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房地产套路多又深,三十六计层出不穷。比如,第一计瞒天过海,就玩得相当溜。有时候冒出一个楼盘名字,还以为是新地块上市了,谁知道是改头换面,换了马甲!

前几日,购房群里,突然冒出一家“淮海路壹号”。一听这名字,准是一个高逼格、10w 的精装楼盘,后来细查一下,原来“前身”是“老盘龙德景苑”。

所以,“淮海路壹号”到底在哪,又有多少个项目自称“壹号”,难道上海新修了那么多马路?

2018年,以万科、保利、龙湖、朗诗、远洋……为代表的TOP系房企,也纷纷改名。有些是玩股权转移游戏,比如设立离案公司转移控制权;有的是通过持股计划用杠杆取得控制权,比如那么多控股公司,到底股权控制在谁手里,有没有转移资产,建议有关部门好好查一下。

事实证明不是什么都可以盘的(别以为换了马甲)(1)

至于房地产项目的改名,那更是司空见惯,屡见不鲜。楼盘频换“马甲”,究竟意欲何为?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前世今生”,探究背后真相!


PART 1

其实,更名主要改的是楼盘推广名。而楼盘有备案名和推广名。

所谓备案名,是开发商向房产管理部门申请报批时使用的名称;楼盘推广名,是项目在进入销售准备阶段、进行宣传推广时使用的名称。

推广名好比“艺名”, 就像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写字楼里的白领,平时是Tracey、Eric,过年回乡就变回了翠花、铁柱。

案名是一个项目核心的体现,一看名字就知道这个盘走的是什么风格。

为了更好突出产品特点,吸引消费者购买,开发商会制定一个新的项目推广名字,甚至有些楼盘中不同的组团都会以新的名字进行推广,这已成为全国房地产开发商的一种重要营销方法。

由于推广名不需要登记,所以可以随意更换。如果一个楼盘前期卖得不好,又或者出了一些状况,那么,楼盘摇身一变披“马甲”重新开张,又是另一番景象。

一些房产项目卖着卖着卖不动,其实,有时候不仅仅是换个名字,背后的操盘手应该一并易主了。

总之,更名原因无外乎以下9种:

01 长期卖不动

一些项目之前销量不是很好,为了寻求新突破,改头换面,希望可以以新形象示人。

例如,奉贤的一个项目(新名字,我就不说了,还要合作呢),以前叫碧桂园凤鸣美谷,由碧桂园、绿地、中南三大品牌房企打造,由于卖得太差,中途碧桂园退出,因此改名;

东海御庭,别名:江畔御庭,也是因为前期卖得不好;

还有宝山有个林屿墅,之前叫雍和府,听说开盘只买了3套,还全退了。后面就把别墅价格做低,放弃公寓销售。

02 前期质量差,负面消息多

楼盘一期是购房者避之不及的“烂盘”,而为了避嫌,在二期开盘之前,开发商更换楼盘名称。

例如,海湾红墅林售楼处在建六层售楼处发生模架坍塌事故,所以改名;

浦东南郡降价销售,售楼处被砸,把案名改成了碧桂园天悦;

至于长兴岛上的江山美宸案名前加上了“中南”,实际是碧桂园在操盘,或是那段时间口碑太差原因。

03 其间中断,新一期改名

许多楼盘在推出二期之前,为了给购房者以新感觉,或者楼盘有与一期不同的创新之处,因此二期用新名称。

比如崇明的通用昱墅,之前一直叫堤亚纳昱墅。

有的项目地块闲置多年,一直无人问津。多年以后地块终于被开启,新一期也采用了全新的案名。

04 项目被收购

例如,尚都里休闲广场,被中南收购后改为中南朱里雅集;

绿洲雅宾利,在被万科收购后改名翡翠雅宾利;

融信中兴城,在引入万科后叫万科融信中兴路一号;

绿地海珀外滩,原来是中民投董家渡金融城;

银亿公园壹号,之前叫丽晶博园;

海伦堡兰园,之前叫绿城兰园;

滨江一品苑,以前叫东樱花苑;

融创外滩壹号院,原来是泛海国际;

05 行政划分

某些楼盘项目以地理位置起名,根据楼盘所处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来起名。根据清理整治范围的不规范地名认定原则,不得不更改原来的案名。

所以,闸北划归到静安后,好多楼盘立马在名字上加了“静安”两个字。静安代表繁华和有文化,闸北就带着贫民窟、脏乱差的味道!

年后即将入市的项目:静安映。放在几年前就得叫闸北映,静安两个字真的提价了不少。

当年地价7万,售价10万的大宁金茂府热销后,离大宁还有几公里的某项目马上就在前缀加上了“大宁”两字。

这里还要举个例子就是:浦西玫瑰园。生搬硬凑“浦西”两字,外人以为是市区一豪宅。万万没想到,项目在花桥,昆山花桥呀!好像也被要求整改成备案名:天御名邸。

06 名字违规或者误导购房者

众多需要改名的楼盘表现为“怪、大、洋、重”四大罪状,再加上一条“擅自命名”

事实证明不是什么都可以盘的(别以为换了马甲)(2)

当这些被定义为一种“错误”时,修改就必然成为唯一,不改不行。

例如,有些楼盘改名是因为房地产商擅自命名,其对外广告宣传中的楼盘名与民政部门所定的标准名不一致所导致的。

所以不能盖个牛棚就叫帝国大厦,盖个鸡窝就叫皇家别墅!

07 更精准体现项目定位

项目发展方向或者性质发生变化,原有名称失去意义。

例如,宜浩康园,由“刚需”走“改善”,改名为“临港首府”;

类似浦发罗兰翡丽改为浦发檀府。

08 提升档次,拔高印象

不少楼盘名隐去了标准名中的“花园”、“家园”等词。

例如,祥和王宫原名叫祥和悦俪花园,后来改名叫“宫”,又因为太高端,去化慢,陷入了频繁改名的浪潮中;

金山很偏僻的美溪里为了卖出去 把自己包装成金山壹号院;

黄浦江边的邑滨江,备案名叫安和雅苑,和周边竞品:恒大滨江华府、融创滨江壹号院、中企滨江华府这几位相比,邑滨江这个名才有这些滨江兄弟带着玩。

别人都叫李子柒、陈泽宇,而你叫刘铁柱、赵钢蛋,那可不行。购房者可不买账!

09 形成全国统一品牌

比如上海桃花源,别名:桃花源墅,则是为了形成全国统一品牌名称,形成桃花源系。

还有浦东星河湾,别名星河湾荟苑;

大名城紫金九号,别名大名悦华庭紫金轩;

万科翡翠公园,别名张江兴科苑

……


还有一些其他改名项目:

葛洲坝玉兰花园以前叫葛洲坝绿城玉兰花园 ,这个地块融创和葛洲坝各一半。融创绿城分手后,所有项目都把绿城去掉了;

绿地虹桥世界中心,因为项目是和融信合作的,也考虑到融信的感受,所以一会叫绿地虹桥世界中心,一会叫融信绿地虹桥世界中心

……


PART 2

不难发现,楼盘名和人名一样都有着时代特点。人名五六十年代很多叫胜利、建军、建国、秀英,七八十年代多叫春晖、文明,而现在的90后和00后就叫什么宇、什么轩了!

楼盘也一样。房产企业更改的项目案名,有的符合阴阳五行、缺啥补啥,有的整外国名字显得大气上档次,凸显国际范,或者来个中国风的,整个苑、坊、府、宫、公馆、花园之类。

很多地方都是“夸夸其名”、有名无实,花园无花、湖畔无湖、广场无场…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可以实现上午在“莱茵小镇”散步,中午到“伊顿公馆”小憩,下午就可以赶往“罗马花园、爱丁堡小镇”度假。不用报团、不用签证、一天就能“走遍欧洲”。

网上曾有一个段子说:我上午开车出去逛了一圈,路过了罗马花园、东方威尼斯、维多利亚小镇、戛纳湾、曼哈顿广场、棕榈泉、泰晤士小镇、诺丁山、香榭丽舍、东方巴黎,你猜我在哪个城市?

对不起,你经过这些地点,80%的中国城市都有……还真答不出。

房地产业的审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社会的审美。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种审美,那一定是“膨胀”:夸张、刺激,高于现实

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楼盘,在改名的时候能够如实描述自己的处境。

在具体的风格上,夸张的方向未必一定是大、高、豪,也有可能是“皇帝”和“外国”。“帝”“御”“王府”“中央”,是一种本土化的夸张,而巴黎、塞纳河、夏威夷,则是“世界主义”的夸张。

但是,在更广阔的意义上,这种“膨胀”和“夸张”,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底色,它的背景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和人们日益增加的财富。

这些更名背后,其实盘活了那些奄奄一息的项目,也为上海房产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理念,房地产的开发更加符合人居需求,品质相应提升。

品牌开发商从项目的整体规划布局,户型设计,小区绿化,景观布置,配套设施,物业管理等都有很大提升,这也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一定层次后,人们住房需求的新变化,也更加符合上海未来发展定位。

PART 3

每当楼盘回暖时,开发商们便抓住机遇,把待售楼盘披上“马甲”重新推出。

为了房子能够大卖,一个贴合消费者心理,符合市场潮流的高雅名号,似乎也是一种营销策略。

但是,最可怕的是,开发商为了掩盖其楼盘存在的问题而新换的“马甲”,让购房者颇为失望的也是开发商骨子里的“换汤不换药”。

碰到这种改名的房产项目,若知道他的背景历史,难免给人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心里暗暗想这不是旧瓶装新酒吗,咋还这么贵?

确实,许多改名的项目,其实在改名前已经建好,也就是说改名后除了软件可以调整升级外,其实硬件是很难有所改变的。

所以,建议购房者在购买这类有改名的项目时,一定擦亮眼睛,综合判断,不要只看品牌

另外购买这种收购改名的房子,最好是能够购买其二期或后期开发的项目,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品牌开发商带来的品质提升。

还要注意购买这些收购改名后的项目带来的配套、规划的改变,搞清楚小区内部规划、学位学区、物业管理等是否会变化。

改名,是为了重新以一个新的姿态面向大众。

从市场方面来看,是有其积极的意义。无论是理念、规划、品质、服务,都会有提升。

从购房者层面来看,则多了一道考验,需要多多了解,买到名副其实、价格和价值相匹配的房子。

点个“在看”吧,愿我们都能买到好房。

你还知道哪个项目改过名字,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欢迎转发朋友圈,提醒更多朋友,谨慎买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