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在学习当中出现一些难题,是我们在学习过程当压轴的题型,它尽管其知识点都是比较基础的,但是当中一些内容其难度和复杂程度较大的题型困扰着大家,该如何进行解答,都是大家非常棘手的问题今天唐老师就给大家这一部分有关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与计算的压轴题进入行详细的讲解,教大家该如何进行计算,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初中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实验?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初中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实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与计算)

初中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实验

初中化学在学习当中出现一些难题,是我们在学习过程当压轴的题型,它尽管其知识点都是比较基础的,但是当中一些内容其难度和复杂程度较大的题型困扰着大家,该如何进行解答,都是大家非常棘手的问题。今天唐老师就给大家这一部分有关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与计算的压轴题进入行详细的讲解,教大家该如何进行计算。

一、【知识结构】

在知识点当中唐老师挑选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也是学习的难点给大家,这两部分的内容在解答压轴题中比较典型,当然其出现的概率比较小,但是难度较大。

判定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1)金属与氧气反应

(2)金属与酸反应

(3)金属与盐反应

金属计算 (1)金属过量,酸不足

(2)金属不足,酸过量

二、经典例题解析

下面的经典题型的解析与讲解主要是以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的计算为主的题型,其分析的过程与细节、技巧都能帮助大家建立完整的解题思路,我们一起来看看该如何解答。

1、【2019山东潍坊】向m克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m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Ag、Cu、Fe B.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Fe(NO3)2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

解析:A、锌和硝酸银、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Zn 2AgNO3=Zn(NO3)2 2Ag,

65 216

Zn Cu(NO3)2=Zn(NO3)2 Cu

65 64

Zn Fe(NO3)2=Zn(NO3)2 Fe,

65 56

以上质量关系可知,锌和硝酸银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和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因为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的质量仍为mg,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铜参加了反应,无法确定硝酸亚铁是否参加了反应,因此滤渣中一定有反应生成的Ag、Cu,故A错误;

B、因为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的质量仍为mg,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铜参加了反应,故B正确;

C、此时滤液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锌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的Zn(NO3)2,无法确定硝酸亚铁是否完全参加了反应,故C错误;

D、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的质量仍为mg,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铜参加了反应,无法确定硝酸亚铁是否参加了反应,说明至少发生了两个反应,故D错误。

【点评总结】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尤其是当同一种金属同时能置换两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时,首先被置换出来的是金属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19山东济宁】相同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別与足量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H2SO4充分反应,生成氢气与消耗稀H2SO4的质量关系见图,分析图像所得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点评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依据图像研究物质与酸反应的知识,难度不大,注意依据平时学过的知识正确解答即可。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三、专题专练

1、【2019山东东营】小东同学向盛有硝酸锌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锌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一定没有锌

D.反应后滤液的质量大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

【解析】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比锌弱,不能与硝酸锌溶液反应;向盛有硝酸锌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该金属应为铁,说明铁是过量的。

2、【2019湖北荆州】将某稀硫酸分成两等份,分别向其中加入锌粉或铁粉,反应结束后剩余的铁比剩余的锌多,产生氢气分别为a g和b g,则ab的关系是( )

A.a b B.a = b C.a b D.无法判断

【解析】根据题意判断稀硫酸反应完全,生成氢气的质量取决于稀硫酸的质量,即H2SO4→H2,反应消耗稀硫酸的质量相等,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

【解析】据图判断生成氢气体的速率:乙>甲>丙,即金属活动性:乙>甲>丙;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相对原子质量:丙>乙>甲;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稀硫酸的质量有关,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即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解析】反应的稀硫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也相等,最终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B对应关系正确。

写在最后:这一专题是中考化学备考阶段的第二个专题,主要针对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于计算,其中计算部分金属过量或不足的情况需要大家根据化学方程式以及其中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想要突破这一部分,专题专练的部分是比不了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