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奕昊,为您简说历史,点击上方“关注”,为您分享有趣和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本文一共有2752字,阅读可能需要 3分钟,内容很精彩,敬请留意!

为什么说同治帝是叛逆少年,我想他在死之前可能就像《少年》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播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眼前这个少年,还是最初那张脸,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

言归正传,我们通常说咸丰帝是一个不合格的皇帝,那么他所选择的接班人能挽救江河日下的大清王朝吗?答案是不能。他的皇位接班人就是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3月23日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1875年1月12日卒于养心殿,享年19岁,在位13年。清朝第十位帝王,年号“同治”。其父为清文宗咸丰皇帝,其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庙号:穆宗,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葬于清东陵之惠陵。

同治帝的真实案例(叛逆少年同治帝)(1)

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

简单介绍了同治帝的生平事迹,将从五个方面来分享形成同治帝叛逆的原因,讲述一个真实的同治帝。

一、“四毒”老爸

传统意义上,五毒是吃、喝、嫖、赌、偷,同治帝的老爸是四毒,看上去好像还少一毒,但是他的四毒中的三样,样样要命——好色、酗酒、吸毒,跟我们现代所说的黄赌毒差不多,这样嗜好能不短命吗?先天身体素质还不好,咸丰帝的妈咪为了能让他有争夺皇位的优越条件,人为服药让他早一点来到这个世界,导致他身体素质比足月的小孩要弱很多。成年以后打猎的时候还不小心摔坏了腿,变成了一个瘸子,放在现在体育成绩肯定不及格,还有可能是个“药罐子”,好在人家是皇帝,家里有矿,整个国家都是他家的,足够支持他“四毒”的挥霍。可想而知,他所治理的国家大多也是满目疮痍,匪患横行,他自己却很富有鸵鸟精神,干脆到避暑山庄去“巡查”,把烂摊子扔给了自己的弟弟奕訢处理,结果巡查巡了绝命之旅,把命留在了避暑山庄。同治帝有这样一个老爸,每天在这种环境下耳濡目染,可想而知他继承皇位以后,肯定好不到哪里去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爸天天美人相拥,美酒相伴,烟雾缭绕,根本没把教育皇太子当回事儿。再说同治帝不是通过精挑细选出来的继承人,而是皇位从天而降砸到他的头上,他不要都不行,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坐上了皇帝宝座。

二、恋权虎妈

通过一段时间的“政治实习”,我们的懿贵妃顺利转正,同时还升职成为了圣母皇太后,摇身一变连升三级,可谓大功告成,主要她靠着一张王牌,她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淳,做了皇帝,当时的同治帝只有6岁,根本没有执政能力,所以需要外力来协助他治理国家,当时咸丰帝托孤留下了八个顾命大臣赞襄一切政务,分别给慈安和慈禧两枚印章来相互制衡,从而保证皇权得以稳固。但慈禧太后并不满足于盖章,那么简单,她想自己掌握最高权力。于是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除掉了八个顾命大臣,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亲王议政的格局。由于慈禧太后贪恋权力,她以同治帝“典学未成”为由,拖延同治帝亲政时间。直到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五日,才为自己十七岁的儿子载淳举行了大婚典礼。但是到了要选皇后的时候,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意见相左,慈安太后提议以侍讲崇绮之女为皇后,慈禧太后主张以侍郎凤秀之女富察氏为皇后。同治帝本人喜欢前者,便不顾慈禧太后的颜面选择了阿鲁特氏,因为有了慈安太后的支持,慈禧太后表面上没有什么不愿意,内心对自己这个儿子多少有点不爽,就让身为慧妃的富察氏监视同治帝的一举一动。同时要求同治帝多亲近慧妃,远离皇后。我们这个叛逆少年偏不,你越是让我亲近谁,我就越是疏远谁,搞得母子二人势同水火,谁也不肯先低头认错,这也不怪同治帝,他正值叛逆期,有这样的举动可以理解。身为母亲的慈禧也应该及时引导儿子,而她只在乎权力的争夺,根本不管儿子的改变。

同治帝的真实案例(叛逆少年同治帝)(2)

慈禧太后

三、状元帝师

同治帝的老师是咸丰朝的状元,担任詹事府右中允的翁同龢,可谓天下名师了,他有很好的老师,根本不用买学区房,不用付择校费就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可惜的是同治帝根本不在乎这些优越的条件,读书松散、敷衍懈怠,根本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我们来看看翁老师的课堂笔记:课题‘重农贵粟’,诗题‘东风已绿瀛洲草’,得洲字。文思极涩,初稿几无一字可留,且虚字亦不顺,复逐字拆开讲过,仍凑泊而成数段,未毕退。午正再入,坐四刻而不成一字。遂作诗,诗亦不佳。如此光景,奈何奈何!”翁老师给同治帝出了个重视农业生产的题目,要求作诗,同治帝文思枯竭,初稿没有一个字可以留下的,老师又反复拆开讲,他却听不进去,就下课了。下午继续,坐了很久还是没写一个字,老师感慨怎么办怎么办啊?事后,同治帝还跟翁老师说读书那么累,治国肯定还要累吧,真是个苦差事。他居然把管理国家大事看成是苦差事,可想而知,他所治理的国家好不到那里去!还有再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好的学生配合,什么都是白搭。在同治帝之前也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张居正和万历帝也是如此。

四、纵情青楼

大家会奇怪,皇帝后宫有那么多妃子,为什么还要去青楼寻欢作乐呢?主要受到他父母的影响较大,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他有个“四毒”老爸,其中好色是当中的一项,同治帝天天耳濡目染,估计有些遗传,这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原因是他的妈咪慈禧太后希望他多多接近慧妃,同治帝时常独处乾清宫。内心苦闷加之青春鼎盛,由于架不住王庆祺和恭亲王之子载淳的怂恿,常常扮作太监的模样出宫,留恋于青楼妓馆之中,长此以往,荒废了朝政,也把身体搞得满目疮痍。其实他的内心也有许多说不出的苦楚,有一个恋权的老妈处处强势做主,自己喜欢的女子无法亲近,年龄么正好处于叛逆期,几方面的原因导致他只能通过去妓院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也正因如此,使自己得了不治之症。

同治帝的真实案例(叛逆少年同治帝)(3)

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

五、梅毒天花之争

据传,同治帝是从烟花柳巷里面染上梅毒的,一开始症状不明显,他根本没有任何感觉,后来脸部以及背部陆续出现红色斑点,遂召见太医诊断。太医一看,发现情况不容乐观,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处置。因此禀报两宫太后,慈禧太后为了维护皇家颜面对外宣称皇帝染上天花,太医据此按照出天花的方法进行医治,但毫无效果。同治帝大怒,为什么不照实际病情开药,太医说是太后的意思。《翁同龢日记》中有同样的记载说:“风声过大,且非两宫圣意。”同治帝自知时日无多。因为梅毒在当时算是不治之症,又是以天花进行医治,显然是为了掩盖丑闻,以免丢皇家脸面。所以最后同治帝的病情日益严重,下部溃烂而死。同治帝究竟是死于天花还是死于梅毒,这两种说法各有各的来源,而且都能找出各自的证据,让人难以辨明,遂成清宫又一疑案。

结束语

同治帝之所以为荒废政务、留恋青楼,一部分责任在于他自身的原因(叛逆、贪玩、不学无术),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的父母,父亲好色导致子嗣凋零,同治帝成了不得已的选择,母亲强势恋权,不注重儿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同治帝早亡。

我是奕昊,为您分享历史,下一篇更精彩,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