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指出仁学的关键在于实践,躬行君子是最难的,连孔子自己都时时忧患的。这对应上文(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是深化其义。7.34指出仁学并非圣人之学,而是君子之学,在于为之不厌,诲人不倦,需要解决实践的动力问题。7.35则指出仁学乃是平时之学,这与后文的《尧曰篇》中的五美四恶相对应,所有的四恶均是不关注平时,只注重结果(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学完神学每节课的心得(仁学的实践方式)(1)

7.35 子疾病,子路请祷。 子曰:“有诸? ”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 。 ’”子曰:“丘之祷久矣。”

[参考译文]  孔子病情严重,子路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此章解释需要对应“敬鬼神而远之”来进行解释。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学完神学每节课的心得(仁学的实践方式)(2)

仁学并不排斥鬼神,而是将之作为敬的基础。人类的理性并不完全,既有认识上的缺陷,也有认识能力上的不足,而大变动社会的挑战却是全方位的,直接威胁到人的信心和终极信仰,而人的信心和终极信仰很大程度上并非理性所能解决,依康德的解释,人类的理性始终有未能触及的范围,那就是人类的信仰和形而上的领域。而在仁学中,对于道、仁、天、命的信心均与此相关。而鬼神正是对未知领域的非理性的解释方法,它超越时间与空间,给了这些终极价值以广泛的体现方式。因此,无论是基督教中的“死里复活”(Resurrection from the dead),犹太教中的“神迹”(Miracles)都用理性方法没有办法解释,但却深入西方民众思想,成为其信仰的基础。在仁学中,天命的思想就有很强的信仰成份。

学完神学每节课的心得(仁学的实践方式)(3)

但仁学实践排斥鬼神,因为,仁学实践乃是大变动社会的生存智慧的体现,它以实现人的内在自主人格的实现为依照,而这种实现并非一日之功,或是依靠非理性的激情或是冲动可以解决,而是需要通过“临事而惧,谋事而成”的理性方法,需要运用“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和“叩其两端而竭焉”的理性主义方法。因此,在仁学实践上,需要排斥鬼神之说,这就是敬鬼神而远之的意思。

再加到本章,请祷是向鬼神请求和祷告,即祈祷。 《诔》(lěi)是指祈祷文。神与祇(qí),古代称天神为神,地神为祇。这里也是对于开头的照应,“不语怪、力、乱、神”,这里说明孔子的“知行合一”。孔子患了重病,子路为他祈祷,说明鬼神之说在仁学和孔门弟子中并不被排斥。但子路碰到了疾病而想到求鬼神。这应该是我们一般人对待信仰的方法。

学完神学每节课的心得(仁学的实践方式)(4)

但孔子的回答非常意味深远,他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其意思是,你现在求鬼神就晚了,祷告的功夫在平时。这其实与佛教的认识相似,当碰见困难时,就求神拜佛,其实是与神佛做交易,我给你点香火,你保佑保佑我!稍有理性的人,就可以想想,这么庸俗的交易,神佛会同意吗?神佛代表超越时空的智慧,人类借助于这样可视的载体来思考超越时空的真理,这才是神佛的意义所在。仁学其实正是这种真理的阐释。

仁学要借助于天道,将蕴含于人这个自然之体中的超能力给揭示出来,以对抗大变动社会所带来的惧、忧、虑。这是一个看似完成不了的任务,正如冉求所讲的,“力不足也”,非人力所能完成。但舍此窄路,还有他途否?这其实是大变动社会下没有权势背景的庶民的唯一一条出路。仁学指出这条路其实并非走不通,而是只要方法正确,其实这条奋斗的路上还是充满着乐趣的。这是一条有意义的生存与发展之路。

但这条路需要有些常人所不具备的素质,当然,这些素质也并非先天的,而是后天培养的。若没有这些素质,要走通窄路,实属不易。这正是本篇所阐述的重点。

学完神学每节课的心得(仁学的实践方式)(5)

第一、强大的动力。这正是本篇第2章所言,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里的重点在不厌、不倦,人是生物体,有新陈代谢,有喜怒哀乐,喜新厌旧、好高骛远、见异思迁是人的思维惯式,具能够做到士不可以弘毅,谈何容易,而这正是仁学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二,将仁学看似完成不了的目标化为日常行为规范,这正是庶民之礼的用功处。“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本身就是祈祷,而非子路理解的形式意义上的祈祷。也就是孔子通过仁学,已将天命化为日常行为之礼、权变之义,而非等到危机来临之时,再求神明、菩萨保佑。

第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管贫困、富贵,还是被权力所排斥,需要做到的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正是这种坚持的反应。这样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蜕变的过程,“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学完神学每节课的心得(仁学的实践方式)(6)

第四,面对崩乐坏春秋时代,到处是非仁之仁,非义之义,需要临事而惧,谋事而成,以权变创新来应对变动社会的挑战 。“君子之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这种天马行空的创新需要有扎实的仁学理论作为基础,否则,要通过窄路,实属不易。

因此,仁学的功夫,在于平时,而非在于危机之时,当危机来临时,再行谋划,为时已晚矣!

仁学来解释经典,可以填补《论语》篇章间的空隙,让我们了解到完整的仁学,同时也能够见识到仁学的强大解释力,同时,也可以丰富仁学的内涵。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仁学的内涵,敬请加入视频慕课《论语启蒙:论语的法典化解读》,或参考《仁者无敌:仁的力量——大变动社会的生存之道》(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中人人格论:论的法典化解读》。以下是《论语启蒙》的课程简介。

学完神学每节课的心得(仁学的实践方式)(7)

现代世界被认为史上罕见之大变局,当今中国也处于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之中。身处大变动社会之中,需要有相应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与中国传统大一统社会的生存方式相异。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中心,而仁学是儒家的核心,是孔门弟子为全面阐述仁学编纂而成。它是处于春秋礼乐崩坏大变动社会条件下的“仁魂义行”的生存智慧,提出在礼崩乐坏之下,遵循真理其实是可行的(“志于道”),但需要遵循仁学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其要点为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兴于诗”),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立于礼”),需要有遵循美德的技巧(“据于德”),能够克服遵循美德所带来的高昂成本(“依于仁”),强大的行动力是根本应对之道(“敏于行”),这样,就能够化解礼崩乐坏带来的惧、忧、虑(“成于乐”),这对于身处目前改革开放的中国也同样适用。本课程通过法典化解读《论语》阐述大变动社会生存智慧,即“志于道、据于德、立于礼、依于仁、敏于行、成于乐”,以此作为安身立命之道。


作者原创申明:本头条号的所有文章系作者独创,享有著作权,请勿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