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青花瓷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清代 龚轼《陶歌》

清康熙青花瓷龙纹盖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椭圆形无事牌(青花瓷平安无事牌)(1)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清雍正青花小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椭圆形无事牌(青花瓷平安无事牌)(2)

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粗壮沉着;

元青花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 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湖北省博物馆藏品

青花椭圆形无事牌(青花瓷平安无事牌)(3)

到了明代宣德、永乐时期青花瓷在烧造技术上达到了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瓶 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椭圆形无事牌(青花瓷平安无事牌)(4)

青花缠枝莲纹瓶,高19.8cm,口径3.8cm,足径7.1cm。瓶直口,圆唇,细长颈,扁腹,圈足。通体青花纹饰。口沿下饰朵梅纹,身部饰缠枝花卉,足墙外饰卷枝纹。口沿下从右至左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此器造型朴实,青花明艳,瓶口沿下横书款者较为少见,是明宣德青花瓷器之佳作;

明永乐 青花缠枝莲纹八角烛台

青花椭圆形无事牌(青花瓷平安无事牌)(5)

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

清康熙青花缠枝番莲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椭圆形无事牌(青花瓷平安无事牌)(6)


Part 2:青花瓷片无事牌

青花瓷片与硬木结合,再加上银丝装饰,以及绿松石点缀,浓浓的古典风格;终于在某鱼淘来了几块清代古瓷片(原来古瓷片也这么贵),再做一件收藏;

青花椭圆形无事牌(青花瓷平安无事牌)(7)

过程简述

1

四六牌

这是之前剩下的另一块竹木四六牌;

青花椭圆形无事牌(青花瓷平安无事牌)(8)

----

2

嵌银丝

在牌子上绘出图稿并开槽,使用的银丝是φ0.6,所以球刀是φ0.5;不推荐使用竹子,竹子不适合嵌银丝,推荐使用紫光檀、紫檀等深色硬木;

制作小圆柱的刀,与开小圆柱槽的刀,必须是同一把;制作方式见上一封帖子;

注意,竹木牌子中间的圆槽深度,需要略大于瓷片的厚度;

青花椭圆形无事牌(青花瓷平安无事牌)(9)

----

青花椭圆形无事牌(青花瓷平安无事牌)(10)

----

3

绿松石圆柱

小圆柱的制作方式同上一封帖子

青花椭圆形无事牌(青花瓷平安无事牌)(11)

----

青花椭圆形无事牌(青花瓷平安无事牌)(12)

----

将小圆柱和瓷片安装至槽内,可加入502等胶水辅助固定;

青花椭圆形无事牌(青花瓷平安无事牌)(13)

----

4

嵌银丝

先将牌子打磨平整、干净,一般打磨至800#即可;

青花椭圆形无事牌(青花瓷平安无事牌)(14)

----

5

青花瓷片

这是一块碗底料,老板讲是清咸丰时期民窑碎料,就当它是吧;在纹饰上画出圆形轮廓(准备从中取一块圆形料),用牙机打磨的尽可能圆;

青花椭圆形无事牌(青花瓷平安无事牌)(15)

----

先把瓷片粘在螺钉上,借助于手电钻在砂条上打磨修圆;

注意,随时测量瓷片的直径,直到瓷片的直径与开槽直径接近;

青花椭圆形无事牌(青花瓷平安无事牌)(16)

----

6

安装

检查好瓷片的直径,以及开槽的直径,间隙不要太小(硬挤进去容易装错位),间隙也不要太大(影响美观);

安装时,先将适量的结构胶涂在槽内(不可过多),再将瓷片缓慢压进去,直到瓷片的外表面与牌子齐平;

青花椭圆形无事牌(青花瓷平安无事牌)(17)

----

7

摆拍

青花椭圆形无事牌(青花瓷平安无事牌)(18)

----

青花椭圆形无事牌(青花瓷平安无事牌)(19)

----

青花椭圆形无事牌(青花瓷平安无事牌)(20)

----

青花椭圆形无事牌(青花瓷平安无事牌)(21)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私信告知。

原创 南临 木心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