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悟空传好看吗豆瓣(悟空传看后影评)(1)

看《悟空传》,也看《九州》,一路过来,看到这片子基本改到面目全非,有点心寒。

原著关于一场如来和金蝉子的赌斗。 如来认为,修行是虚空。 金蝉子认为,修行是圆满。 金蝉子以消失千年为注,赌如来的道不是大道。

千年后,如来以西天取经各人选择为据,验证赌局。 取经路上,唐僧身死,猴子否定了自己的过去(镇压了大闹天宫的六耳猕猴),紫霞 天蓬 阿月(嫦娥)投入火海,沙僧碎了琉璃盏,小白龙再也见不到唐僧。 按如来的法门,确实欲望尽毁,一片虚空。 然而所有人都不想虚空,他们都在死前拼尽全力,求得圆满。 所以,如来输了,他开启新一轮循环,让唐僧和猴子重新取得大乘佛教,为了圆满。

电影悟空传好看吗豆瓣(悟空传看后影评)(2)

然而电影主题,是这个走向: 天机仪掌管天命。 猴子不服天,不服地,决心毁掉天机仪。和杨戬,天蓬,卷帘,阿紫,阿月经历一番纠葛后,猴子发现天命难为,终极大boss是俞飞鸿。 猴子究极进化为齐天大圣,大战俞飞鸿。

看过小说的,能不能告诉我,这电影里的天机仪是什么鬼?杨戬哪来这么多戏?紫霞性格娴静柔软,为什么敢喊出“我不服天命”? 如来去哪了?唐僧又去哪了? 看完预告片,我想,我看的一定是假小说吧。

电影悟空传好看吗豆瓣(悟空传看后影评)(3)

电影悟空传好看吗豆瓣(悟空传看后影评)(4)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这些拍得较有影响西游记/孙悟空题材,除了《大圣归来》外均出自香港导演之手。他们为何热衷于这个故事,仅仅因为拍它容易赚钱观众接受度高吗?我觉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对孙悟空这个形象感兴趣!在这些影片里,孙悟空都是一个秩序反抗者的形象(当然《西游记之大闹天宫》骨子里大概是否定这种反抗者形象的)。香港导演对这个题材的关注,往深里说,与香港电影衰落有很大关系:香港导演以往的表达渠道,比如说黑帮片、警匪片,都在现今形式下变得无可奈何花落去;香港导演集体北上,迫切需要寻找建立新的话语体系,既能保持原有内核,又能与内地观众建立起联系;还有香港导演一向擅长的小市民题材及视角,也亟需新的落地形象……

电影悟空传好看吗豆瓣(悟空传看后影评)(5)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正好完美切合了这几个需求!

孙悟空是一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少有的反抗者、叛逆者形象,不惧任何势力,敢与最高权力直接对抗;他诞生于石中,无父无母,无权无势,早先就是一个“流氓无产者”,极其草根,极其底层,靠的只有自己的一身本事;他是一个可以无障碍通行于内地、港台甚至东南亚、南亚、日本等地的文化符号——据一些人考证,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最早源自印度神话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这个形象在南亚、东南亚都有很大影响力。

就我个人的理解,孙悟空形象的反叛/革命一面被突出出来,还应该说是非常经典的1964年版动画片《大闹天宫》的功劳。在此之前,猴子的这个特征并不算特别明显。1964年版的动画片显然还是带有当时强烈的意识形态烙印,从阶级论角度出发刻画了一个敢于大破大立,推翻旧权威的孙悟空。此后的影视作品中这一点被或多或少地继承下来,并成为了孙悟空的核心特质。

电影悟空传好看吗豆瓣(悟空传看后影评)(6)

电影《悟空传》中,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明显,大概今何在的小说原本就是这样的路子吧。彭于晏这版的孙悟空,基本就是“狂拽炫酷吊炸天”的少年形象——影片开场前十分钟里,他多次想以一种特别屌的方式说出“孙—悟—空”三个字,结果每次都被打断。这个形象显得比周星驰版孙悟空或者甄子丹版都要年少轻狂得多。

草根出身、年少轻狂、理想无畏、崇尚力量、藐视权威、独来独往、痴情执着——孙悟空所谓“妖”的身份,很大程度上不就是当年香港黑帮/古惑仔电影主角的特征吗?

电影悟空传好看吗豆瓣(悟空传看后影评)(7)

在一部奇幻电影中,怎样去表现孙悟空的反叛呢?《悟空传》的解决方案是设定了一个天机仪,这东西号称是掌管万事万物的运行,说白了就是一切皆宿命,无论好坏悲欢,都由上天给你安排好了,不能乱来。这设定说实话有点偷懒和牵强,不过其背后含义却颇耐人寻味:这不就是我们现在到处在讨论的“阶级固化”吗?出身为妖的孙悟空靠正常渠道永远不可能成为神——看看杨戬,不过因为是神、人混血,就要面临巨大考验才能回归仙班,得到任用。作为秩序守护者的天蓬也是如此,只能看着自己心爱的人被贬下凡。

年轻人上升渠道变窄、努力工作不如投机(房产、股市)收益大、中产/准中产缺乏安全感等等极其受老百姓关心却又难以有合理解答的问题,在《悟空传》及类似影片中都多少被触及到了。尽管在一部动作性非常强的影片里它们很难被深入表现。

小说《西游记》中,关于孙悟空与天庭及如来的斗争,本来就是一种变形的影射。到了电影里,这种影射往往会更加模糊,孙悟空无非为了爱情、友情、责任、自由等比较空洞的概念去对抗同样比较空洞的“权威”。本片中大boss对女儿阿紫和杨戬的教化也是如此,来来去去都是概念,搞得大家好像在学校里一样。

还有两点与孙悟空形象有关的细节很值得玩味:1,金箍在天上能把孙悟空管得服服帖帖,到地下来屁用没有,随手就可以摘下来;2,天庭的真正统治者始终没有露面,上圣天尊也不过是个代理人罢了。到结尾,帮助孙悟空打败上圣天尊的杨戬居然没受惩罚,反而加官进爵,让他效力去打孙悟空!真是翻手为云覆手雨!

所以说,电影中的孙悟空这个形象,有青春热血,无边法力,有孤独的骄傲,有被压迫的痛苦,有情与义与道的纠结,有妖与神与人的恍惚……少年看他的热血,青年看他的抗争,中年看他的无奈。确实堪称最能触动国人内心的奇幻角色了。

再来说说这个电影里的猪八戒。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把天蓬与卷帘结合起来当做猪八戒看,不过电影里真正有意思的不是天蓬,而是小人物卷帘。

如果说悟空是草根,那么这个卷帘只能叫屁民:毫不出众的小仙,完全没有存在感。因为这个角色的存在,《悟空传》有种漫画感,不少喜剧桥段颇似周星驰的后现代感。说起来,似乎每一部西游电影中,猪八戒都是一个冷眼旁观的角色。如果说孙悟空是入世者,强调以力量去改变自己的命运,那猪八戒就是个虚无主义者,信奉实用哲学,随遇而安。

《悟空传》里的卷帘开始有点让我出戏,因为说话是那种特别现代的恶搞调调,像什么“这个下来容易,上去老难了”,还有“想要你就说嘛,打晕人家干什么,下次不要这样咯”之类。后来看进去了,反而觉得其他人都拿着腔调,就这卷帘更有人味儿。

电影悟空传好看吗豆瓣(悟空传看后影评)(8)

猪八戒这个形象,通过后现代式的戏谑来解构各种权威,甚至包括孙悟空、杨戬以个人力量建立起来的权威。他种种看似可笑的话语和行为,其实也是对整个秩序和社会的无言抵抗。他对阿紫的情感根本不可能得到任何回应(如果是好莱坞的片子,至少会让女主角关怀一下这个角色作为回报的),在电影最后也是作为编剧的牺牲品以死来推动情节高潮的。比起本领高强,高喊着口号的孙悟空和杨戬来,卷帘更像我们普通人,卑微却又充满乐观精神。如果缺少这样一个猪八戒的形象,以孙悟空为主角的电影往往就会显得特别中二,不接地气。

悟空是硬硬的石头,八戒是肥肥的大肉;悟空是理想化的,八戒是世俗化的;悟空是极端的,八戒是中庸的……正是这样的猴与猪的组合,一直对应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在诸天神佛高妙迷蒙的神殿之外,呈现着某种更真实、更根本的寄托。

导演: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演,

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才,

我要这明星,都不明我意,

我要那唐僧,都烟消云散!

观众:我要这电影有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