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7日、10日、11日、12日,市场连续缩量,其中12月11日沪市成交量创2014年7月22日以来新低,很多人认为,连续地量,没法跌了缩量意味着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缩量大跌说明了什么?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缩量大跌说明了什么(缩量意味着什么)

缩量大跌说明了什么

2018年12月7日、10日、11日、12日,市场连续缩量,其中12月11日沪市成交量创2014年7月22日以来新低,很多人认为,连续地量,没法跌了。缩量意味着什么呢?

随着C浪下跌的深入,缩量意味着存量资金的疲惫,想杀出,亏得太多,下不了手;想杀进,实在没钱,资金趋紧。经济向下、盈利恶化、资金日紧,是下跌的根本原因。尽管卖的不想卖,买的没钱买,成交越来越清淡,但不影响下跌。涨跌是由经济方向决定的,是基本面决定的,不是情绪决定的,市场可不管你愿意与否、心情如何。

缩量是市场见底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不缩量,下跌见不了底,但缩量了,市场未必见底。熊市下跌过程中,可以缩量—放量—缩量—放量—缩量……反复绞杀。市场见不见底,不取决于量,而取决于自然法则。

目前的缩量并未达到熊市底部的缩量要求。C浪熊市离部,70日平均成交金额/历史加权平均成交金额都在1以下,截至2018年12月14日,该比值还在1.07。量还缩得不够,熊市底部是持续缩量而不是单日或几日缩量,后市我们要对缩量习以为常。

上涨需要量的配合,但下跌不需要。上涨如果量不配合,则是量价背离,行之不远,后市市场一定会跌到量价背离的起点以下(即上证指数会跌到天量对应的点位以下)。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的熊市中,地量出现在1993年9月15日(上证指数收盘880.78点),地价出现在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325.89点,二者相差近一年。2004年4月7日至2005年6月6日的熊市中,地量出现在2004年9月6日(上证指数收盘1321.46点),地价出现在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998.23点,二者相差三个季度。量可以不缩,价照样下跌。

量放量缩无碍,你悲你喜照跌。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