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巷不见赏花人(西口路觅踪)(1)

西口情小甜瓜 - 西口情

旧巷不见赏花人(西口路觅踪)(2)

西口路觅踪

张德富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你到大门口。”一曲走西口,流传了上百年,唱遍了全中国。特别是在黄河中游,塞北黄土高原这一带,更是家喻户晓,人人能唱。那凄凉高亢的曲调,唱得人肝肠寸断。

为了追溯二人台的源头,寻觅当年先辈们走西口的踪迹,我沿着弯弯曲曲的西黄河岩边寻找到了最大的西口路。那是晋西北河曲县城旁的黄河边。

这里是山西、陕西、内蒙三省交界处的黄河渡口。黄河边上至今仍保留着一座即将坍塌的古戏台和河神庙。一块黑油油亮闪闪的石碑上刻着“古渡口”三个大字。河神庙是建立在黄河岩边,用大石头砌筑房基而成。顺着波涛滚滚的黄河望去,前不远处隐约可见到一片孤岛,孤岛上绿树成荫,房屋成排,显然是一个村庄, 其实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娘娘滩”。

旧巷不见赏花人(西口路觅踪)(3)

娘娘滩上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和动人的故事,她也是黄河孤岛上唯一有人居住的地方。要上娘娘滩必须有渡船,因为这里几乎成了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在河神庙身后便是大禹庙。里面除供奉着佛道两派的各路神仙外,正殿上主要供奉大禹,还存有其生平事迹和明清时立的碑以及修庙时的碑文。每到河神节这一天,黄河两岸三省四方百姓相聚在这里,举行传统的隆重集会,用无数的河灯为河神祭祀。在灯会期间,有专门的民间灯会组织负责,这是从最有威信的长老和乡绅以及地方长官中选举而产生的民间组织,负责整个灯会的商品交流、唱戏祭祀以及扎制灯具等活动。河灯大多是由白麻纸扎成,其品种繁多。踩完街后,人们驾着大小船只,把各式各样的灯投入黄河任其随波逐流,然后把供品、烧酒倒入黄河。希望黄河不要泛滥,让河神保佑人们安全。一方面痛哭一场怀念亲 人,另一方面祈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河灯会期间,河曲、内蒙的二人台以及各种山歌小调也可大显身手,一比高低。

旧巷不见赏花人(西口路觅踪)(4)

这黄河古渡口就是当年走西口的唯一渡口,也是历史的见证。

河曲邻县偏关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关之一。它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偏关,因地势偏斜而得名,至今古城墙保存完整。偏关县老牛湾境内,山上万里长城连绵起伏,烽火台百里相望,来到这里让你遐想无穷。

(原载《朔风》第47期 2001年2月)

旧巷不见赏花人(西口路觅踪)(5)

作者 简介: 张德富。男,1957年生,中共党员,山西左云县人。

山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作家纪实》签约作家,

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理事会员,感动中国文化人物。

部分作品收录于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格言精选》

《中外哲理名言格言精选》

《东方之子》《东方赤子》《胜利之歌》

《当代作家文粹》《中国散文家大辞典》《军之英才》

作品发表于

《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人民日报市场报》

《采风中国》《中国散文作品精选》《报告文学》

《中国审计》《火花》《散文选刊》《文艺报》

《报告文学》等刊物。

多次获全国各类文学创作奖,出版《黄土魂》一书,

近期被央视星光影视园聘为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