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联想记古诗第81首《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古诗背景小故事: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

我们昨天背诵的《至德二载 有悲往事》是创作于乾元元年,杜甫因房琯事件被贬华州司功参军。这个职位是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情,位卑事杂。当时西北战乱不断,杜甫虽忧国忧民,多次献策也不得用,内心苦闷,不久就弃官,携家眷客居秦州。

鄜州——华州——秦州。鄜州原为北华州,陕西北边距离约长安500里。华州,陕西渭南距离长安约150里。秦州,甘肃天水,距离长安约1200里。

离庙堂越发远了。

杜甫的弟弟们都在河南山东一带,而史思明的叛军也在这一带作乱。音信全无,战乱纷争,杜甫忧虑不已,作此诗。

绝句唐杜甫小学二年级古诗(快速联想记古诗第81首月夜忆舍弟唐-杜甫)(1)

理解关键词:

舍弟:自己的弟弟。杜甫有四个弟弟,除最小的弟弟再身边,其余都在各处。

戍鼓:戍楼上报更的鼓声。古代黄昏到早晨,分五个时段,即五更,三更以后一般要宵禁了,有个专门称呼“鸣街鼓”。一般只有在元宵节这种特殊节日,才允许百姓夜间走动。

边秋:有的版本写“秋边”。

露:是说今天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节气。

无家:是说老家没什么亲人了。杜甫老家河南偃师陆浑庄。

长:长时间,一直只有。

况乃:何况是的意思。

绝句唐杜甫小学二年级古诗(快速联想记古诗第81首月夜忆舍弟唐-杜甫)(2)

这首诗可以这样理解以助于诵记:

戍楼上的鸣街鼓响起,宵禁开始,人们不在街上行走了。边塞一只落群大雁在这个秋天发出孤鸣声。今夜恰逢白露节气了,但我觉着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最亮。有众多兄弟,却都在战乱中分散各地,故乡无一亲人,也无法探寻兄弟的消息。寄给兄弟们的家信老是无法送达,更何况现在战乱纷争,不知何时停战。(没有兄弟们的消息,真让人担心不已,忧虑不已。)

绝句唐杜甫小学二年级古诗(快速联想记古诗第81首月夜忆舍弟唐-杜甫)(3)

绝句唐杜甫小学二年级古诗(快速联想记古诗第81首月夜忆舍弟唐-杜甫)(4)

绝句唐杜甫小学二年级古诗(快速联想记古诗第81首月夜忆舍弟唐-杜甫)(5)

绝句唐杜甫小学二年级古诗(快速联想记古诗第81首月夜忆舍弟唐-杜甫)(6)

绝句唐杜甫小学二年级古诗(快速联想记古诗第81首月夜忆舍弟唐-杜甫)(7)

绝句唐杜甫小学二年级古诗(快速联想记古诗第81首月夜忆舍弟唐-杜甫)(8)

绝句唐杜甫小学二年级古诗(快速联想记古诗第81首月夜忆舍弟唐-杜甫)(9)

绝句唐杜甫小学二年级古诗(快速联想记古诗第81首月夜忆舍弟唐-杜甫)(10)

绝句唐杜甫小学二年级古诗(快速联想记古诗第81首月夜忆舍弟唐-杜甫)(11)

绝句唐杜甫小学二年级古诗(快速联想记古诗第81首月夜忆舍弟唐-杜甫)(12)

绝句唐杜甫小学二年级古诗(快速联想记古诗第81首月夜忆舍弟唐-杜甫)(13)

绝句唐杜甫小学二年级古诗(快速联想记古诗第81首月夜忆舍弟唐-杜甫)(14)

绝句唐杜甫小学二年级古诗(快速联想记古诗第81首月夜忆舍弟唐-杜甫)(15)

绝句唐杜甫小学二年级古诗(快速联想记古诗第81首月夜忆舍弟唐-杜甫)(16)

绝句唐杜甫小学二年级古诗(快速联想记古诗第81首月夜忆舍弟唐-杜甫)(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