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早起的知更鸟

蒹葭的原创诗句,那些生长在诗歌里的造物(1)

《诗·秦风·蒹葭》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sù 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ps:笔者注音。)

诗兴于“蒹葭”

深秋的渭水边,茂盛的蒹葭“苍苍”、“萋萋”、“采采”,三个以“c/[ts’]”为声母的叠字写尽了满眼的萧杀,然而此时的白露正凝结成霜,久久不愿离开。同样将寒意蒙上心头的还有一位吟唱者,她/他的心也徘徊在这蒹葭从畔,久久不忍离去。不为秋色,“所谓伊人”。

然而,天地苍茫,渭河东逝,纵不畏艰阻,仍无从探寻他/她的踪影,“上穷碧落下黄泉”,伊人宛在水中央,或在小洲(沚)上,或在更小的沚(坻)上,或许可以再小一点,小到在那片渺渺茫茫的秋色里,风正拂动着蒹葭的芒穗,一个歌者衣袖里鼓起凉风,满眼秋波,她/他不知道他所找寻的那人是远是近,无处不在,却无迹可寻。他/她也可能没有想到,千年之后,还会有人沿着他/她的风格和诗:“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蒹葭,现在改名叫芦苇

这样改名,是不是瞬间让你感觉不一样了。不过,两千年来,秋神办宴会,却决不敢忘记给这位美丽的蒹葭女神递上请帖。芦苇黄了,秋天来到河水边,平沙落雁准备赶往衡阳之浦;渔舟晚唱已经捞起半江瑟瑟。

蒹葭万年苍苍去,溯游千年犹恋伊。

朝阳里的芦苇正在晨风中摇曳,恰似诗经里那位水边的追寻者,始于一往情深,终于三千弱水,彷徨在天地玄黄之中,将那番不绝如缕的“求不得”之苦,尽数化作这穿越时空的白露成霜。

蒹葭的原创诗句,那些生长在诗歌里的造物(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