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01),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十大经典家风家训?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十大经典家风家训(十大名人家训及品读)

十大经典家风家训

编者按:

(01)

【刘氏家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敕后主辞》

【品读】这句家训是刘备临死之前给阿斗刘禅留下的一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再小的事,只要是好事,都要去做,而再小的事,只要是坏事,就千万不能沾染。虽然好的事很小,但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大善,小的坏事做多了,却足以成为大恶。“积善成德”是很多家族所世代奉行的箴言,刘氏家训也同样如此。“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只有才能高、品德好,才能使人信服、佩服。刘备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

(02)

【诸葛氏家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诫子书》

【品读】以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学习是一个缓慢枯燥的过程,在枯燥中寻求学习的乐趣。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志向明确坚定,不安静就不能长期刻苦学习以实现理想。

(03)

【梁氏家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北宋户部尚书梁焘《家庭谈训》

【品读】与人为善,积德行善,家庭平安吉祥,用善教育人,用德感化人,用善滋养人。取人为善,助人为乐,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善的源泉绵延不绝。作恶坏德的,必有更多的祸殃。

(04)

【颜氏家训】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南北朝—隋朝教育家颜之推《颜氏家训》

【品读】在家风建设中,父母首先要修身,自觉践行家庭美德,才能成为子女学习的榜样,丈夫首先要修身,践行家庭美德,做事合乎仁义,才能成为妻子的榜样。哥哥或姐姐首先修身,践行家庭美德,才能成为弟弟或妹妹的榜样。家庭和睦的主导权在于上行下效,在长辈而不在晚辈。颜之推提倡“实学”,主张知识分子要接触社会实际生活,学习经世致用的知识,学习农业生产知识。

(05)

【姚氏家训二则】

(1)咬得菜根,百事可做。骄养太过的,好看不中用。

——明·姚舜牧《药言》

【品读】常吃粗茶淡饭的人,各种事情都能做好;骄生惯养过分的,样儿好看, 但不能干什么事。人如果常以菜根为食,就说明能不畏艰苦,那么做什么事都没什么难的了。旨在教育子弟培养其朴素、踏实的德性。

(2)一孝立,万善从,是为孝子,是为完人。

——明·姚舜牧《药言》

【品读】一个人只要把一个“孝”字立起来,就会带动所有的美德善行,就可以称得上孝子,称得上有道德的人。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从古代社会到现代社会,从繁华城市到偏僻村野,从帝王将相到布衣百姓,无不把“孝”视为立身之基、齐家之本。孝悌是做人之本,孝心是善德之根,孝行为百行之先,为人处世,只要具备孝心孝行,就能收获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孝道,正是借助家训这一载体,深深融进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渗透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骨髓里。

(06)

【张氏家训】人家不论贫富,贵贱,只内外勤谨,守礼畏法,尚谦和,重廉耻,便是好人。

——清·张履复《训子语》

【品读】一个家庭不论贫穷富贵、高低贵贱,只要庭内勤俭,庭外谨慎,尊重礼仪,遵守法纪,崇尚谦虚平和,注重廉操与知耻,就是有道德的好人家。张履复告诫子女:“知耻”是最起码的做人准则。廉耻是成就好家风的必要条件,不讲廉耻的家庭或家族必然会遭人唾弃。举国之人都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知善知恶,知是知非,知荣知耻,中华民族才能免受凌辱,才能由弱变强,实现伟大复兴。

(07)

【苏轼家训】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北宋·苏轼《三槐堂铭》

【品读】忠厚传家久:意思是将忠诚、厚道的道德品质世世代代传下去。或具有忠诚、厚道的道德品质的家庭,能够长久地绵延下去。诗书继世长:认真读书,学习前人优秀品质,可以使家族长久地发展下去。

小时候,在康庄老家,每逢春节,爷爷带着我贴春联,街门上书写的内容就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两句话,无声地昭示着爷爷对子孙修身立德、读书成才、光大门楣的殷殷期望。忠厚传家,诗书继世,在某种程度上,几乎可以被视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家训。

(08)

【父子宰相家训】清代名臣张英与其子张廷玉撰写的家训。张英撰写的《聪训斋语》和张廷玉撰写的《澄怀园语》被奉为修身齐家的典范,传诵不息。

(1)“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

【品读】读书怡情益智,修德处世;读书陶冶情操,培育人品。读书明理继世,明白处世做人之理,明白立身行道之理,明白修齐治平之理。教育子孙崇德尚文,做第一等好人。人心灵敏异常,活动非凡,不能过于劳累,也不能过于放逸,只有读书可以颐养它。用磁石养针,用书卷养心,书卷才是养心的第一妙物。

闲适无事的人,终日不看书,起居出入,身心就没有地方栖息,耳目就没有地方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相生嗔,处在逆境不快乐,处在顺境也不快乐。读书可以安心修性、寡欲益行,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人,总不会过得太差。唯有读书能致远,胸怀文墨行天下,读书改变命运,读书创造财富,读书传家继世,读书成就未来。要想做大事业没有文化不行,不读书不行。只有读书,开阔视野,才有大智慧、大格局。只有读书,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2)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

【品读】认真读书的人会受到别人的尊敬,谨守田产的人不会受到饥饿的威胁,积德行善的人不会倾覆倒下,慎重选择交友对象的人不会一败涂地。

张英撰写的家训《聪训斋语》,是留给后世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他集自己一生官场仕途、为人处世的经历体会,以“立品、读书、养身、择友”为主要内容,要求子孙“务本力田、随分知足”,在日常生活中感悟读书、立身、做人、持家的道理。

要求子孙廉俭礼让,谨言慎行,勤苦读书、乐闻规劝,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要求子孙“治家之道,谨肃为要。”管理好家庭,教育好家人,为人处世要懂得谦让,应做到敦厚谦谨、慎言守礼。这便是张英富有远见的地方。

告诉子孙加强“自我修身,惟有四事:一曰立品,二曰读书,三曰养身,四曰俭用。”意思是说为人处世,自我修身首先要讲究立德树人,铸就健全的人格。平和处世,与人为善、宽厚谦恭,谦让友敬,更是家道昌隆的必要条件。

其次读书亦为立品,所谓“进退安雅,言谈有味”三是维系家庭生活,保养好身体,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四是俭可养廉,俭以养德,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平素俭省亦能家庭富裕。

祖辈的懿德嘉行,父母的言传身教,造就了张英敬慎廉俭、谦和礼让的官德人品,张英教育子孙后代如何持家治国、立身做人,张氏家族形成了优良家风,人才辈出,从张英开始,家族中相继为官者代不乏人,有12人位列翰林。其子张廷玉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孙辈也有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

张氏家族的昌盛,得益于良好的家训、家风的教诲和熏陶。得益于张英言传身教以及独特的训子戒律,得益于淡泊致远、诗书传家的优秀家风。

(09)

【清·郑板桥家训】夫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

【品读】郑板桥告诫家人,当官事小,做人第一,在封建时代,读书当官,仕途经济是一脉相承的,他能将做人置于当官之上实属开明之至,难能可贵。做一个好人,远比做一个成功人士更重要。

做个好人,好人就是没有时间去做坏事的人。好好读书,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用一生的时间做二世的事,活出三辈子的精彩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做好事之中去,不做坏事,不做损人利己的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0)

【清·张之洞家训】兄弟不可争产,志须在报国,勤学立品;君子小人,要看得清楚,不可自居下流。

【品读】这是张之洞的临终遗言。训言告诫子孙兄弟之间不可因为争夺财产而闹不和睦,要立志报国,勤奋学习,树立良好的品格;做个善良之人。与人交往的时候,要看清对方的品行,辨清君子小人,不能和小人同流合污。远离三观不合之人,可谓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来源:陇西县教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审核|吉 煜

编辑|雷力强

来源|家风家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