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了首个5架份的正式订单。”采访的最后,浙江西子势必锐航空工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这话时舒了口气。今年3月1日,中国东方航空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正式签署C919大型客机采购合同,首批引进5架,东航由此将成为全球首家运营C919的航空公司。由此,西子势必锐配套C919大飞机的辅助动力装置舱门正式业务量增长至“5”,产品于5月底交付。有统计显示,C919国产大飞机硕大的机身拥有250多万个零部件,也有说这个数字将更大。来自西子势必锐公司的部件,仅仅是1/2500000。不过,长三角正利用“近水楼台”优势,形成一条愈发清晰的大飞机产业链。今年2月18日,苏州市政府与中国商飞在太仓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国产大飞机产业链、创新链。太仓与中国商飞的合作则更早,2018年10月,太仓市政府与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不只是苏州一座城,G60科创走廊九城也正参与其中。去年6月,中国商飞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达成战略合作,G60科创走廊已有14家企业列入商飞合格供应商,近千家企业纳入供应商储备库,其中124家企业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长三角,一起造大飞机。

比想象中难

做好自己的产品,许多企业都有信心,但要参与造飞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走进位于杭州的西子势必锐的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了塑料薄膜罩起来的“暖房”,但里面是长达四五米的进口大型精密机床,生产出的产品误差要控制在0.1毫米以内,不及头发丝的粗细。其生产环境需要保持恒温恒湿,而此前建好的一般标准厂房因层高过高而难以达标,这才有了这样的“暖房”。

长三角建超级机场(长三角一起造大飞机)(1)

西子势必锐车间内,搭建的恒温恒湿小型生产车间。任俊锰 摄

这只是西子势必锐走过的“弯路”之一。苏州市联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章五九告诉记者,参与航空产业的难点之一,是工业化全过程控制。比如,在加工一个零部件打孔时,钻头转速分别调到200转/秒与120转/秒有区别吗?两个产品若拿出来,连审核员都未必看得出区别。还有老工人认为,转速调高后效率更高、更省力,但把钻头转速调到200转/秒的做法,在航空产业中是“违规”的。业内人士解释,国外飞机制造商多年积累的数据、标准有其自身的道理,以120转/秒的转速生产零部件,最稳定也最不容易出错,以200转/秒打100个孔,或许看不出差别,但当产品量足够大时,就可能会有偏差。按照航空产业的要求,生产10万个标准件也要一模一样,对于生产稳定性的要求可见一斑。

长三角建超级机场(长三角一起造大飞机)(2)

苏州市联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航空产品。任俊锰 摄

航空产业的产品要求,是过程可控,来达到结果可期。一批长三角航空配套企业正因此前的一步步磨合,才能在助力国产大飞机做配套时,进展顺利。

要坐冷板凳

创立于2004年的苏州市联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每年不断在生产稳定性上下功夫,技术投入占销售额10%以上,坐了长时间的“冷板凳”,2013年才真正进入航空产业,主要产品包括用于航空座椅的结构件等,到2018年,航空业务足以支撑公司自身的发展。即使在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公司也有了1亿元营收,未来五年,公司年营收有望达到5亿元。“波音、空客带动了数千家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国外将航空产业称为‘长虹产业’,我才坚定了进入航空领域的决心。”在章五九看来,有了进入航空产业的技术磨炼,对于进入其他行业要快很多。现在,公司为国外的新能源轮船提供电池的外部组装件,对方看中章五九公司的原因之一,便是该公司能做航空产品。杭州的西子联合控股集团最早是做农机的乡镇企业,后来与奥的斯合作生产电梯。不少人问过西子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王水福:为啥要参与造大飞机?王水福说起2004年带领团队出国的往事,他们参观了数家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业工厂,惊奇地发现这些大企业或多或少都跟航空航天有关系。大飞机带动的产业规模超乎想象,对产业链上的制造业企业也有极强的促进转型升级作用,前景很好。当王水福他们刚开始进入航空产业时,有专家提出,不能将任务包给西子公司,因为民营企业要效益最大化,但航空产业风险高、投入大,企业不能长期亏钱。“西子做一年两年可以,八年、十年能坚持吗?”有专家提出,如果供应商突然退出,可能会对大飞机研发伤害很大。但西子坚持了下来,并在2019年实现强强联合,浙江西子航空工业有限公司与美国势必锐航空系统公司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西子势必锐公司总经理田平风介绍,现在,西子能否坚持的质疑声没了。如今,西子势必锐还承担着带动杭州乃至浙江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重担。在浙江金华,西子势必锐与金华的企业、职校一同成立了一家做机加件公司,并在工艺配套以及取得适航证等方面提供帮助。

点带动了面

一大批长三角企业加入了国产大飞机的产业链中。位于苏州吴江的超美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开始制作蜂窝纸样品,2018年就开始了为空客A320供货,现在还与同济大学、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合作研究芳纶蜂窝纸在国产大飞机上的应用,其中蜂窝纸主要用于舱内地板、遮阳板、尾翼等方面,可以起到减重和性能提升作用。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有六十多年的技术积累,早就参与了国产大飞机的配套工作,目前也是合肥唯一中国商飞的合格供应商,主要为商飞提供机组和旅客的氧气系统等。“从2019年开始,我们就在中国商飞的基地内设置办公区域,实现了联合办公,我每年都会去五六次,每次在那里进行近两周的联合研发工作。”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民用飞机产品研究部部长李小峰介绍说,中国商飞单独划出了一栋楼,与配套企业联合成立了“创新谷”,在这个平台上,江航装备与中国商飞共同推进构建了“创新谷氧气系统创新项目群”。还有长三角企业因伴随中国商飞的发展,逐步参与国际竞争。2010年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的苏州鹭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是飞机厨房里的配餐小推车、餐箱等,目前80%以上的产品出口。该公司副总刘舒羽介绍,公司的优势是产品拥有许多主要国家的适航证,公司早在2015年成为中国商飞的合格供应商,2018年成为波音的供应商。俄罗斯的乌拉尔航空向波音订购飞机时,因为前期用过鹭翔的产品,向波音写了推荐信,这才让波音注意到这家中国公司,让后者一步步进入波音的供应链。在去年6月底举行的空客全球供应商大会上,西子势必锐入选空客“挑战者供应商”,成为中国地区企业中的唯一供应商,究其原因,是在疫情期间,依然能保质保量为空客稳定供应。田平风介绍,当年西子正因进入中国商飞的“全球可见”的供应商名单,才在2015年引来了波音、空客、庞巴迪等公司的关注。

现集聚效应

中国航空产业发展,不是只有几家大企业就能带动的,而是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比拼。长三角正慢慢形成产业链合力。章五九看到,不少制造业企业开始愿意加入这一行业,不少国企也更愿意与民企分享订单,或者技术合作。不少业内人士觉得兴奋的是,长三角的大飞机相关专业人才“缺口”也正慢慢补上。航空航天高端人才多来自北航、南航、西工大等航空航天专业优势高校,现在位于太仓的西工大太仓校区即将投入使用,联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正打算未来到太仓招人。在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邓长权看来,西工大在长三角建立校区,将有力支撑航空企业构建自身人才库,加快推进中国民用飞机产业链形成。苏州华易航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徐辉表示,公司就因西工大,从昆山搬到了太仓,现在正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管路系统。徐辉说:“长三角原本相关人才培养并不多,比如研发工程师等存在空缺,如今这块正在被西工大补上。”位于太仓的嘉创飞航(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无人机开发、制造以及赛事组织的企业。无人机与大飞机有何关系?“可以制作前期试验机型。”这家公司的负责人符文忠表示。这家公司原本在陕西西安,最早考虑到在太仓成立一个分公司,办公地就在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内,目的是开拓长三角的无人机市场。后来,打动他们的是太仓和长三角地区的营商环境。公司来了半年,就获评了姑苏领军人才,评选时有一个微信群,工作人员会提醒各种报送材料。此外,在公司筹备期间,遇到困难,政府工作人员即使在开会,过一会儿也会回电话,帮忙联系解决问题。正因如此,分公司便成了总部。长三角不仅经济强,上海、杭州、合肥、南京等城市都有自身的优势产业,可以为航空等高端制造业提供支撑。此外,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着企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人才。对于未来大飞机面临的降本、减重等产业化难题,采访的不少长三角企业都表示“愿意参与更多”。现在,有时遇到技术问题,中国商飞的工作人员早上出发去长三角城市的供应商企业,下午就能拿着零部件返回,一天之内快速响应。长三角航空产业的集聚效应愈发明显。前几年,浙江曾经摸排过一遍省内的航空相关企业,结论是“没几家”。有业内人士呼吁,为鼓励航空企业成长,政府应当降低或者取消对于亩均产值、税收的惯常要求,如果只是着眼“赚快钱”,企业压力就非常大。江航装备董事长宋祖铭提出,长三角大飞机相关企业要形成新产业链,但大制造商与各层级配套企业之间未必熟悉,发展前期,政府可加强引导形成产业链企业间交流机制,比如G60科创走廊带动产业链融合发展,就是不错的做法。此外,对于支持大飞机产业链构建的企业,期待有相关的项目支持或者采取相应减免的政策。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张海峰 摄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任俊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