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健康江苏

今天,新华日报以《白衣执甲护苏鄂 山河无恙携春归》为题,专版报道了我省优秀护士的感人事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白衣天使们奋战江苏、驰援湖北,不畏艰辛,克服困难,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此刻,让我们品读护士们的战“疫”故事,倾听他们的战“疫”心声——

白衣执甲归来仍是少年(白衣执甲护苏鄂)(1)

2020年,是现代护理学创立者南丁格尔诞辰200周年;5月12日,是第109个“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的“国际护士节”主题为“致敬护士队伍,携手战胜疫情”。截至2019年底,江苏省注册护士数达27.98万人。在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我省护理队伍逆风而行,勇赴国难,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卫生健康崇高精神,在江苏与湖北两个战场上奋勇作战,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我省先后有2820名医务工作者支援湖北,其中护理人员1935名,累计参与护理患者5500余人,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1400余人,是全国各省份中人数最多、参战最早、坚守时间最长,也是最后一批撤离的外省医疗队。其间,广大白衣天使克服困难,不畏艰辛,始终坚持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对待和照顾每一位病人,用实际行动践行南丁格尔精神,圆满完成支援任务,得到了当地患者、所在医院的好评。

李朝凤:护佑生命,抗疫留痕

白衣执甲归来仍是少年(白衣执甲护苏鄂)(2)

我是南京市第二医院的李朝凤。大年三十一早,在去医院的路上,我接到了进驻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救治患者的任务。虽然任务来得有点突然,但我心里早有准备。新冠隔离病房筹建之初,困难重重,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带领着护理姐妹们除做好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还最大程度地给予他们心理支持和帮助,因为医疗护理不仅要治病,还要医心! 有一对夫妻,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后非常恐惧,妻子情绪崩溃,在病房里放声痛哭,一旁的先生怎么劝都没用。我赶紧过去,一边拿起纸巾帮她擦掉眼泪,一边没有丝毫犹豫地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并轻声在她耳边说:“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我们的医疗护理水平,我们一起加油……”慢慢的她的心情平复了,开始积极配合治疗。治愈出院时,夫妻俩专门写了一封感谢信,赠送了一面锦旗,表达对我们的感激之情。 还记得一名患者治愈后寄来感谢信:“我们一家六口全部确诊,可以说心理承受的比身体承受的还要多。要不是李朝凤护士长及她们团队的细心安慰和努力治疗,恐怕我早已崩溃。她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不仅治疗我们的病情,还更多关心我们的心理。为了感谢,我们敬赠一幅代表回族寓意的书法,寓意是‘雪中送炭,伸手援助,帮渡难关,怎能忘记,必须感恩’。小小敬意,不足以表达我们夫妻俩对医院的感恩之心,虽然看不见她们的面容,但那些温柔的眼神,鼓励的话语,奔跑的身影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质朴的话语,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温暖。 短短一个月里,我们收到了很多患者的感谢信。一名患者出院当天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最难忘的是护士长……她让每一个带着紧张、恐惧进来的人,带着信心走出去!”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是对我最好的鼓励和认可。 因为一段共同的经历,铸就一段特别的缘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抗疫中我火速成为中共预备党员,这给了我莫大的动力,坚定了我的理想信念。我们坚信:因为有无数不畏生死的白衣人逆风而行,大地之上方能灯火点亮安宁!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护佑生命,义不容辞!

殷幼林:勇斗怪兽的“奥特曼”战士

白衣执甲归来仍是少年(白衣执甲护苏鄂)(3)

1月21日正值年二十七,刚下夜班的我计划带着孩子回老家过年。在接到同为苏州市第五医院职工的爱人电话后,激动的心情瞬间消失:疫情形势严峻,我们需留守苏州!回家过年的计划打乱了。1月27日,我接到“去新冠肺炎病区报到”的通知。收拾行囊时,4岁的儿子问我:“妈妈,你要去干吗?”我只能告诉他:“现在外面病毒小怪兽太多,爸爸妈妈要变身‘奥特曼’去打怪兽,不能在家陪你了。”儿子哭了,我强忍着泪水抱起他,亲了亲他的脸蛋,义无反顾地提起了行囊。

在武汉的病房里,患者们的情绪敏感而脆弱,眼神里充满了不安,不断上升的确诊人数更让人感到紧张。患者姜阿姨因为有密切接触史且有发热症状,需要隔离诊断。那天,我去病房巡视的时候,姜阿姨哭得正伤心。她说:“我好害怕,我会不会从此见不到我的家人了啊?”我不知如何回答,只能进行劝慰:“阿姨,您不要哭了,我们都在帮助您,要对自己有信心,对我们大家有信心,胜利是属于我们的……”和姜阿姨短暂的聊天后,她知道我有一个和她孙女一般大的儿子,她瞬间打开了话匣子,和我聊孙女的可爱、调皮,那一刻,她忘记了新冠肺炎,忘记了忧愁。再忙的工作,也抵消不了对家人的牵挂和担心。元宵节那天,作为手术室的副护士长,我爱人主动请缨参加了一台确诊新冠肺炎的孕产妇的紧急剖宫产手术。手术结束和他视频的时候已是凌晨一点,脱下防护服的他已全身湿透。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一度的担心和紧张却未说出口,有的只是互相鼓励。 作为五院护理团队中的“夫妻档”,我们正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履行着使命,而像我们这样的“奥特曼”战士还有很多很多……2月18日,在科室伙伴们的全方位照护下,姜阿姨积极配合治疗,顺利出院了。不久,她就可以带着我们的祝福与她的小孙女团聚重续美好生活。这样的喜讯,仿佛沉闷的空气中穿透乌云照射进来的一缕阳光,带给我们激励、振奋和希望!顽强坚守,锲而不舍,身披白衣战袍的“奥特曼”一定能够战胜病魔,拥抱春天!

李娟娟:以凡人之躯为国战“疫”

白衣执甲归来仍是少年(白衣执甲护苏鄂)(4)

我是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一名护师。过去的60余个日夜,武汉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2月2日,早上六点我带着行李来到医院。简短的出征仪式后,我挥别故乡,毅然随着队友们奔赴抗疫一线。来到武汉后,我被分配到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科E组。作为全组年龄最小的护师,随后的50多天,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科,成为了我在武汉的第一个家。

厚重的防护服非常闷热,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一会儿热,一会儿冷。我所在的重症病区约有35名危重症患者,他们大部分需要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有的甚至进行了气管切开。重症患者离不开人,我一刻也不能离开我的病人,配药、打针、换药、消毒、核对、记录、吸痰……每帮病人翻一次身,就会出一身汗。

身处“敌人”不知在哪的病房中,我们每天与死神“拔河”。就是在这一间间病毒肆虐的隔离病房内,我收获的温暖和感动,犹如滚滚不尽的长江水,时时滋润着我的心田。

在经历了封城的断腕之举后,隔离病房中乐观热情的武汉人,将我们视作救命恩人。刘爷爷是众多患者中给我最多快乐的人,他乐观开朗,喜欢聊天。于是,我这个“话痨”就常常陪他说话,爷爷开心,我也开心。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得知爷爷有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孙女,言语间,他不断流露出对孙女的思念。于是,我当即告诉爷爷:“我就是您的孙女,您不用再害怕孤单啦!”从此以后,刘爷爷只要一听到我的声音,就喊我“小可爱”,就像喊他的孙女一般。就这样,“江苏队小可爱”的名字传遍了网络。

随着武汉樱花的盛开,病房里康复出院的患者越来越多。3月30日,我来到了在武汉的第二个家——武汉肺科医院,而我也成为了江苏援湖北医疗队中工作战线最长的队员之一。但我深知,所有的辛劳与付出,在百姓的生命与健康面前,都不值一提。疫情终将散去,就像春天一定会到来,我们也一定会再次在黄鹤楼旁和瘦西湖畔欢乐相聚。驰援武汉,注定将成为我这一生中无上光荣的选择。

缪愿戍:在抗疫一线绽放最美芳华

白衣执甲归来仍是少年(白衣执甲护苏鄂)(5)

我是南通市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1月27日奉命援汉,任江苏省危重症护理支援队队长,我和队友们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和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共计战斗了50天。

作为队长,我不仅要联系车辆出行,收集队员信息,保障物资援助,上报工作汇总,还要时刻关心队员的防护安全、生活、工作、心理变化等,不记得究竟有多少天,我的睡眠时间只有4个小时左右。

工作虽然很累,遇到的暖心事儿却也不少。在急诊隔离病房护理过一位患新冠肺炎的年轻妈妈,产后没来得及看宝宝一眼就进了隔离病房,整天唉声叹气,几近崩溃。我常常花更多时间陪伴在她身边,抚慰她,开导她,喂水喂饭,帮她擦洗身子,和她一起想象宝宝可爱的模样——即使穿着厚重的隔离服,也要使出浑身解数逗她开心…在病情一天天康复的同时,年轻妈妈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那日,武汉下了一场大雪。雪后,天放晴了,阳光普照大地。这位妈妈紧紧拉着我的手说:“缪姐,你就像这雪后的阳光,照亮了我生命里黑暗的日子!”

在发热门诊,我曾遇到一位武汉大学的老教授。那天,我给他采集咽拭子标本,送他离开诊室。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走出诊室后几步,突然又回转身,眼含热泪,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说“感谢你们,感谢你们为武汉拼命,武汉人民不会忘记你们”!我感动不已,也连连欠身还礼。至今我都不知道老教授叫什么名字,他也一定不知道我叫什么。但我知道,我们今生今世都不会忘记彼此,在最困难最危急的时刻,我们曾深深温暖过彼此。

在武汉50天,我做了一点工作,也取得了一点成绩。我个人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三八红旗手”,并被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给予记大功奖励,我所带领的江苏重症护理支援队也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身为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只要祖国召唤,只要人民呼唤,我随时准备着,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白衣战士的最美芳华!

沙鸭云:逆风前行,“疫”搏情天

白衣执甲归来仍是少年(白衣执甲护苏鄂)(6)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从泰州市积极组建“新冠肺炎救治中心”伊始,到成为江苏省“第一座清零城市”,作为泰州市人民医院医护工作者的我,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1月20日21点,医院首例疑似患者入住时,护士们略显担忧,我毅然决然率先穿戴好防护装备,做起患者接待等护理工作,直至凌晨3点。

泰州市首批援鄂护理团队15人均是从传染病应急库中精心挑选而成。临行前,被同事们称为“沙妈妈”的我为他们演示标准三级防护、讲解护理要领、进行心理疏导,泰州护理精英们在武汉的重症病区、方舱医院、中法新城分院、黄石市阳新县医院圆满完成了任务后,仍然带着一身真本领转征武汉肺科医院重症病区再啃“硬骨头”,71天后勇士们凯旋。

我在厚厚的工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着每天需要完成的事情,首页的“打胜仗、零感染”则是对自己的时刻警醒。我主导制定了新冠肺炎穿脱防护服流程,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物资运输、各类人员进出流程,各区域消毒隔离措施,新冠肺炎普通患者、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各类工作人员驻地及疫情指挥部消毒管理规定等,推敲流程细节、及时改版更新,为“打胜仗、零感染”做好了制度保障。

我深知,执行感控制度、规范流程,才能避免交叉感染。因此,我坚持严格管理各部门的手卫生、各区域防护服用品的穿脱、物资管理、消毒液浓度监测更换、物资运送流程,对发现的问题做到即查即改,每天工作超过15小时。同事们劝我回家休息,我故作轻松地说:“待到疫情结束时,睡它个天昏地暗!” 2月28日,泰州成为江苏第一座清零城市,“零死亡”“零感染”。消息传来,人心鼓舞、士气大振!这份战“疫”成绩,由全体医护同仁共同书写;这份生命荣耀,属于每一个逆风前行的白衣战士!

王红:重症病房的“生命守望者”

白衣执甲归来仍是少年(白衣执甲护苏鄂)(7)

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作为淮安市传染病防治医院、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在疫情暴发后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我请求参战!”在得知院里准备组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梯队后,我第一个报名。农历腊月二十九,我作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第一梯队护理组带头人,走进了隔离病房。

在这个与病魔抗争的战场,虽然经常听见的是病痛的呻吟声、沉重的喘息声、各种仪器的报警声,但强烈的责任感让我更加用心地去照顾每一名患者。工作中,我不仅承担患者日常的治疗和护理,还主动承担患者日用品必需品的采买,协助病人进食、观察痰液和大小便的性状,帮助病人清理分泌物、翻身拍背等工作。和奋战在抗疫最前沿的其他医护人员一样,为了节约防护服,我不敢多进食,不敢喝水。每天护理查房后主动增排自己班次,一个班次下来汗如雨下,衣服浸湿,脸上被防护口罩勒出了深深的印记,身上多处出现红疹,体重减了近10斤……

除夕之夜,新年的钟声敲响,我通过视频给家人送去了新年祝福。看到一岁多的小儿子说想我了,看到大病初愈的老母亲在帮我照看孩子,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宿舍走廊的拐角低泣起来。同在第一梯队的医生冯伟广看到了这一幕,在当天日记中如此记录:“看到她,我想起电影《黄花塘往事》中的小林护士,‘红医精神’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的坚守,离不开团队的支持。我们第一梯队全体护理人员个个都是坚强的战士,再苦再累也没有一个人退缩。在淮安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最危险的地带,我和战友们用最坚定的态度、最坚强的毅力和最发奋的努力,守护着生命的希望!

吴卫娟:寒夜入鄂,江城危急敢逆行

白衣执甲归来仍是少年(白衣执甲护苏鄂)(8)

我是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吴卫娟。“清零,医疗队原地待命!”3月15日下午,接到指挥部的命令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眼泪止不住地流。 1月23日晚上,我主动报名成为江苏省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进入武汉江夏区中医医院抗疫一线后,我作为护理组副组长,不仅肩负着一线护理工作,还要承担全员培训防护工作,把相关感控知识与技能运用到病区防护工作中。严实的防护服又闷又热,一会儿我就汗如雨下,鼻梁也被压出水泡。每天我们都相互鼓励,经过高效协调改建后,病区的工作环境明显改善。患者们每次看到我们都特别开心:“有你们在我们就放心了!就有信心了!”“我看不见她的样子,但我知道她是江苏的医护人员……”一句句质朴的表达,对我来说既是重担也是前行的动力。

到武汉的第二天,爱人也接到了监狱的紧急集结令。为了严防输入性病例,江苏监狱全面实行封闭式管理。爱人不善言辞,却给我写了封信:庚子年正月初一,你受命驰援武汉,直面疫情!国家危难,我们唯有义无反顾地逆行向前!此时,相隔千里,思念与夜渐浓!还好,江城石城,江水相连!看到你的前线感言:金陵好友如相问,一腔热血战“疫”情!我为你补全:寒雪连江夜入鄂,江城危急敢逆行。以此来承载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也留做我们相识20年的纪念! 一天天的坚守,终于换来一封封捷报:3月6日,江夏区中医医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3月7日,队员们转战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3月15日,人民医院五区新冠肺炎患者清零……风起于凛冬,终将止于暖春。

52个日夜!来时正是疫情暴发期,从“人满为患”到现在的“取得决定性成果”,我的内心感慨万千,这场“武汉之旅”将是我生命中不可磨灭的浓重一笔。中华儿女,英勇奋战,团结一心,必将彻底战胜疫魔,夺取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

孙春选:我与她相约在春天里

白衣执甲归来仍是少年(白衣执甲护苏鄂)(9)

我叫孙春选,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一名急诊科男护士,也是江苏省首批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员。回首战斗在武汉市江夏区抗疫一线那波澜壮阔、激情澎湃的52天,一直支撑着我的,有祖国和人民的期望、医者的使命和担当,同时,还有一个与春天的约定……

我和张丽是2014年相恋的,她也是一名护士,我们原计划于2月14日这个特殊的日子结婚。可就在我们准备婚事的时候,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我瞒着父母和她,悄悄向医院报了名,要求去抗疫任务最重的第一线。

在武汉安顿下来后,我才紧张地拨通了小丽的电话,对于推迟婚期,她并没有责怪我,却笑着说:“我等你春暖花开的时候来娶我!”

工作是辛苦的,任务是艰巨的。面对困难,我从来没有胆怯,却一直暗暗想着,“春天”什么时候能来?2月9日,多次主动请缨的她,终于跟随江苏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正式接管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出发前,她还特地剪短了长发。我和她相距仅30余公里,却不能见面,但我们在武汉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并肩作战,既是恋人,更是战友,许下了“共同守护武汉春天”的誓言。

随着武汉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转好,3月17日下午,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安排,我们即将返回南京。而小丽也通过电话,向我传递了捷报。出征“大约在冬季”,归来已是“春天里”。两个多月没见,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眼眶里噙着激动的泪水,久久无言却胜过千言万语……看着小丽纯真的笑脸,我轻轻在她耳边说:“只要有你,就是春天……”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祝全省28万名护士节日快乐!

来源:新华日报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