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题材的剧(社会主义价值观)(1)

作者:李静 陈梦茹 编辑:吴立湘

“原来演耽美也是劣迹啊?”

就在这个清明假期,有爆料称总局对耽美演员下达了封杀令,“各频道不许再请耽美演员上节目”,并直接点名《上瘾》的主演黄景瑜和许魏洲等艺人。

但是据了解,那份名单是一个影视app造假的,业内相关人士表示已经有众多艺人经纪对该app发出了律师函。

无论消息真假,此前《上瘾》被下架,不禁让众人感到吁嘘。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耽美题材在影视作品中的影响已经不容小觑,耽美演员也已经开始往主流艺人的方向发展。可以说,由耽美小说改编来的影视作品将参与瓜分2016年的网剧市场。

据娱乐资本论调查,目前已知的耽美剧便有十部以上,九部会是纯耽美向。这之中不乏知名度高质量好的经典耽美作品,如暗夜流光的《十年》、剑走偏锋的《烟袋斜街十号》等。

圈钱还是人性关怀?耽美剧也要正能量

其实从这些项目公开宣传时间来看,大多耽美作品早在2015年便开始筹备了。

小娱接触了其中几个耽美剧的出品方,了解到《烟袋斜街十号》《识汝不识丁》都是在去年下半年已经拿到小说版权,并开始筹备了,《系草与校草》则是去年10月联系版权,今年2月份正式签订。

现实主义题材的剧(社会主义价值观)(2)

所以,其实去年下半年,耽美题材已经被众多网剧制作方瞄准,《上瘾》的一波三折想必也带着这些项目方坐上了“过山车”,不过他们还是选择继续推进,所有官博都还在持续更新,并且《烟袋斜街十号》4月底就会上线。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耽美剧步入宣传期,题材也愈显讨巧,连耽美主要受众腐女都表现出了质疑:你们是不是打着耽美的旗号在圈钱?

《烟袋斜街十号》背后是一家叫金文色彩的公司,当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耽美剧来拍,金文色彩CEO王孝文解释说,“我们有一个主创团队,三个人中有两个是腐女,她们喜欢这个。我们是一个年轻的团队,这个故事好就去做了。前期我们还找过恩顾的《祸害成患妖成灾》和酥油饼的《综艺小白和三栖巨腕》,只不过契合度不高。”

与大家普遍认为的网剧审查政策缩紧不同,王孝文认为,政策并不是收紧而是规避,规避掉一些不好的东西。“这不是在限制,而是在规范。我还想通过这部剧希望大家正视同性之间的爱情,去掉有色眼镜,歧视和不理解。”

对于政策,《识汝不识丁》的出品方璀璨鲲鹏这样回应:“我们要做的是国内第一部耽美正剧,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想要告诉大家耽美并不是同性恋,而是看上去美好的事物,美轮美奂。”

与前文提到的众多作品不一样,《系草与校草》是耽美文中独特的ABO世界观设定,通常只在腐女之间流行。ABO世界中除了男女还有Alpha、Beta、Omega的区分,加入了标记和信息素等元素,并且男性也可以生育。

不过这本ABO耽美小说被拍出来却纯属意外。《系草与校草》制片之一告诉小娱其实之前没有考虑到ABO设定,但团队里很多是广播剧爱好者,选剧本的时候《系草与校草》提及率最高,便选择了这个。

对于未来的政策风险,制片人认为耽美剧需要根据政策调整,但是“未来还会有希望的,并且正在朝着精品化的路走。”

精品化还是改BG?故事内核才最重要

就像《系草与校草》制片说的那样,耽美未来一定也会走上精品化的道路。任何新的事物都有衰退期,耽美的题材红利只会体现在这一市场崛起的前期。2016年目前已知的耽美作品就有9部,蓝海开始变红海,但是想要从耽美市场分一杯羹的肯定大有人在,那究竟如何选择呢?

金文色彩CEO王孝文说:“《烟袋斜街十号》目前制作已投入300多万,制作团队涵盖了《私人订制》的摄制团队、《芈月传》的灯光团队、北京电影节和金鸡百花奖的灯光团队以及《四大名捕》《诛仙》的后期团队,后期配音也找了同名广播剧原配音李逍遥。”

《识汝不识丁》则号称投资1700万,邀请了众多正剧演员加入。

其实无论是更精品化还是改成BG向,真正让观众买账的还是故事。有了好的故事内核,外在表现形式是可以调整的。这也是耽美小说屡次被言情小说作者抄袭的原因之一。而表现在影视作品上,这个可能性就更多了。

现实主义题材的剧(社会主义价值观)(3)

冠亚传媒前几日便发布过《成化十四年》的影游联动 VR计划,但其实冠亚CEO李密却没看过小说的一个字,她说:“虽然《成化十四年》是部耽美,但我们更看重它的人设和故事,一句话概括就是明朝版的福尔摩斯和华生,讲了一系列破案的故事。它很好看。”

所以,尽管资本市场可能还在炒热“耽美”这个概念,但耽美可能就只是个概念,同性题材也不应该被过度消费,尊重并正视这个题材,可能反而会开辟出另一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