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3年,徐霞客到浙江旅游。

《游天台山日记》写道: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於菟即老虎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

意思是:三十里,到了梁隍山。听说这里的山路两边有大老虎,一个月的时间就伤害了几十个人,所以吓得他不敢再走山路了,找个地方住了下来。

既然,是在浙江,那么,徐霞客所听闻的老虎,那么百分之百就是华南虎了。这说明,在1613年的浙江,生态环境,仍然很好,有大老虎这样的猛兽。众所周知,老虎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很高,要有茂密的原始森林,足够大的领地,并且森林里边存在大量的野猪、鹿等食物来源。所以,那个时候浙江生态环境真的不错,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的浙江,不但没有老虎了,就连整个中国野外,也没有华南虎了,就连狼、豹子这样的猛兽也不多见了。

后来,徐霞客继续出发,登上了山顶,他写道:“山顶随处种麦。”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地理知识点了。

浙江在我国南方,那里是鱼米之乡,一般的农民都是种水稻的。

但是,徐霞客却在山顶看到了大量的麦子,这一本来应该种植在北方的农作物。

原因主要有两点:

1、小麦更喜欢凉爽干燥的环境,山脚下适合种水稻,山顶适合种小麦。

2、山顶地形比较崎岖,对于种植技术更复杂的水稻来说,其实比较困难,而小麦相对来说种植技术更简单一些。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浙江山顶种小麦能够发现两个历史知识点:

1、在徐霞客生活的时代,人口已经很多了,生存压力比较大,人地矛盾比较突出,即便是山顶这样贫瘠的土地,人们也舍不得浪费,也要种上粮食。

2、从种植条件来说,山顶种植小麦,也是别无选择。其实,山顶这样的地方,更适合种植玉米、土豆、红薯这样的农作物。不过,在明代,玉米、土豆、红薯这三种来自美洲新大陆的农作物,还没有在中国普及开来。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吧。

徐霞客游记山有什么特点(读徐霞客游天台山日记第一篇)(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