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讲房地产是否可以投资(立体城市能走多远)(1)

立体城市的弊端:不符合人类行为学

冯仑讲房地产是否可以投资(立体城市能走多远)(2)

冯先生这个立体城市就是要把都市更加都市,而且试图用割裂的方式做一个独立循环的小生态。什么意思呢?你可以一直生活在这一平方公里、1500亩、500万平方米的建筑空间之内,不用出去了。这是不可能的,这不符合人的行为学,从逻辑上听起来很合理,但实际上不符合人的行为学。

人的行为学未来发展应该是这样,像美国那样。我的朋友们都在美国纽约居住,很多个城市他们都在那边工作和生活。他们是怎么样的?那里的人从上大学开始就会进入到大都会,在大都会里完成高等教育,完成青春过程中的工作实践,完成事业的发展,然后结识另一半成家立业。

当你要成家立业结婚的时候,你会到都市外面,也许车程是40分钟到一个半小时这样的一个城镇里面去买房子、结婚、生孩子,你的孩子基本上就会在这样的一个小镇里长大。这个镇上周边什么都有,如果想进大都会,驱车一个小时就可以到,如果想退出来,这里安静、安宁、祥和、安全。

众所周知,大都会的安全往往都是最差的。全世界治安最差的,就是类似于纽约这种城市,大都会人多、杂乱。然后等到你的孩子生活到他18岁、20岁进大学了,他再进都会这样的循环。这样的循环导致了相对人口在城市周边的分散,这叫做卫星城。居住的时候分散,工作的资源又集中,因为工作的资源需要集中。

不能够像冯先生说的这样,他这500万平米解决一切功能,恨不得连医疗、上学都不出去,这会变成一个人像残疾一样把他圈养,而且试图用这种方式整合资源,没有考虑到资源的无法落地性。有那么多好的学校、好的师资,有那么多好的医院、好的医生给你这种类型的小立体城市去做配套吗?然后你这里边还要有什么产业,能导入什么产业?还要种菜,那些菜农怎么办?

我们大家都知道,量产可以降低成本,你用过度的、超前的思维和理想化的想法,用工业4.0思维。你在家门口种菜,我不相信你在立体城市里头种的菜成本会比山东寿光低,不可能,你种给我看看。我不相信在摩天大楼上种的菜会比在寿光那种大棚里头种的成本低。所以这里边有工业4.0定制化的这种幻想的骗局。

冯仑讲房地产是否可以投资(立体城市能走多远)(3)

到目前为止,工业4.0还不能拿出一个真正拍在桌面上让我们见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满足服务的一个实际性的一个产业链出来。工业4.0这个思维在早期实际上就是最原始落后的一种形态。例如古代衣服都是定制的,根本就没有成衣,家具是定制的,房子是定制的,都是工业4.0。当然这里的工业4.0是打引号的,它没有工业化,是4.0。你想用工业化的手段,但是现在不是时候来做这个事。很显然,无法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满足品质的这个要求。一味的堆砌新概念,给新想法是个理想的空想主义。

再来就是功能分布,一个城市的功能分布,已经拥有了这个城市生物多样化和每一个版图之间接轨的那个核心竞争力,想通过一个立体城市解决掉整个城市的所有功能,人们不用离开小区就能解决,相亲、养老送终等一系列问题,这是空想、乌托邦。在这点上,我只能说冯先生是一个诗人,他不太像一个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