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莓的感想(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1)

种草莓的博士——刘东华

这趟行程在江苏的草莓园里已经见了两位硕士,今天在昆山见到这位种草莓的学历又上了一个台阶——博士。

他在我的微信好友中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微信名叫“刘博士生态农场”。在未见面之前,我一直怀疑他是真博士,还是假博士?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真博士在国内绝对是“稀有动物”,比北大才子卖猪肉、清华状元当保安更稀有。所以,一见面我就想验明真假。

他叫刘东华,安徽淮北人。

1982年出生;2008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历;毕业后在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工作了3年,主要研究黄麻;2010年辞去本应“终老一生”的科研岗位,在江苏省昆山市的金谷农庄旁承包了28亩土地,当起了小农场主。

种草莓的感想(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2)

刘东华的草莓园

而真正拿到博士学位还是在2014年。是真博士。

“你觉得读博对你现在从事的职业有没有帮助?”我问他。从进大学到博士毕业起码需要8年青春,总要有个说法。

“有的,我们读博不在于学到多少专业知识,而是知道一个方法论,知道怎么去改变。”刘东华略加思索,又补充说:“优缺点都有的,优点是我敢于把一些新东西用到现有的种植上面,缺点是太专注于技术层面上的东西。”

<<<

从2010年到2013年,刘东华种植黄秋葵获得第一桶金后,开始看好草莓市场,于是就认了一位来自浙江建德的农民当师傅,这位博士就跟着只有高中学历的师傅种起了草莓。

“第一年他种了10亩,我种了2亩。我把土地免费给他种,让他教我种草莓。反正他的长什么样我的也长什么样就可以了。”在依样画葫芦的过程中,刘东华很快就发现草莓的用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就有意识地减少那些成分相同的或者功效相同的农药,并与师傅的理念渐行渐远,从最初的传统种植走向零农残的有机种植。

“现在达到零农残的目标了吗?”我问他。

“我们在去年就达到这个目标了,常规的200多种农药零残留。但是实际上我们在前期还是使用化学农药的,只是后期在果实上已经检测不到了。”他说得很实事求是:“今年我们又采用了一些日本的新技术,让前期的用药又减少了一部分……”

“这样的天气灰霉病怎么办?”没等他说完,我先问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个冬天老天爷“悲伤”过度,很多草莓园的灰霉病失控。

种草莓的感想(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3)

草莓的主要病害——灰霉病

“我们今年的灰霉病发生情况总体上比去年好。我分析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我们用了一种叫‘植物免疫’的药剂来提高草莓自身的抵抗力;另一方面我们今年用的是日本的一种经过离子化的肥料。他们有项技术叫分子有序化,我们传统的肥料包括水分子都是无序的,各个方向都有,这会影响植物的吸引。它经过分子有序化后,就可以把分子和离子经过排序……”

“就是提高吸收率么!”我接触过这种理论,日本人和台湾人都在中国推销类似产品,听起来挺玄的。我对所有听起来玄乎其玄的产品都不感兴趣。

“对!它还增加了很多微量元素。植物跟人体一样,营养比较均衡的话,自身就比较强壮,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也会增加。今年苏州这边的阴雨天太多了,基本上一个月晴不到二三天,但是我们的灰霉病还没有去年严重,我觉得这可能跟用肥是相关的。”刘东华显然对这个产品挺信任的。

“你现在防控灰霉病用什么药?”我听了好大一通的化学和植物学的理论,却没有听到药名。

“一种生物杀菌剂,主要成分是蛇床子,是经过有机认证的。”他说。

种草莓的感想(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4)

刘东华(右)和工人一起在草莓园

“这种药剂防治灰霉病的效果跟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

没等我问完,刘东华就明白我想知道的内容。他说:“它的效果比传统化学农药要差很多,只能预防,出现灰霉病时需要用矿物油加这种生物杀菌剂来治疗。杀虫主要用藜芦碱,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纯藜芦碱,达到有机要求的;另一种是复配的,加了一个渗透剂,可以把害虫的表皮撕开,让藜芦碱直接渗透到虫子体内致死。”

“你整个草莓生长季用了多少次药?”

“不是,前期用得多。师傅教我的方法是,定植后第3天开始用药,一直到结果前5-7天一次。我们前期的用量是他的1/3,用了3-4次药;结果以后4-5次,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刘东华说。

“我曾向师傅推荐过这种肥料和农药,他都不敢用,他不愿意改变既有的生产模式,或者让他改变需要很长的过程。而我比较会折腾,愿意试用新产品,效果可能会好,可能会坏,但是需要用过之后才知道。这可能是博士的优点。”

<<<

“按照你现在这样的技术体系做下来,在产量方面跟你原来的师傅相比差多少?”我问实际的成果。

“今年没有可比性,炭疽病大爆发。” 刘东华答道:“但按照今年现有的长势,这种肥料加这种农药,产量不会比传统的要低多少。”

“前几年呢?”我不喜欢预估的数据。

“我们的亩产在2500-3000斤,我师傅的亩产可以达到5000斤左右。”

“那产量还是相差挺多的。”

“但是口感上差别很大。” 刘东华说:“我们的草莓会有浓郁的草莓香味,这个香味会一直持续到整个草莓季结束。”

“你觉得关键在哪里?”

“关键还是用肥,营养均衡、微量元素充足的情况下,它的香味就会突出。”

种草莓的感想(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5)

立架栽培的“红颜”草莓

“价格差异大吗?”产量和价格都是效益的核心要素,产量上的不足需要价格上的弥补。

“我地栽的草莓卖45元一斤,立架的草莓卖65元一斤,全部采摘或配送;农民采摘的卖25元,批发的10-12元。”

“从市场角度来说,同样是采摘,你的价格比人家贵一倍,你的吸引力在哪里?或者说是怎么去做营销的?”

“我们用的可能是最笨的方法。” 刘东华说:“我们的习惯是先让顾客自己尝,尝过后再告诉他价格;第一次来的顾客在听到这个价格后,大概有一半以上会选择到周边的草莓园再问一下,走过去的人大概还有1/3会回来买。”

“你觉得回来那部分一般是什么样的人?”

“根据我们对客户的分析发现,这部分人绝大部分都是中产阶级以上,经济实力肯定是第一因素。另外,基本上都是家里有小孩子的。”

种草莓的感想(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6)

立架栽培的结果网结构

“你觉得你的产品能卖高价的原因,是零农残重要还是口感重要?”

“口感重要。”刘东华回答地非常干脆:“先有口感后,你才能把你的一些理念传输给他。如果他不接受你的口感,他不会听你的,你说自己不使用化学农药,达到什么安全程度,他们说隔壁也这样讲的。”

“对啊!”我附和道。接着又问:“有没有去做有机认证?”

“不做有机认证,它要求所有的化学品都不能用。” 刘东华又给我讲了一大通土壤微生物理论,然后说:“不是有机了就可以提高品质,适度地使用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把微量元素添加进去,反而更有效地提高品质,还有营养成分。”

<<<

“你做这么多年的农业,效益情况怎么样?”我还是觉得效益更能说明问题。

“如果老老实实地按照商人的思路去做的话,收益还是不错的。像2014年和2015年这两年我种草莓每年差不多能赚50万元。那两年继承了80%的传统水肥药管理方法,只是化肥和农药少用了一些,有机肥和微量元素多用一些,投入成本也不大,产量上也能达到要求。而且这样种出来的草莓无论在安全性和口感上都能优于一般农民种的草莓,价格也只贵5-10元一斤。这个价格差是绝大部分消费者都能接受的,所以销量也可以跟得上。”

种草莓的感想(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7)

每亩投入15万的草莓立架栽培

“反而这两年投入得太多,不断尝试新产品、新模式,有时候用了效果也不好,会吃亏。而且心里总想着要做到极致,比如草莓口感,本来消费者认为已经很好了,但我觉得还可以提高,这样投入产出比就不成比例了,或者说达不到黄金比例了。这就是博士的缺点。”刘东华说。

“意思是做改良派就行了,不用做改革派。”我总结道。

“当初离开科研院校做农业是抱着一个什么样的期望?”我指的是经济方面。

“当初可能属于讲情怀的人吧!就觉得让大家吃得安全一点,就像现在所有的新农人的想法一样,我只要用心去做,总会有人来买单,能让自己在收入上有比较理想的回报。”刘东华笑着说:“结果被情怀给坑了。”

种草莓的感想(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8)

刘东华在查看立架草莓的结果情况

“那现实和理想的差别主要在哪些方面?”

“你所认同的观点只是你自己的观点,很多人并不认同。消费者的认知才是最重要的。”

“你现在发现消费者的主要述求点在什么地方?”

“好吃又便宜。” 刘东华说:“为什么我在2014-2015年的时候赚钱,是因为我们做到了好吃又便宜。”

作者简介

清扬,1991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高级农艺师,《中国果业信息》专栏作者,2014年12月创办《花果飘香》微信公众号,2017年11月入驻《今日头条》,2018年11月获“2018年度十大三农头条号”称号。

种草莓的感想(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