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社会习俗在改变,比如结婚的一些条件,小时候听大人们谈起过,比如 我们的奶奶那一辈的人结婚只用了半斗米做聘礼结的婚;我们的父母那一辈人结婚用了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而生活在现在的你结婚有没有要了爹娘半条命呢?我相信跟多年轻人会说结不起婚的。为什么会有结不起婚这一现象呢?当然就是聘礼要求高啦,什么房子,车子,票子啦。。。根据地域的不同,彩礼金额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如果告诉你古代娶个媳妇只需要布匹或者一只大雁茶叶等,你是不是想穿越到古代呢?

古人结婚都用什么做聘礼。

聘礼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时期,那个时候的男女双方达成婚约后,男方为了表示诚意,提供一部分资产给女方,也有预约的意思。

只不过那个时候的聘礼和金钱可没有一点关系,而是一只活雁,因为大雁是候鸟,来去有时,从无失信,象征男女双方信守不渝,这个寓意还是很美好的,当然,如果你很豪的话,也可以在聘礼中加一张鹿皮,到时候你妻子就能穿着洋气的皮草出嫁了。而那个时候这些物品都是可以到山林猎取到的。

随着时代发展,到了周朝时期,《周礼》规定男女结婚要行六礼,就是要先提亲,然后才能问姑娘姓名,再算算你俩八字合不合,接着就是下聘礼了,再挑个良成吉日,最后是结婚。此时的聘礼是五卷缁帛,缁帛就是丝织品的意思,用五匹布就能去个媳妇,是不是很震惊呢!!!

到了战国时期,虽然金钱已经广泛使用了,但是娶媳妇,依旧是件便宜的事,这个时候的聘礼,仍然只是象征意义的布匹,只不过对布有了具体的要求。

《仪礼·士昏礼》记载,士大夫娶媳妇,要用黑中带红的布和红黄两色相融的布,这不就是蛋炒饭的颜色吗?因为这两种颜色,一个代表天,一个代表地,是华夏民族最为尊敬的颜色。说明在那个时候,古人结婚更注重的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啊。

古代结婚聘礼和嫁妆都是归谁(你结婚用什么做的聘礼)(1)

再发展到汉朝,聘礼就复杂起来了,除了远古时期就有的大雁,周朝时的布匹,还有羊啊,粳米啊,清酒白酒……等三十样东西,最重要的是,这个时候起,金钱已经成为聘礼的重要组成部分了,没有金钱,估计你还真娶不到媳妇。因为你没有钱上哪里去买这些聘礼娶老婆呢??

古代结婚聘礼和嫁妆都是归谁(你结婚用什么做的聘礼)(2)

发展到了唐朝,由于与少数民族的融合,聘礼被看的不那么重了,从汉朝的三十件东西,减少到了九件,值得主意的是,这个时候大雁变成了特别重要的东西,从提亲开始,每一次到女方家里去都要带一只大雁,如果大雁不好捉,换成鸡,鹅啊什么的代替也行。

宋朝的聘礼比较特殊,以茶叶为主,《品茶录》记载,种茶叶一定会长出茶叶子,但如果将茶叶移植,茶叶就不会产茶子,因此用茶叶作为聘礼,希望新妇能够从一而终。如果你现在拎二斤茶叶到你丈母娘家下聘礼,估计你这婚事就要黄了。

古代结婚聘礼和嫁妆都是归谁(你结婚用什么做的聘礼)(3)

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年代,新中国刚成立,家家都没有什么钱,娶媳妇基本上不用什么聘礼,两个铺盖卷卷一块就叫结婚了,七十年代开始讲究三大件,就是手表,自行车,洗衣机,而现在呢?我相信很多人会说房,车,钱,等等。。。。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约定俗成的习俗,现在都有哪些关于结婚聘礼的讲究或者你们当地一般情况下聘礼包含哪些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