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也是有名人效应的,这一点从众多模仿之作上就能看得出来。当年李贺在《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写出了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因为太经典,后被多位名家直接引用。而宋代词人贺铸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更是被几十人模仿过。

哪几首诗最能表达李白特点(李白这句诗明明没什么水平)(1)

以上两句都是经典名句,所以被引用和模仿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本期这首李白的诗好像就不是这么回事了。李白当年读完陶渊明的《桃花源》,写下了这首七言诗,说实话与李白的其它诗作相比,这首诗写得并不算高明,我们来看一看:

露暗烟浓草色新,一翻流水满溪春。

可怜渔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

哪几首诗最能表达李白特点(李白这句诗明明没什么水平)(2)

在李白平生的千首作品中,这首诗算不上有名气。诗的前两句写景,描写的是桃花源四周的景色,写得倒是清丽动人,颇有李白诗仙之风。但后两句却有些过于直白了,最后7个字也是不加任何修饰直接写明。

或许是李白诗仙的光环太过耀眼,这明明没什么水平的“只见桃花不见人”7字却被多位名家引用。唐代文人刘商的《题黄陂夫人祠》中有它,宋代文人郭祥正的《拟桃花歌》中有它,明代王弼《次韵阴佥宪梦游桃源》有它,清代文人王家枚的《桃叶渡》一诗落笔也是它。除了这些,还有不少小诗人也曾用到了这句诗。

哪几首诗最能表达李白特点(李白这句诗明明没什么水平)(3)

虽然引用这7个字的诗人很多,但真的把它用出了水平的却只有南宋大诗人陆游。陆游一生对唐婉念念不忘,81岁时重游沈园,此时唐婉已过世多年。物是人非下,陆游伤感不已,写下了一组名为《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的七言诗。这组诗共有两首,其中第二首将李白的“只见桃花不见人”改了一个字,巧妙地化用,写成了一首爱情名篇。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鏁壁间尘。

哪几首诗最能表达李白特点(李白这句诗明明没什么水平)(4)

在这首诗中陆游将梅花与自己的感情完美融合,抒发了内心的断肠之痛。首句由城南小路下笔,又是一年春来到,沈园的阡陌小路上朵朵梅花仍像往年一样盛开着,可这美好的春色中却再不见心爱的她。陆游用“逢”衬托“不见”,以“又”与“只”加强语气,用乐景衬哀情,可谓相当高明 。

诗的后两句,玉骨指的是唐婉,墨痕指的是当年他在墙上写的《钗头凤》,“鏁”是“锁”字的另一种写法,意思是:唐婉已不在世了,我写在墙上的情词也被尘土掩盖得看不清了。这两句看似并没有抒情,其实是意在言外。佳人香消玉殒,随着时光的推移,墨痕或许会消逝,但诗人的一片深情却从没变过。

哪几首诗最能表达李白特点(李白这句诗明明没什么水平)(5)

纵观陆游这首诗,只是改了李白原诗的一个字,就达到了点石成金的效果,成为了一首名作。同样是受李白诗的启发,只有陆游能写出水平,原因就在于他的诗句句发自肺腑。这首诗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