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热”的形势之下,很多本科学生为了实现更好的就业,纷纷加入考研大军。在考研界有这么一句名词:“如果不想苦一辈子,就先苦一阵子。”的确,在就业难的环境之下,考研的确是提升自我价值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是,如今的考研就像当年考高一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且考中研究生的难度更高,在每所学校只要限定的名额之下,很多人都成了陪跑。尤其是这三种大学生,盲目跟风考研,基本上逃不出当炮灰的命运。

不适合考研的三种大学生是什么(不适合考研的三种大学生)(1)

不愿努力,专业基础还差的学生

考研是大学四年中,检验学习成果最直观的一种方式,通常学习成绩优异的大学生可以通过考研上岸,提升自我价值。但是,在大学四年中,成绩并不是特别好的学生,想要翻盘的难度太大了,毕竟大学四年的东西,想要靠一年的时间拯救,盲目跟风,最终也只能落得陪跑的悲惨命运,与其如此,不如早点就业,在工作中锻炼自己。

不适合考研的三种大学生是什么(不适合考研的三种大学生)(2)

没有科研目标,为了考研而考研(学硕)的学生

有些学生,他们有明确的科研目标,希望通过考研的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在自己所在的领域中,走得更高、看得更远。然而有些学生,他们没什么明确的目标,在他们的心里,也不管考研有没有用,反正跟风考就行了。

目的性不强,其复习的过程,专注程度远远不如那些目的性强的学生。所以这样的大学时,考研的过程基本上都是陪跑,与其浪费一年的时间复习,不如早点就业,在工作中锻炼大学四年所学到的技能。

不适合考研的三种大学生是什么(不适合考研的三种大学生)(3)

把考研当成躲避就业的幌子,没有明确读研意愿的学生

可悲的是,这一类大学生占比的人数很多,大三实习后,感受到了工作的辛苦,深刻地感觉到还是读书幸福。于是就成了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心安理得依靠考研啃老,企图把考研当成逃避就业的幌子,一年考不上就再考一年,能多读一年书,就多读一年。

在我看来,这类大学时其实挺可悲的,就算是将来考上了研究生,甚至读到了博士,就凭这心态,毕业之后恐怕也不太好就业,所以还不如找点摆平心态,走进工作岗位上,争取早点实现人生价值。

不适合考研的三种大学生是什么(不适合考研的三种大学生)(4)

考研之前,这三件事要准备好

必胜的决心和科研目的。有心者事竟成,在决定考研之前,学生首先要扪心自问,自己为了什么而考研?到底能不能考上?有没有信心坚持每天十个小时以上的专心复习?如果有明确的科研目标,那么恭喜你,快登上考研的这艘大船吧。

先研究一下学校和专业。既然有了考研的决心和思想建设,那么下一步就是先寻找目标院校和专业了,如果本专业不太好就业,可以寻找一个容易就业的专业,以及这个专业哪个学校往年的分数线低,哪个学校的本专业实力较强等等。

不适合考研的三种大学生是什么(不适合考研的三种大学生)(5)

另外,也要着重调查一下,目标院校有没有故意压分、歧视“双非”院校的情况,有没有保护第一志愿的意识等等,更重要的是,目标院校每年的录取比例如何?总之考研不能盲目跟风选择,还是那句话,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

家庭情况是否支持。考研复习阶段和读研阶段,因为不能工作,所以日常花销肯定是由家里出了。同时,考研的成本也很高,比如报班、住宿、伙食等等,而且有些学习任务繁重的专业,学生没时间半工半读,如果家庭条件不好,恐怕难以支撑。

考研是升华自我价值的一个有效方式,但不适合考研的学生,就不要盲目跟风了,与其浪费一年的时间陪跑,不如早点就业,在工作中锻炼自己,成就未必不如研究生毕业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