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当年在菩提树下悟到了什么,据说四个字,也有说五个字和六个字。

佛教最著名的四句话(佛当年在菩提树下悟到了什么)(1)

佛陀当年还是乔达摩悉达多太子的时候,看到世间人们生老病死的疾苦。随发愿出家修行,悉达多试过很多修行也没有找到解脱诸苦的真理,遂决定苦行,在这六年的苦行里,日食一麻一麦,身形消瘦,受尽大苦。放弃了以前富贵的生活,饮食上没有规律肯定会身体不协调导致生病,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身体在慢慢的长大衰老的过程,这样的苦修会导致生命危险。

佛教最著名的四句话(佛当年在菩提树下悟到了什么)(2)

悉达多最后发现苦行也没有找到人生宇宙的真理。随后接受了牧女供养的乳粥,食此乳粥,身体马上完全恢复。来到尼连河边,先剔除须发,然后入河沐浴。他走到一棵菩提树下,在地上铺了吉祥草,面向东方,盘膝而坐,对天发誓:“如果我不能彻底觉悟,宁可粉身碎骨,也决不从这个座位上起来!”就这样,悉达多在菩提树下冥思苦想着解脱人间痛苦的答案。当一颗明亮的星星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他突然想通了这个道理。坐了七天七夜,终于悟道成佛。

佛教最著名的四句话(佛当年在菩提树下悟到了什么)(3)

那佛陀释迦牟尼佛悟到了什么,据说四个字“缘起性空”,所谓“缘起”,就是说:世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所谓“性空”,就是说: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

“缘起性空”也说“性空缘起”是法华经的精髓,我们知道《法华经》被称为成佛的法华。“缘”,意为关系或条件,“缘起”:说的是事物的起因,起原,世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诸法,都是由于因缘而生起的。简单地说,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互相依存的关系和它的一定条件。

佛教最著名的四句话(佛当年在菩提树下悟到了什么)(4)

如果没有这个关系和条件,那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无法生起的。也就是说,世上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没有因缘关系,一切皆不能成就。“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这是缘起的定义。比如种子和芽,因为过去有了种子,所以现在才能有芽的生起,正因为现在有芽生起,过去的种子,才能叫做种子,这就是异时互相存在关系的道理。从另一方面看,种子灭的时候,也正是芽生的时候,芽生的时候,也正是种子灭的时候。这就证明芽和种子的生灭现象,又是一种同时互相存在的关系。

佛教最著名的四句话(佛当年在菩提树下悟到了什么)(5)

也有说佛陀当时悟到五个字,就是“清净平等觉”,清净心是生智慧的,平等心就是一念不生,这是大定。觉就是觉悟,清净平等觉就是佛。佛陀悟道后感叹,“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就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是被妄想和执著给障碍了”。“清净平等觉”就是佛性,就是我们自性本具有的。清净僧、平等法、无上正觉佛。代表了佛法僧三宝,也代表我们每个人的自性:我们做到了心清净,自然就有平等心,必达无上大觉悟成佛。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有外在的三宝,也有我们自性的三宝,即觉正净。

佛教最著名的四句话(佛当年在菩提树下悟到了什么)(6)

也有说佛陀当时悟到了六个字,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即《金刚经》和《心经》中提到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即是佛菩提,或称为无上菩提、大菩提;简言之,即是成佛成正觉。它是佛所证之最究竟的菩提,也即宇宙间至高无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觉悟,亦即究竟圆满的佛果。有别于声闻菩提与缘觉菩提。罗汉修小乘法,偏于自觉自度,尚欠觉行,未证正觉,也称自了汉。菩萨悲智双运,自觉觉他,利生无我,十地修行,证性成正等正觉。佛则觉行圆满,福慧具足,证无上正等正觉。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