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真诚与信任(怎么才能获得别人真诚的信任与尊重)(1)

想要做事必然会需要别人的帮忙,而怎样才能获取别人真诚的信任,尊重,能够将更多的人一起凝结起来做事呢?

学个词儿,看个事儿,大家好,我是词儿拽,人不拽的拽拽。

来源故事:开诚布公,出自《三国志 · 蜀书 · 诸葛亮传 · 评论》:“开诚心,布公道。”

三国的时候,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对蜀主刘备非常忠心,刘备也非常器重他,临终前曾对他说:“你的才能是文帝曹丕的十倍,是不可多得的治国安邦的人才。我的儿子刘禅,你能辅助就辅助他,如果他实在不成器,你就取代他吧。”

诸葛亮听了,表示要全力辅佐刘禅治理国家。

刘备死后,刘禅即位,他的才能十分平庸。蜀国是三国中最弱小的一个国家,诸葛亮面对强大的曹魏,主张以抗衡求生存,内治朝政,外修武威。

诸葛亮治国治军向来以理服人。参军马谡与诸葛亮感情很好,但因为违反军规,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将他斩首。临死前马谡上书给诸葛亮说“虽死无恨于黄泉”。街亭失守,导致赵云、邓芝在箕谷大败,诸葛亮承担了指挥不当的责任,主动上书连降三级,降为右将军。

诸葛亮对待不忠不义之徒毫不手软。荆州廖立曾被诸葛亮赏识,因为未能位列上卿,心怀不满,常常诽谤先帝刘备和同僚。诸葛亮上表弹劾,将他流放到汶山郡。诸葛亮进军祁山,令李严运粮草,他没能及时运上,玩弄手段要诸葛亮退兵,退兵后又说粮草充足,不该退兵。诸葛亮将他削职为民。

公元 234 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死军中。

李严和廖立听说诸葛亮死讯,悲痛万分,两人分别在各自的流放地激愤而死。

诸葛亮一生坦坦荡荡,从不徇私枉法,待人接物坦诚公道,《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他“开诚心,布公道”,就是赞扬诸葛亮坦率真诚的品质。

解释说明:你只能影响认同你的人,而人类社会的共识主流是公正,公平正义。唯有坚持你做事的原则,你才是对于别人来说是可以期待结果的人,才有更多人可以顺利加入协作。

如何使用:

第一,坚持正道坦途,唯有走正道才可以久远,歪门邪道永远进入不了主流。第二,坚定原则,在做事,做人上划分自己的底线,明确表漏出自己的想法,态度。第三,弥合前两条,不断坚持,完善。形成人设,成为让协作者能够快速识别,且可以稳定期待结果。

一句话总结:通往真诚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真诚。

喜欢请关注下哦,每天更新!

爱你们,m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