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些病人,因为身体上的一种或几种不适症状,如疼痛、心悸、功能不良等,就反复强调身体不舒服,表现出对躯体症状的过度担心与关注,并不断就医和检查,试图找出器质性疾病,影响到日常的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 医生说,在排除并非是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疾病后,可以确诊这是“躯体化障碍” 文/记者 白丽 通讯员 钟婷婷 漫画/小牛 产后抑郁 引发全身疼痛和睡眠障碍 陈女士是一名二孩妈妈,老大8岁,老二4岁多年来身体各种不舒服,总是到处酸痛,并且游走不定,睡眠也不好,经常到半夜两三点才能入眠,还常常夜醒,反复就医无果,搞不懂自己究竟得了什么病 近日她到厦门市中医院疼痛门诊看诊,主任医师朱旭问诊得知,她在生产二孩后常常觉得自己很没用,孩子老是哭,喝奶喝不饱,后来又生病住院,觉得自己带不好孩子,陷入了一种焦虑的状态,家人又不能理解她的心情,觉得她矫情,渐渐她出现了全身多处的疼痛和睡眠障碍详细查体后,朱旭并没发现她有明显的阳性体征,而且既往外院的影像检查也无明确的器质性病变,考虑是产后抑郁引起的躯体化障碍 由情绪或心理问题转化 并无器质性病变 朱旭说,躯体化障碍是指一个人本来有的情绪问题或者心理障碍,转化成了身体的症状躯体化症状只是释放压力的一个出口,症状出来了,关注点就转移到了身体上来,焦虑就会减轻,久而久之,形成二者无意识的连接由于躯体化症状多种多样,患者不仅有疼痛的症状,还有胸闷、气促、胸痛、恶心、腹胀等躯体症状,他们辗转就诊于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但经过检查后未发现器质性的病变,症状难以好转 他说,就诊于疼痛科的患者,常常以全身性疼痛为主诉,如头痛、颈肩部酸痛、背痛、胸痛、肢体疼痛等,常常有游走性,发作无一定的规律,加重和缓解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并且伴有严重的睡眠障碍 心理问题早治疗 避免出现躯体化症状 朱旭说,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或多或少出现的心理问题若没有得到排解或者发泄,会转变为精神疾病,此时就要及时就诊心理科或精神科 他说,不把心理疾病当成病的心态常常导致严重的后果,如长期情绪低落、焦虑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低下,引发多种疾病若在早期得不到良好的治疗,就会转化为躯体化症状 朱旭说,当躯体化症状出现时,应该积极到疼痛门诊治疗,防止形成恶性循环如本文中的陈女士,在耐心的开导并行颊针治疗后,加上口服抗焦虑抑郁的药物,在1个疗程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了,睡眠也得到了改善 链接 与精神性疾病的不同 北京安定医院神经调控科主任医师王智民说,躯体症状障碍的特点,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身体不舒服为主,可能涉及到患者的任何系统或器官,常伴随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临床鉴别诊断本病与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有相似之处,医生会从多个方面进行鉴别 不同于焦虑症:不接受医生解释 焦虑症患者会感到莫名地焦虑,就诊后医生给予合理的解释表示能够接受,并且患者本人愿意寻求心理病因,能够做到积极配合治疗,一般可以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控制住病情甚至治愈 躯体化障碍的患者,也可以表现出焦虑,常继发于躯体不适,对医生合理的解释难以接受,总是试图寻找器质性疾病 不同于抑郁症:无典型三低症状 抑郁症患者常伴有躯体症状,多集中在胃肠系统,而且有明显的“三低”表现,即心情低落、兴趣爱好减退、整日疲乏,同时会有脑子反应慢、不自信等,一般为原发性 躯体化障碍的患者,常为继发的抑郁症状,没有典型“三低” 症状,是在躯体不适应的基础上产生情绪问题 不同于精神分裂症:反复就医检查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早期表现出疑病症状,一般较离奇、较荒谬或不固定患者并不要求反复检查,亦无积极治疗的要求 躯体化障碍的患者则表现出躯体不适,反复就医检查,并对医生的解释保持疑惑,总是试图寻找器质性疾病,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躯体化障碍疼痛原因是什么?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躯体化障碍疼痛原因是什么(有种疼痛叫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疼痛原因是什么

有这样一些病人,因为身体上的一种或几种不适症状,如疼痛、心悸、功能不良等,就反复强调身体不舒服,表现出对躯体症状的过度担心与关注,并不断就医和检查,试图找出器质性疾病,影响到日常的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 医生说,在排除并非是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疾病后,可以确诊这是“躯体化障碍”。 文/记者 白丽 通讯员 钟婷婷 漫画/小牛 产后抑郁 引发全身疼痛和睡眠障碍 陈女士是一名二孩妈妈,老大8岁,老二4岁。多年来身体各种不舒服,总是到处酸痛,并且游走不定,睡眠也不好,经常到半夜两三点才能入眠,还常常夜醒,反复就医无果,搞不懂自己究竟得了什么病。 近日她到厦门市中医院疼痛门诊看诊,主任医师朱旭问诊得知,她在生产二孩后常常觉得自己很没用,孩子老是哭,喝奶喝不饱,后来又生病住院,觉得自己带不好孩子,陷入了一种焦虑的状态,家人又不能理解她的心情,觉得她矫情,渐渐她出现了全身多处的疼痛和睡眠障碍。详细查体后,朱旭并没发现她有明显的阳性体征,而且既往外院的影像检查也无明确的器质性病变,考虑是产后抑郁引起的躯体化障碍。 由情绪或心理问题转化 并无器质性病变 朱旭说,躯体化障碍是指一个人本来有的情绪问题或者心理障碍,转化成了身体的症状。躯体化症状只是释放压力的一个出口,症状出来了,关注点就转移到了身体上来,焦虑就会减轻,久而久之,形成二者无意识的连接。由于躯体化症状多种多样,患者不仅有疼痛的症状,还有胸闷、气促、胸痛、恶心、腹胀等躯体症状,他们辗转就诊于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但经过检查后未发现器质性的病变,症状难以好转。 他说,就诊于疼痛科的患者,常常以全身性疼痛为主诉,如头痛、颈肩部酸痛、背痛、胸痛、肢体疼痛等,常常有游走性,发作无一定的规律,加重和缓解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并且伴有严重的睡眠障碍。 心理问题早治疗 避免出现躯体化症状 朱旭说,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或多或少出现的心理问题若没有得到排解或者发泄,会转变为精神疾病,此时就要及时就诊心理科或精神科。 他说,不把心理疾病当成病的心态常常导致严重的后果,如长期情绪低落、焦虑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低下,引发多种疾病。若在早期得不到良好的治疗,就会转化为躯体化症状。 朱旭说,当躯体化症状出现时,应该积极到疼痛门诊治疗,防止形成恶性循环。如本文中的陈女士,在耐心的开导并行颊针治疗后,加上口服抗焦虑抑郁的药物,在1个疗程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了,睡眠也得到了改善。 链接 与精神性疾病的不同 北京安定医院神经调控科主任医师王智民说,躯体症状障碍的特点,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身体不舒服为主,可能涉及到患者的任何系统或器官,常伴随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临床鉴别诊断本病与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有相似之处,医生会从多个方面进行鉴别。 不同于焦虑症:不接受医生解释 焦虑症患者会感到莫名地焦虑,就诊后医生给予合理的解释表示能够接受,并且患者本人愿意寻求心理病因,能够做到积极配合治疗,一般可以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控制住病情甚至治愈。 躯体化障碍的患者,也可以表现出焦虑,常继发于躯体不适,对医生合理的解释难以接受,总是试图寻找器质性疾病。 不同于抑郁症:无典型三低症状 抑郁症患者常伴有躯体症状,多集中在胃肠系统,而且有明显的“三低”表现,即心情低落、兴趣爱好减退、整日疲乏,同时会有脑子反应慢、不自信等,一般为原发性。 躯体化障碍的患者,常为继发的抑郁症状,没有典型“三低” 症状,是在躯体不适应的基础上产生情绪问题。 不同于精神分裂症:反复就医检查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早期表现出疑病症状,一般较离奇、较荒谬或不固定。患者并不要求反复检查,亦无积极治疗的要求。 躯体化障碍的患者则表现出躯体不适,反复就医检查,并对医生的解释保持疑惑,总是试图寻找器质性疾病。

来源: 厦门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