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指出,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他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陕西名师特级教师(陕西省教学名师李志)(1)

陕西省教学名师,省级优秀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安康市教学研究室副主任、小学数学教研员李志

笔者认为,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努力成为“大先生”,我们广大教师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做学生喜欢的教师,怀揣“三颗心”

一颗爱心。关爱学生的成长,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实际行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让阳光雨露进来,陪伴他们茁壮成长。

一颗细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需要教师的细心呵护。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成长,更需要教师细心观察,精心陪伴,用心呵护。课堂是良师,课后是益友。随时为他们的成长奠基,为成就他们的幸福人生保驾护航。让每一份美好都能够浸润学生的心田。

一颗耐心。孩子在成长中难免会遇到挫折,身为教师,要尊重成长规律,要想方设法还孩子一个天真烂漫的童年、一个健康幸福的空间,让听说读写算、文学意感念,伴随孩子快乐成长的每一天。

陕西名师特级教师(陕西省教学名师李志)(2)

第二,做学生难忘的教师,具备“三种精神”

敬业精神。首先是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敬业的前提是热爱这份职业,热爱教育才能真正投身教育。真正地热爱教育了,才能走进教育,走进教学、教研,才能全面走进学生,热爱学生,才能真正把全部身心倾注到学生身上,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拼搏精神。身为教师,面对学生的成长过程,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只要有一种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就一定会有所成就,并走向成功。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张桂梅、丁海燕等就是大家身边的榜样。每当遇到“问题学生”都会绞尽脑汁,直至将他们转变成“正常学生”继而成为“三好学生”。每当这一刻,教师的价值,教师的使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教师每天都在为前进而努力,为拼搏而奋斗。要随时储备知识,积累经验,广泛阅读,积极交流,并能够努力做到学以致用,有的放矢。

奉献精神。成为一名学生认可的教师,不是一定要燃烧自己才照亮别人,而是在照亮他人的同时,要更好地点亮自己。不负春光不负心,紧握粉笔写人生;人生百态千变化,身正为范育新人。

陕西名师特级教师(陕西省教学名师李志)(3)

第三,做学生崇拜的教师,历练“三种情”

激情。课堂上善于激情表达自己的直观感悟。像讲故事一样与学生交流、分享,师生共同体悟课堂,感悟人生,享受学生成长的过程。这种激情满怀的表达方式学生易受感染,乐于接受,快速受到影响,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热情。要学会随时调整情绪,大胆张扬个性。男教师要积极阳光,尽情将学识展示,师生一起共同成长;女教师要把知性气质赋予表象,自然体现出魅力无限,才情万丈的职业本色。

豪情。豪迈之情溢于言表,要能够集文气、才气、灵气于一身。男教师声如洪钟脆鼎,磁力无限,魅力无边,讲解如行云流水,滔滔不绝;板书美观大方,重点突出。女教师的课堂应才情万丈,款款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娜娜如柔情似水,心旷神怡。

陕西名师特级教师(陕西省教学名师李志)(4)

第四,做学生敬仰的教师,要做到“三个多”

多读书。读什么书可以提高教学技艺和学科素养呢?首先,读经典,读自己喜欢的书。其次,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人物传记等读得越多越好。总之,一个教师,他(她)读的书越多,他(她)的精神底子打得就越厚,他(她)的课堂就会内涵丰富、光彩照人。

多写作。无论是教学哪个学科的教师,不写作是很难成为优秀教师的,因为经常把自己的感悟、心得、经验和教训进行深刻理性思考,可以提高教学心智。我们要能够把心中所想顺畅的写出来,及时传递出有效信息,表明观点,让他人认同、支持与理解,从而实现心顺、气顺、事顺的幸福教育人生。

多思考。思到深处文自成,就是这个道理。思考的深度、宽度、广度够不够,关键看你的最终表现形式。口语表达相对肤浅,不受局限;书面语言表达那就需要缜密的思考与深度推敲。比如,要写一篇参加某次活动的体会文章,一定要有深度,能够把自己的成长和感悟充分的梳理并进行高度凝练与概括形成大家普遍认同的观点。


编辑:关中小伙

陕西名师特级教师(陕西省教学名师李志)(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