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诲人不倦意思是指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典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上,努力学习而从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事我做到了多少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你认为什么是我们最好的教育?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你认为什么是我们最好的教育(现在的教育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你认为什么是我们最好的教育

成语诲人不倦意思是指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典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上,努力学习而从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事我做到了多少呢?”

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思想,很值得我们学习。首先是提倡“有教无类”,在春秋时期,教育是贵族才有条件接受的,而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再一个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个对于现在的老师也是需要向孔子学习的。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知识的更新比较快,教材也不断更新,学生的见识越来越广,思维越来越宽。可以说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前提,学生佩服老师才会听老师的话,诲人不倦才会有效果。这个对老师的要求可能有点高,毕竟孔子是圣人,他的高度很难达到,能达到一部分就很不错了。

毕竟现代社会比古时要复杂的多,每个学校学生也都多,程度参次不齐,老师不可能会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所以就产生了辅导班的问题。这也是家长对老师的不满最多的一个方面,家长老师抱怨老师上课不讲透,课外办班,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尽管现在一刀切不许在职老师办辅导班。有些学生的成绩不好,家长又看到老师在外办班,就认为是老师课堂上不好好讲,从而对老师有意见。家长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换位思考下如果你做老师的话,你能不能做到把你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无偿给学生?家长老师互相理解的话会避免很多矛盾。

随着形势的发展,现在很多老师都反映大部分时间都不是花在了备课教学上,而是花在了一些形式上面,比如经常开会、观摩、检查等等,想一心教书成了一种奢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老师是一个既耗体力又耗脑力的职业,如果大部分精力去做一些对教学质量无关紧要的事情,那花在真正的教学上面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少了,希望能考虑下老师的“减负”。

现在老师要做到“诲人不倦”比较难,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和以前大不同的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老师不再敢大胆地管学生了,君不见经常有老师因管学生被处分的报道。老师在首先要考虑自保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的,这个问题要引起社会、学校、家长们的足够重视,三方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配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诲人不倦”是对老师一个很高的要求,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可能每个老师都能做到,希望我们的社会环境和教学环境朝这个方面越做越好,一个国家教育发达了,国家才能强大。

想要学习怎样让家庭幸福、孩子成才,请点下方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