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干部之家”,组织部门特别是组织部长要把谈心谈话用足用准用好,切实做好干部思想工作,确保人事安排稳妥有序,为开展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谈心谈话有何诀窍?怎么能将谈心谈话的功用发挥到最大化?近日,《群众》杂志刊发中共宿迁市宿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永杰的文章,提出“四字心诀”。

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内容整理(组织部长分享谈心谈话)(1)

功课要“足”,不能仓促上阵

有备则无患,只有充分了解谈话对象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情况,才能准确把握谈话时机、科学设置谈话主题、灵活运用谈话技巧,确保抓住关键、取得实效,防止漫无边际、泛泛而谈。

既要了解个体状态,又要了解班子情况。开展好谈心谈话,既要了解干部个人的工作状态、工作特点、工作实绩,又要了解班子整体的履职情况、运行状态、结构特征。同时,要分析研判其中的作用关系,厘清干部在班子中所处的位置、承担的责任和在集体领导行为中发挥的作用;厘清集体领导行为对个人取得实绩所创造的条件和对其产生的影响;厘清集体实绩和个人实绩的归属和比重;厘清班子成员之间协作配合的情况。这样,既能更加精确地评判干部个人工作状态,又能为班子整体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既要了解现实状态,又要了解历史情况。了解谈话对象的情况,要看现有水平、当前状态,也要看后劲潜力、冲劲闯劲,还要看过往表现、主要成绩。比如,干事创业状态下滑的干部,可以联系既往的成绩给干部加油打气,帮助其查找“病因”,振作精神,走出低谷;斗志昂扬、干劲十足的干部,也可以联系工作中存在的短板提出合理意见建议,帮助干部更好成长。

既要了解政治表现,又要了解综合情况。一方面从讲政治的高度,全面了解干部的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品行,谈话中突出政治纠偏,让干部感受到鲜明的政治导向;另一方面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谈话对象的人生经历、气质秉性、家庭环境、人际圈子,特别是干部家庭负担情况、子女入学情况等,既体现组织关心,让谈话有温度,使谈话对象感到如沐春风、细雨浇心,也能了解干部困难,结合机构改革人事调整,尽可能为干部排忧解难。

层次要“清”,不能掣肘干扰

谈话如果不能把握科学顺序,很容易前后干扰,造成整体被动。在具体推进中,要注重把握几个关系。

“先易后难”还是“先难后易”。干部心里素质不同、所在岗位不同,自然而然形成了难易之别。在推进过程中,不能一味强调先啃“硬骨头”或者先捏“软柿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有的干部政治素质较高,只是心态暂时没有调整过来。这种情况下就要“先易后难”,给干部留足时间,也可以先做通其他班子成员的思想工作,形成示范,进而帮助引导干部调整心态。再比如,有的干部在班子里面资历深、影响大(特别是主要领导),就要“先难后易”,先与这些干部谈,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防止造成负面影响。

“先上后下”还是“先下后上”。要具体研判班子的运转状态、主要负责同志的实际情况,再决定先与主要领导谈还是先与班子成员谈话。比如,一个单位整体氛围好,主要负责同志驾驭能力较强,可以先与主要领导谈,再通过主要负责同志去做好其他班子成员谈心谈话的基础工作。如此,后续的谈心谈话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一个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到单位时间较短,可以先与班子成员谈,再将谈心谈话了解的一些情况与主要负责同志沟通反馈,形成工作合力,达到心齐气顺的目的。

方法要“活”,不能墨守成规

谈心谈话,是一门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管理方法,必须从谈话场景、谈话内容、谈话力度、谈话技巧等方面下功夫,确保谈心谈话质量。

坚持“走下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既主动约请干部到办公室来沟通交心,又要利用调研、考察等工作机会,走下去到现场与干部谈心谈话。坚持“专题谈”与“随机谈”相结合,既围绕谈话主题谈问题,又抓住适当时机谈个性情况,跟踪了解干部心态状态。坚持“一对一”与“一对多”相结合,在坚持“一对一”个别谈话为主体的同时,适当运用班子集体谈话,重点谈政治纪律、谈党性觉悟,达到提神醒脑的目的。

把谈话对象当朋友、当家人,既谈思想、谈工作,也谈生活、谈家庭;既点问题、提要求,也听意见、给建议,做到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使干部切实消除思想顾虑甚至是抵触情绪。比如,有的干部思想工作比较难做通,不适宜开门见山,就从生活和其他方面入手,采取漫谈式和商讨式的方法,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情况。再比如,有的干部不是一次两次谈话能谈通谈透时,可以简单制定个谈话计划,层层递进,因势利导。

把握谈话对象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把控谈心谈话的频率语气,积极营造一个愉悦的、宽松的氛围。在开始阶段,突出和风细雨,语言温柔一点、态度和顺一点,尽快与谈话对象形成互动,打开“话匣子”;在推进阶段,突出绵绵用力,及时顺着谈话对象的意思引导话题,一时打不开局面可以让干部先回去,给彼此留足空间;在关键阶段,突出暴风骤雨,一旦干部心理疙瘩逐渐松动,要盯住不放,毕其功于一役。

注意观察引导,对外向或善于表达的谈话对象,可以直言快语;对不善于言辞、性格内向的谈话对象,可以采取提问式方法,引导谈话对象顺着问题进行。注意倾听回应。善于做个好“听众”,认真倾听、扼要记录,并及时通过语言或眼神、表情、身体、手势表达进行积极的应和,绝不能出现左顾右盼、心不在焉、闭目养神、打电话等行为。注意以诚待人。诚恳谦虚、主动热情,巧妙地寻找双方的共同点,消除对方的心理戒惧,使人觉得可亲、可信、可敬。

耳根要“硬”,不能听风是雨

干部个体有“活思想”,各方面的信息也会蜂拥而至,错综交织,这就需要组织上有效甄别,始终把组织认定、组织需要、组织原则作为“硬”耳根,绝不能听风是雨、乱了阵脚。

把握好个体认知与组织认定的关系。每名干部对个人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都有一定认知,但限于各方面因素,这种认知与组织认定有时会存在差距,谈心谈话就要帮助干部正确认识这一落差。对个体认知超过组织认定的,要讲清楚组织认定的依据,引导干部认清个人在能力、经历、性格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必要时辅以事例;对个人认知没达到组织认定的,要讲清楚组织信任的原因,及时给干部加油打气。当然,谈话过程中势必也会出现组织认定失真失准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些默默耕耘的“老实人”,就要及时对组织认定进行修正完善,更加精准地选人用人。

把握好个体意愿与组织需要的关系。谈心谈话是了解干部的重要方式,通过直接接触,了解干部的一些个人想法,更加科学地配置干部资源。但也要做好干部的思想工作,将政策讲明白,将纪律讲清楚,把事亮在明处,把话说到心坎,促使其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

把握好个体沟通与组织原则的关系。在谈心谈话中要体现严管和厚爱、激励和约束并重的原则,既尊重干部个人意愿,更严格组织原则。明确要求干部遵守人事纪律,通过合适途径表达个人意愿,严禁跑官要官;明确要求干部遵守保密纪律,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透露的消息不透露,严禁跑风漏气;明确要求干部遵守组织纪律,坚决服从组织决定。

摘编自《群众》2019年第8期,原标题为《谈心谈话“四字心诀”》

作者:张永杰(作者系中共宿迁市宿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朱瑾

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内容整理(组织部长分享谈心谈话)(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