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平台小视频里,有一对母女在插秧时候,逗嘴花子,看得人哈哈大笑。

三十岁以下,没经历过九十年代之前农村种地栽秧的朋友,可能觉得以前栽秧都是这么有趣,可是七十年代出生的农村人,对那段栽秧记忆永远难忘,很多人连回忆都不想!

前两天和老婆聊天:如果大户不再承包土地,还能栽秧吗?老婆坦言:要不撒稻种,要不雇插秧机!

我1972年出生,1980年就开始下地栽秧,对我来说,栽秧就是噩梦!

每年农历三月就开始栽早秧,四月栽迟秧,中间要收菜籽小麦,还得晒干送去粮站,遇到没下雨时节,还得去几十里路水库打水,每家都要派人去看住水路叉口,不然被人半路截胡,损失巨大!

水还在半路上,家里人就得连夜收割麦子,不然抢不到水,可能就得等下一次打水,时间谁也不敢保证,一个水库好几个村人都需要,要排队,有的组能等一个月!

请客送礼给水库管理部门还是小事,打死人都不算稀奇!老家属于水资源匮乏地区,每年都这样,也就2001年水库池塘招标承包以后才有极大改善!

昨晚打麦子翻场到十点多才睡,早上起来都是老爸老妈怒吼声中起来的。其实,我起床的时候,他们已经把麦秸秆都用叉子抖出来了。农忙季节,一夜睡五个小时就是奢侈的事!

收过麦子,早晨五点的秧亩地里水还不算太凉,栽早秧时候,稻田里水冰凉冻脚的!

早晨五点拔秧,到九点,大约够一天栽的秧,回家吃早饭。九十年代前,早晨大多只是厚的粥,直到1988年前后,早晨才能隔三差五的有油条烧饼改善早晨伙食!

地里栽秧,十几岁的我每一趟秧只能栽三四棵,妈妈是七棵。就算一半,也不行,到田埂那头,望着还有那么长一截,有种绝望感觉,妈妈就从我反方向栽过来,我们叫打板凳!

到十一点,回家吃饭还早,又累又饿,知道时间,是村里大广播响了,它每天准时的。腰疼是栽秧最大的问题!

外婆说:小孩子没腰没胯,做到晚一顿打!心里纳闷:什么人?做到晚还要挨打?妈妈说,刚嫁过来的外婆就是挨过她婆婆的打骂。说做的事不如人!

1992年,我总算逃出生天,去了常州打工,家里那些地都由大嫂和妈妈她们分开种了!

1998年,我又回到种地的原点,结婚分家,父母要攒钱给弟弟结婚。才一年就给我们三口分开单过!

好在那时农村不少人家有的拖拉机,耕田耙地雇人弄,出点钱,我省事,栽秧还得自己来,家里确实没钱,再说雇人会被邻居口水淹死的!

栽秧,还是腰疼,没办法,只能栽一趟秧就息一会,结果,我家八九亩地没栽好,邻居十几亩都栽好了。无颜见人啊!

栽秧才真正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起床就是面对混浊的秧田水,还要随时提防蚂蝗的骚扰。后背朝着蓝蓝的天空。

栽秧腰疼是没办法的事,为了挣点钱,妈妈家里秧栽好,还得外出栽秧,挣过三十一天,五十一天,到实在没能力栽秧,已经是160块一天了!这是2014年,妈妈62岁了!

大嫂后来就是吃止疼片栽秧。前年,老家种地的大哥夫妻两,把秧田都用插秧机了,今后再也不必烦心腰疼的事!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岁月似乎结束了,中国其他地方应该还有吧!

脚踏着黄土背朝天(面朝黄土背朝天)(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