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季节轮换,忽而秋已至,红衰翠减,玉露生凉,萧萧落叶点染了静美的初秋画卷,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二十四节气里白露由来?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二十四节气里白露由来(二十四节气说)

二十四节气里白露由来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季节轮换,忽而秋已至,红衰翠减,玉露生凉,萧萧落叶点染了静美的初秋画卷。

白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是反映自然界中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民间也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的说法。至此,暑气尽消,阴气上升扩散,白昼阳光尚热,夜晚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可达8-16℃。白露时节,寒生露凝,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时序已然进入真正的秋季,早晚人们需增添衣物,避免着凉。

微凉的秋风轻轻吹过,草叶上剔透的露珠,散落一地晶莹,润泽土壤。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大概就是天上飞鸟与地上虫豸吧。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秋渐深,露华浓,树木凋零,凉风习习,鸿雁和燕子等候鸟开始南飞避寒,各种鸟类也忙碌起来,储备食物越冬。而秋天之于内心细腻的诗人,芳草枯瘦、月色如银、北雁南飞,不免触景伤怀,生发出漂泊无依的故园之思,以及对蹉跎岁月的感伤。因而,古诗词里的白露沁润着缕缕薄凉与悲戚。“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白露之后,气温降低,不再适合蚊子繁殖,蚊子数量骤减。人们摆脱了蚊虫叮咬与恼人的“嘤嘤嗡嗡”,取而代之的是蟋蟀“唧唧唧唧”的虫鸣。夜幕四合,草叶下秋虫鸣唱,此起彼伏,清风、朗月、虫鸣,风情独具。晋人崔豹《古今注》中有“谓其声如急织也”。因蟋蟀鸣叫的声音似织布机声,时高时低,仿佛是在催促织女飞梭速织,因而蟋蟀又名促织、纺织娘。民间亦有谚语曰:促织鸣,懒妇惊。意为秋后蟋蟀鸣叫,懒婆娘为没有缝好冬衣而感到惊慌。

“切切暗窗下,喓喓深草里。秋天思妇心,雨夜愁人耳。”蟋蟀,作为秋虫的代表,雄虫能鸣善斗,秋夜振翅发声,清脆悦耳、凄切动人。唐代内宫妃嫔常用小金笼装蟋蟀,置于枕边,欣赏秋之夜曲,民间也加以效仿。清代《清嘉录》里曾记载:白露前后,驯养蟋蟀,以为赌斗之乐,谓之“秋兴”。蟋蟀有“勇战三秋”的声名,通常自白露到寒露,是斗蟋蟀的最佳时节。如今,捉蟋蟀、斗蟋蟀,依旧是秋日里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

收清露、喝白露茶该是白露节气的一件赏心乐事。人们认为白露时节的露水有特别的功效,可明目、降燥、美丽容颜,民间在白露节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说的是清露收集后,久服能使人耐饥益寿。传闻杨贵妃久服百花露水,才有了盛世美颜,一笑倾城。而白露茶,顾名思义,白露节气前后采摘制作的茶叶。经过一夏的酷热,白露时节茶树进入生长佳期,昼夜剧烈变化的温差,成就了白露茶香、润、甘的特别口感,因而有“要喝茶,秋白露”之说。那么,用晨起收集的清露泡一杯白露茶,便是锦上添花,回味无穷了。

白露时节,天朗气清,满目清明。值此佳期,宜出游散心,亦可独坐闲庭看花落,听虫鸣四起,慢品香茗,赏秋月溶溶,尽享秋之明媚与娴静。

来源:彩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