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庆云

3月6日,电影《村里有情况》正版视频平台上映。该片由巩汉林、巩天阔、潘阳和金珠等人主演。这是一部令人五味杂陈的电影作品。按理说,几位喜剧演员的演技,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整部电影观看完毕之后,给人一种打着农村戏旗号的轻浮感。农村题材的内容,当然可以用喜剧的方式表达,但为何《村里有情况》给人一种轻浮感呢?

巩汉林演的农村故事片(村里有情况上映)(1)

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主题没有问题,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带火农村的民宿,继而可以发展当地的旅游与土特产事业。但是,在具体实现的桥段途径当中,却面对着大量的不可信服。从创作态度的角度讲,这是剧本编剧和电影导演缺少基本的农村生活考察,继而缺少一种对真实农村生活的敬畏感。从创作手法上讲,编剧导演过分依靠喜剧甚至于闹剧去处理桥段,造成作品真实烟火气的荡然无存。

巩汉林演的农村故事片(村里有情况上映)(2)

电影《村里有情况》其实可以和杨烁主演的电视剧《绿水青山带笑颜》对比观看。后者,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故事内容。但是,这部电视剧作品播出之后,被很多观众批评为“书斋式创作”。我们的扶贫剧内容当中,确实存在部分作品,无法真正走到农村当中去,只凭借编剧导演的书斋式想象去搞创作。结果,最终出来的作品,毫无真实感可言。像这部《村里有情况》,其实就是典型的书斋式创作。

这类创作模式之下,所有的故事选取,和情节转折,都缺少农村生活的真实维度。比如,在《村里有情况》这部电影作品当中,开局就是金珠饰演的母亲角色,为儿子强行娶亲,“儿媳妇”竟然自己顶着红盖头进入洞房了。稍后,儿子悔婚,这个“儿媳妇”直接离开,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后续故事当中,不再出现了。这样的情节,真的会发生在农村吗?看完这部电影的影迷,多少都会质疑。

巩汉林演的农村故事片(村里有情况上映)(3)

而这种桥段编排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不过是典型的小品式误会开局罢了。然而,这么一个完全失真的误会,让整部电影已经带上了毫无真实感可言的帽子。等到后续的故事当中,潘阳饰演的女主角想要欺骗父亲五十万,从而制造了大量无脑闹剧的时候,整部电影的基调,其实是较为糜烂的,而并非影片最终强行升华出来的什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应该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题材内容,需要创作者认真面对,而不是如此闹剧化的处理。

巩汉林演的农村故事片(村里有情况上映)(4)

故事失真,编剧导演缺少农村生活的基础性材料,直接凭借脑子去想象,然后凭借闹剧和不合情理的转折桥段去填充,出来的作品,必然是质量不堪的。《村里有情况》的本真问题,就是创作者的态度虚假,并未对自身想要表达的内核带有敬畏之心。基于桥段的虚假,整部电影的核心内容也就立不住了。

当然,虚假桥段之外,这部电影另外的问题是,过度的喜剧表达,伤害了故事的真实感与合理性。大量的喜剧影视作品,最后获得观众口碑都不好,主要原因就是,故事虚假,桥段失真,创作者就试图依靠喜剧的表演方式去补齐了,仿佛喜剧内容就不需要真实感了。而我们很多小品喜剧的表演工作者们,也天真地以为,喜剧表达可以失真,可以不必基于真实感了。

巩汉林演的农村故事片(村里有情况上映)(5)

最终出来的作品,就是《村里有情况》这个样子了。演员们都在卖力地进行喜剧表演,但是,大家越卖力,桥段越失真,越把角色降低了智商,演成了一个傻子。而最终,这类闹剧又非得强行升华,造成影迷觉得它在自欺欺人了。而这种闹剧化的表演方式,最终无法实现影片价值观的传达,反倒是侮辱了影片的价值观。

他山之石,《山海情》。把《山海情》和这部《村里有情况》放在一起去看,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天壤之别。优秀的农村剧,首先就要基于真实,传递真实的矛盾冲突,并且寻求真实的解决方案,继而,要有“写实式”的表演方式与镜头记录方式。如果要更为高级的表达的话,则需要主角灌注对家乡对民族发展的大情感。比如《山海情》当中的得宝,《大江大河》当中的宋运辉等等。

巩汉林演的农村故事片(村里有情况上映)(6)

《村里有情况》的诸多问题,其实是代表了一类书斋式作品的大问题。我们不是搞不好农村戏,而是部分影视从业者,缺少敬畏之心,在剧本创作上,就开始大面积放水。这样的闹剧,还真的不如去处理一些无关痛痒的闹剧题材内容,不要触碰严肃的农村扶贫题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