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研究一下“次”字,其演变源流如下图。

緱字解读(次字玄机)(1)

来自百度百科

从目前的资料可知,“次”字有两个来源,其一为甲骨文字形,上部是一个師字旁,其下为两横;其二为金文字形,左向立人头上有一左侧向的口字即欠字,欠字左侧有上下方向排列的两点。后来的次字演变基本从金文而来。

第一个字形,上部的師字旁实际是个高度抽象的符号,是坎卦字符,上下两个框形为阴,连接它们的线条为阳,阳在二阴之间,坎卦。这个符号具象之一你可以将其想像成两个湖泊中有一条河流串联的象。

这个坎卦意象的符号,常被做为师团这种军事组织来看待,中间线条之河流象征军队的统帅,阴性的上下框象征部队里的各级下属。

师字旁下部的符号是阴的代号,表示上面的军队处于停下驻扎不前进的状态。

所以“次”字的第一类含义即有部队驻扎下来的意义,包括名词性的驻扎点的意义。

由部队驻扎的意义引伸,就可指一般意义的外出在某处停下来及停留的处所。比如“旅次”词组中的次即指外出旅行中途住宿之处所。

甲骨文字形还有第二层含义:上部的坎卦其数为一,为无中生有之一,下部两横为二,上一下二有次序的意义,所以次字还有顺序、次弟的意义。

进一步,次字以下部符号为意象主体,即以下部的二字为主体,就含有第二、副的、次要的、质量不达标的这类含义。

数学中的多少次方,实际就是乘积的次数,是取次字次弟的意义。

汉字“次”字的基本含义从甲骨文字形中均可按易理推导出来。

金文字形中,左侧的两点即代表数二,右侧的欠字的理解应不同于前述的传统的注解,即其不是人字头上一个左侧向的口字。这个欠字是什么意象?我们要仔细地辨认。

原来这个欠字,其本象是一个立人,在其头部画了个曲线,将头部正好圈进去,含有指示一个人的头部的意义。这个意义正是乾卦意象,而乾为一,于是次字就含有左二右一的意义,而这个正是古代竖版的顺序标识的写法,右为一,左侧挨着为二,再左侧为序号三、四、……。所以金文字形的写法含有次弟的意义,以左侧的二为主也有副的、次要的、不达标的意义。

金文及以后的字形,就并无部队驻扎的意义了,所以后来次字作为“驻扎”意义来使用的情况就少见了,字典所列的“驻扎”意义只不过是继承了甲骨文字形的意义。

在次字字形中,若以右侧的字符为主来看,其比左侧的二在数量上就少了,所以单写欠字也就包含了在次字中存在的“不足”之含义。这应该就是欠字含义的来历。

在瓷字中,上部的次字实际上就取了次字右侧字符为主的意义,即乾卦的结实和一个整体的意义。

瓷字下部的瓦字含有兑卦破裂的意义,破碎后就变形了次字左侧的二或更多。这个意象就反映了瓷器刚硬易碎的特点。

瓷字是后起字,后人按形声法造出来的字,或许造字人主观上并不懂易,但其无意中选定的字符依然符合易理,这就是汉字的神奇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