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李良苏

2022-10-3 09:38

发表于北京

也就在这一天,我还亲眼目睹了,一群秃鹫,吃光一头野牦牛尸体的全过程。

起先,只是一只秃鹫的侦察兵,在山野的高空,随着气流展翅翱翔,四处张望,寻找猎食的目标。

当它发现了死野牦牛的尸体,立即降低飞行的高度,在野牦牛尸体的上空,耐心地一圈接着一圈地盘旋。这是秃鹫,在对野牦牛的尸体,进行仔细分析观察。

老鹰脱胎换骨的启示(秃鹫是有难同当)(1)

昆仑山秃鹫群

秃鹫很是细心,观察的也很是认真。它看到野牦牛躺在地上,长时间一动不动。于是,它再一次降低飞行高度,从近距离查看野牦牛的眼睛是否在转动,腹部是否有起伏。秃鹫主要是查看野牦牛是否还有气息、还活着。如果野牦牛活着,只要有一口气仍在喘息,秃鹫们害怕自己遭暗算,一般都是不会走近,更不会去吃的。

秃鹫耐心地观察了一会儿,看到野牦牛躺在那里,还是一动不动,一点动静都没有时。于是,它降落到野牦牛尸体的附近,悄无声息地向野牦牛的尸体,小心翼翼、一步三停地慢慢走过去。

这时候,秃鹫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既迫不及待想啄食野牦牛尸体,又怕上当受骗遭暗算。它伸长脖子,大张着嘴巴,展开双翅,随时准备战斗或起飞逃离。

秃鹫试探性地、又朝野牦牛尸体走近了一些。

它一边慢慢地向野牦牛尸体靠近,嘴中还一边发出“咕喔——咕喔——”的鸣叫声,进行示警。

当秃鹫看到野牦牛躺在那里,仍是一点反应都没有。它快速走过去,用钩子嘴轻轻地啄了一下野牦牛的尸体,马上便迅速跳了开去。这种动作,秃鹫先后重复了多次。

这时,秃鹫仍不敢肯定野牦牛是否真正死去。它再一次小心翼翼,悄悄近距离仔细查看野牦牛的尸体。

等秃鹫看到,经过多次试探,野牦牛躺在那儿,仍然没有什么动静,便彻底地放下心来。

老鹰脱胎换骨的启示(秃鹫是有难同当)(2)

翱翔中的秃鹫

秃鹫的胆子,立刻也大了起来。它架着两只巨大的翅膀,像一个披着战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军一般,迈着自信而坚定的步伐,围着野牦牛的尸体走了一圈后,跳到野牦因天热开始腐烂、渐渐膨胀起来的大肚子上,展开它那两只翅膀,使劲地扇动了几下。

它仿佛在向天地宣示,野牦牛尸体是它第一个发现的,它拥有绝对的主权;也仿佛在暗自庆贺自己的好运气,竟然找到了这样一头肥壮的野牦牛尸体,它和它的伙伴们,可以有一顿美味的野牦牛肉大餐吃了。

令我所没有想到的是,秃鹫还是一种有难同当、有福共享、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鸟类。

起初,那只第一个发现野牦牛尸体的秃鹫,并没有立即自己吃独食。它迅速展翅向高空飞去,“咕喔——”、“咕喔——”,用欢快的鸣叫声,向远方的秃鹫同伴们,传递发现野牦牛尸体的信息。

这时,一只只收到信息的秃鹫,接二连三地飞来。没有多一会儿,上百只秃鹫从天而降,围着死野牦牛的尸体,大快朵颐、狼吞虎咽地撕吃起来。

我在高倍高清望远镜里看到,秃鹫们在争吃食物时,你拥我挤,争先恐后,互不相让,特别是它们的脖子和面部的颜色,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变化。如果一只秃鹫在争抢食物的时候,占据了一个有优势的位置,它的面部和脖子,立刻就会变成鲜艳的红色。它这是在警告其他秃鹫:

“不要靠近,这是我的位置,不要与我争吃食物。”

每当这时,常常会有一些更加高大、强壮、凶猛强悍的秃鹫走过来。它们根本无视这种警告,依靠自己的实力,气势汹汹,毫不客气地硬挤了上去,抢吃食物。

起先占据好位置进食的那只秃鹫,因争斗不过,只得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离开了原来的位置。这时,它的情绪开始渐渐地平静了下来,面部和脖子的颜色,马上由刚才的红色变成了白色,并逐渐恢复到原来的肤色。

而那只占据好位置、争得了丰盛食物的秃鹫,此刻,以胜利者的姿态,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可劲地大吃大嚼起来。它的面部和脖子的颜色,立刻由原来的白色,变得红艳如火。

熟悉和了解秃鹫习性的高原牧民们,常常就是通过秃鹫争夺食物时,观察秃鹫面部和脖子颜色的变化,来分辨区别它们,各自身体的强弱和健康程度。

仅仅不到一个多小时,一头近千斤的野牦牛尸体,就被秃鹫们群起哄抢,一扫而光,吃的只剩下牛头和四根牛腿骨。

一些迟到的秃鹫,连最难啃的牛头和牛腿骨,也没有放过。它们用有力的铁钩嘴,把牛头和牛腿骨进行分解,然后,把分解的一根根牛骨头,叼到几百米的高空,朝地面的石头上丢下。从高空落下的牛骨头,在地面的石头上摔得粉碎,成为秃鹫们的美味佳肴。

老鹰脱胎换骨的启示(秃鹫是有难同当)(3)

秃鹫群进食

太阳落山之前,我带着猎犬巴图鲁,去查看原来躺着野牦牛尸体的地方。

这时,秃鹫们都飞走了。它们真不愧是大地的“清道夫”,工作认真仔细极了,地上竟连一点骨头渣都没有剩下。

也许,有的朋友们会问:秃鹫常年吃腐烂的动物尸体,它们为什么不拉肚子,不得病?

科学的回答是:秃鹫的胃酸含量,要比我们人类高出许多,能抵御和杀灭更多的细菌侵害。因此,它们吃动物尸体等腐烂的食物,不会得病。

这也可以说,是大自然对秃鹫的恩赐。

根据预先制定的考察探险计划,我下一个目标是野牦牛沟。提前做功课时了解到,那是一段山势陡峭、艰险的旅程。

夜里,我写完秃鹫的观察日记后,早早地就入睡了。我这样做,是想尽快恢复体力,养精蓄锐,以迎接明天旅途上,可能会遇到的更大的挑战。

(下一篇:《野牦牛沟纪事》;另外,特别声明:文中照片平台提供,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