岛橡胶工业学校,学校被誉为“橡胶行业的黄埔”。

1958年,学校更名为山东化工学院,隶属于国家化工部。

1984年,山东化工学院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四年后的1988年,原国家化学工业部划转山东省领导,学校也从一所部属院校变为地方院校。

2003年,学校正式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大学合并前的三所大学(山东这所大学为更名也是拼)(3)

早在1956年,从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更名为沈阳橡胶工业学校后,学校就由轻工业部部属调整为化学工业部部属,再加上上海制药工业学校迁沈阳并入,可以看出,青岛科技大学的化工专业、制药工程专业在全国实力都是比较突出的。

2 学科建设

现在的青岛科技大学,拥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6个本科专业。

在教育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青岛科技大学一共有9个学科参评,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为B类,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等6个学科为C类。

山东大学合并前的三所大学(山东这所大学为更名也是拼)(4)

111计划2个:橡塑材料与工程学科、生态化工过程与介尺度结构材料。

原化学工业部重点学科4个:高分子材料、化学工程、应用化学、材料加工工程。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3个: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

在软科大学2022排名中,青岛科技大学排在第160名,相较于2020、2021年,名字有所上升。

山东大学合并前的三所大学(山东这所大学为更名也是拼)(5)

3 学校的录取分数线

很多高考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听是化工类院校,都不太愿意填报。化工就业,要么选择去企业,工厂一线;要么就是做设计;要么就是转行,或者从事相关的行业。辛苦,危险,就是它的代名词。大家对它的偏见太深太久:这个行业太讲究奉献精神和风险,要么举家搬迁到公司附近,还能每天团圆。要么就奉献青春,找老婆都很困难。

所以,以化工命名的院校,往往招不到高质量的生源。万般无奈下,青岛化工学院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在一个科技大学的招牌下,学校的招生情况立竿见影。

以学校在湖北2020、2021年的招生情况看。

2020年学校在湖北最低录取分数是567分,位次是30380。

山东大学合并前的三所大学(山东这所大学为更名也是拼)(6)

2021年学校在湖北最低录取分数是571分,位次是29752,足足提高了700个位次。

山东大学合并前的三所大学(山东这所大学为更名也是拼)(7)

这也印证了一个道理:好的校名,事半功倍。

总结:

山东的整体学校氛围相对传统保守。

青岛科技大学明显是偏重理工科的院校,文科和理科学生进来就是考得不一样的分数,在学校里也能体会到理工科的属性,如果想靠青科大的学历在文科行业当中混出点成绩,要么早准备考研,要么早准备换个行业。

青岛科技大学的工科很不错,但是近几年有下滑趋势,因为学校依靠的行业整体开始走下坡路了,学校如果不改变,下坡路是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