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声母翘舌音(再讲四川方言中的额声母ng)(1)

四川方言字词的发音,大多数与普通话相同,差别的只是音调,即汉字发音中四声的区别。还有一部分字词,声不同或韵不同,也有声韵皆不同的一些特殊读音如“鞋”等。

今天要介绍的是四川话中比普通话多出来的额声母ng〔η〕、泥声母gn〔ȵ〕、微声母v〔v〕。ng、gn、v是声母的书写形式,〔η〕、〔ȵ〕、〔v〕是它们的拼读发音。

额声母ng〔η〕、泥声母gn〔ȵ〕、微声母v〔v〕以下简称:额母、泥母、微母

普通话声母翘舌音(再讲四川方言中的额声母ng)(2)

额母ng〔η〕

普通话零声母的字,四川话大部分(语气词除外)会加上ng声母,如o,e,an,ai,ao,ou等普通话零声母的字。个别是变音如“我”。

额母例字:

我,普通话〔wǒ〕,四川话〔ηǒ〕

鹅,普通话读音:[é],四川话读音:[ηó]

其他,安、爱、袄、熬、偶等,四川话有额母的地方都要加上额母ng〔η〕。

讲一个特殊的音nga〔ηa〕

这个音目前没查到对应的汉字,但笔者目前至少了解以下两个用途。

1、成都市北部的广汉市、彭州市、什邡市以及金堂县靠近广汉市的部分地区,动物螃蟹,他们称为nga2nga〔ηa2ηa〕.。

2、四川话词汇“nga 卡”,排挤的意思。“nga 卡”音〔ηa1ka3〕

普通话声母翘舌音(再讲四川方言中的额声母ng)(3)

螃蟹,广汉彭州等说〔ηa2ηa〕

泥母gn〔ȵ〕

四川话大部分地区“n/l”不分,但是保留有泥母的 川西片区、川中片区(其他地方不了解),如果是泥声母能相拼的韵母,那声母基本上就是普通话的“n”声母而不是“l”声母。例如“牛”。

泥母例字:你(ȵi3)、鸟(ȵao3)、捏(ȵie2)、牛(ȵiu2)等。

一个最典型的字就是“嗲”,普通话音dia,保留有泥母的四川话发音为〔ȵa〕,例句:

成都妹儿说话嗲〔ȵa〕声嗲〔ȵa〕气

普通话声母翘舌音(再讲四川方言中的额声母ng)(4)

微母v〔v〕

微母v声母在四川话中的应用导致“乌、无、舞、误” 等“w/v”不分,四川将这些字一律读成vu。这种语言现象,在吴方言里也有表现,如“诬、屋,无,侮、武、舞,务、雾、勿、物”都读vu。在四川话的南路话中,也有微母v〔v〕。如下图大邑方言:

普通话声母翘舌音(再讲四川方言中的额声母ng)(5)

“w/v”不分,更多的是声带的震动不同,音是大体相同的。所以以上三个四川话声母重点需要重点了解学习的是额母〔η〕、泥母〔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