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情绪有很多种,大体分两种方向快乐、悲伤,我们以悲伤为例思考它到底是什么,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情绪的本质?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情绪的本质(情绪的意义)

情绪的本质

我们的情绪有很多种,大体分两种方向快乐、悲伤,我们以悲伤为例思考它到底是什么,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呢?

悲伤大多是与失去相关,人们可以因为失去工作、婚恋、甚至砸碎一件喜爱的杯子而悲伤。但无论怎样本质上都是因为失去了某种东西。如果失去的是人,那么悲伤会是深层次的,因为不会像金钱工作杯子一样可以复制,人往往无法被取代。

那么是谁在悲伤?如果是我,那么一定会引出一个哲学的问题,我是谁?

我们是谁,多数观点会认为我们是谁取决于我们拥有的地位关系以及我们生命中的人,比如:谁的父亲、谁的丈夫、谁的儿子、哪个公司的职员或者老板等等。如果我们失去了任何一项,我们的人格或者生活会留下一段真空,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悲伤痛苦的根源。

这么推演看似是对的,真的是这样么?

其实我们的关系应当基于我们自身的完满,而不是把关系当做填补人生缺口的工具。如果你利用关系来使自己变得完整,当你失去他时,你就会变得空虚。如果建立一段关系,是为了分享你人生的完整,那么这里面就没有悲伤这回事。

现代的教育方式导致我们的思维方式大多数从结果推出原因,就像我是谁的丈夫来推出我是谁一样,这样做有时候会出问题。因为很多时候一个原因并不一定只对应一个结果,就像一个结果也不只有一个原因一样。纠正这种思维方式只能是从因出发推出果。这个因果才是真正的因果。听起来像一道数学题。

所以让我们来试着想一下,我们是谁并非决定我们在人生中拥有什么,恰恰相反我们是谁决定了我们的人生会拥有什么。

返回到刚才的问题,我们究竟是谁呢?谁的父亲、谁的丈夫、谁的儿子、哪个公司的职员或者老板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我呢?都是,也都不是。我想应该是真正的我在我的人生中扮演的不同角色,那么喜怒哀乐是发生在某一个角色上,而并不是发生在真正的我身上。那么真正的这个我应该是没有喜怒哀乐也没有不喜不怒不哀不乐。她是谁,她在哪?好像看不见,又好像随处可见。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快乐和悲伤可能会失去实际意义。我们可以为一场电影里女主角悲惨的命运而哭泣,但是真的会发自内心的感同身受的产生悲伤吗?我想不会,那种哭泣只是短暂的难过或者说是遗憾同情等等,无法到达悲伤的高度。生活中我们认为的大事情、大问题、大困难发生在此刻的角色中的时候我们习惯性的忧虑、紧张、甚至难过都是真情流露,但是如果把这种在上一个角色中的忧虑、紧张、甚至难过带到下一个角色中时,估计真正的“我”也就是导演会喊咔吧,这位同学是不是走错片场了。从这个角度也解释了人生如戏的真正含义。

这个真正的“我”在哪?她就在我们的身体里面,同样的身高体重甚至肤色。但她是透明的,你无法看到,无法触及。她可以显现出你任何的角色,就想我们小时候玩的卡片相机。拥有魔幻可以变换黑猫警长、葫芦娃、西游记,当没有卡片时她是透明的、无色的。她不会悲伤,也不会快乐。

悲伤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悲伤从真正的我扮演的角色中来,应该永远的停留或者消除在这个角色中去。

快乐和悲伤和其他各种情绪的意义是什么呢?我觉得我们应该做一个好演员,情绪的意义永远在每个角色中,而不会影响真正的自己。真正的自己不会被任何情绪所困扰,如果你觉得高兴的忘乎所以或者悲伤的无法自拔,那么我确定你至今还没有找到真正的自己。

情绪的意义狭义讲在于角色本身,广义讲在于帮助角色发现真正的自己,走出角色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