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宰相制度是从春秋时代就建立起来的,宰相的身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能够成为宰相的人,和帝王一样稀少。在我国,有一个村庄,在两千年间,共出过五十九位宰相,五十九位大将军,还有许多文臣,还有许多治国之士,这就是位于山西闻喜县,号称中华第一宰相的裴柏村。

山西九代人的地主大院 山西一个小山村千年来靠着家训(1)

毛主席于一九五八年在成都开会。毛主席在会上带领与会代表到成都著名的武侯祠游览,武侯祠祠堂上的题字是唐代宰相裴度所作。毛主席在看到题字的时候,感慨裴氏“千年荣显”。提起大家都认识的大家族,很多人都会想起山东的孔氏,但是裴氏却和山东的孔氏不相上下。

闻喜裴氏起源于先秦,周僖王将秦国嬴氏始祖赢非子的第六代孙封为解邑君,并在“衣”中取“邑”,与祖先的“非”字相配,将“裴”字与解邑君的姓氏相联系,由此而得裴氏。裴氏从此在中原各地繁衍生息,渐渐形成了三个分支,分别集中在河东,燕京,西凉,裴氏后裔都来自河东闻喜县,今运城闻喜县。

山西九代人的地主大院 山西一个小山村千年来靠着家训(2)

闻喜裴氏,经历了无数年的风风雨雨,不但没有湮灭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反而越发耀眼,裴氏的人才,更是功不可没。

我们所说的那个村子里,有五十九位宰相,五十九位将军,还有无数的官员。

据家谱记载,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侍郎44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七品以上官员三千人。

除此之外,还有册封的,89个是公爵,33个是侯爷,11个是伯爵,18个是儿子,13个是男人,3个是皇后,4个是太子,2个是王妃,21个是驸马,20个是公主。

从这一点来看,闻喜裴氏果然是名副其实的大家族,能有这样的底蕴,实在让人不得不佩服。

山西九代人的地主大院 山西一个小山村千年来靠着家训(3)

裴氏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先祖在裴柏村建立祠堂之时,定下了一条家矩:子孙中,未考中秀才者,不得入宗祠;官员有劣迹者,不准入祖坟。

在古时候,宗祠是一个家族的最高权力,能进入祠堂是一种荣耀,被排斥在外,那就等于没有了根基。因此受此家训,裴氏子弟自小就勤学苦练,若真不喜欢看书写字,就去学武,学练兵。时至今日,裴柏村四年就有三人考上清华、北大,对于一个人口不足一千的小山村来说,这是何等惊人的数字,裴氏子弟在学成之后,更是牢记先辈的教诲,清正廉洁,光明磊落,在漫长的岁月里,裴柏村裴氏一脉,没有一个贪官污吏,也没有一个品行不端之辈,这就更加难得了。

山西九代人的地主大院 山西一个小山村千年来靠着家训(4)

裴家不仅有很多政坛巨擘,如:裴度、裴坦等。也有许多文学史、外交史上的杰出人物,如:裴秀,就是中国制图学的鼻祖,裴松之,裴骃,裴子野,被称为“史学三裴”。

古语有云:富贵不出三代。但是河东裴氏,却是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历史,昌盛了八百多年。盛极一时,与山东孔氏、琅琊王氏并列为三大氏族。河东裴氏时至今日可能默默无闻,但从河东裴氏的家训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睿智和心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