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40周年发展历程(探寻崛起历程感受特区巨变)(1)

深圳特区40周年发展历程(探寻崛起历程感受特区巨变)(2)

11月24日,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动暨“五城耀粤赣 融抱大湾区”大型联合采访团走进广东省深圳市。在为期3天的时间里,采访团记者将深入一线,以多载体、多视角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由昔日的边陲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探寻崛起历程,感受特区巨变。

深圳特区40周年发展历程(探寻崛起历程感受特区巨变)(3)

小雪节气已过,但在南国亚热带季风气候之下,深圳依旧一派绿树葱郁,满城飞花。24日上午,采访团首站来到深圳市莲花山公园。莲花山是深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精神的重要象征。莲花山公园山顶广场中央矗立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塑像。塑像高6米、重7吨,为青铜铸造。采访团怀着崇敬的心情,向邓小平同志的塑像敬献花篮,并三鞠躬。

站在莲花山公园山顶广场俯瞰深圳市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双区驱动”的背景下,一幢幢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记者们在拍照采访的同时,纷纷感叹“深圳速度”。在莲花山公园采访时,巧遇2021深圳市簕杜鹃花展在此举行。园内不仅设置了大片的花海、各式精品簕杜鹃盆栽和艺术装置,更有深圳各区以园区内自然生态景观为创作平台打造的特色花园,吸引大批游客前往观赏。记者们穿梭在花海之中,用镜头记录下这精彩时刻。

深圳特区40周年发展历程(探寻崛起历程感受特区巨变)(4)

离开莲花山公园,采访团走进深圳城市规划展览馆。该馆展览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分为“城市共生”“城市共建”“城市共享”三大板块,集合了深圳丰富的规划成果、翔实的历史资料。展馆使用了大量的声、电、光、AR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手段,立体而生动地展现了深圳城市建设的沧桑巨变、城市发展成果与未来2035年的蓝图,让入馆参观者可以通过拓宽时空视野,展望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全球城市中的发展愿景。

深圳特区40周年发展历程(探寻崛起历程感受特区巨变)(5)

24日下午,采访团参观了深圳新地标“欢乐港湾”,并登上高128米的“湾区之光”摩天轮。随着摩天轮的缓慢旋转,前海风景尽收眼底,记者们“啧啧”称赞深圳的发展巨变。

大潮起珠江,前海浪奔涌。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11年来,深圳举全市之力将前海打造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最浓缩最精华的核心引擎”。前海也由昔日一片不起眼的滩涂,蝶变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新引擎,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新动力,国际化城市新中心,成为我国发展最快、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区域之一。数据显示,2020年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注册企业营收增加值同比增长13%,比2013年增长51倍;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3.4%,比2013年增长92倍。

深圳特区40周年发展历程(探寻崛起历程感受特区巨变)(6)

一块镌刻着“前海”二字的巨石,伫立在前湾片区桂湾河畔,成为前海具有代表性的标志物,也成了深圳市民和广大游客的打卡地。站在前海石旁,极目远眺,沿江高速公路如一道飞虹跨过海面,桂湾、前湾、妈湾片区,鳞次栉比的高楼直刺云霄,蕴藏在这片美丽土地下的发展与机会仿佛正喷涌而出。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从城市面貌到经济产业结构都发生了巨变,从创造“深圳速度”到打造“深圳质量”,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首日采访下来,采访团感受最深的是,深圳在变,但“敢为天下先”的特区精神始终没变,深圳人“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没变。

深圳特区40周年发展历程(探寻崛起历程感受特区巨变)(7)

赣深高铁即将通车,届时,赣州至深圳的车程将由现在的近7个小时缩短为2个小时左右。随着赣州营商环境的持续向好、产业技术的不断成熟、基础设施的陆续完善,老区与湾区互联互通将会更加紧密,赣州融湾桥头堡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借助赣深高铁这条民生线、幸福线,赣州革命老区期待与深圳特区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深圳特区40周年发展历程(探寻崛起历程感受特区巨变)(8)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赣深高铁五城采访团记者余书福 刘航 黄梓倩 吴仕龙 文/图

编辑:张安然 校对:刘敏

值班主任:明心武

编审:李忠生 陈昱鑫

厉害了!忠琼书记向全国介绍赣州这项经验做法

★正式批复!赣州又一条铁路来了!

深圳特区40周年发展历程(探寻崛起历程感受特区巨变)(9)

深圳特区40周年发展历程(探寻崛起历程感受特区巨变)(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