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楷书书法作品(王树山书法举头红日近)(1)

王树山书法原文

咏华山 宋代: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楷书书法作品(王树山书法举头红日近)(2)

宋朝有个小孩儿,特别特别聪明。七岁就能作诗,并且诗写的非常好,可以说出口成章。这个小孩儿叫寇准。史书记载,有一次,他爸请别人喝酒,喝酒喝的正高兴的时候。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面无惧色,老成得体,在客人面前踱步沉思,一步、二步,到第三步时,便随口吟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这四句流传千古的五言绝句。

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楷书书法作品(王树山书法举头红日近)(3)

还有一种说法:寇凖小时候读书很用功,并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华山离他家很近。他七岁那年春天,他爸带他登华山,小寇凖非常高兴。当他们登到华山顶上极目远眺时,看见渭水如带,群山皆小,广阔秦川一览无余。小寇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了这首五言绝句《咏华山》。

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楷书书法作品(王树山书法举头红日近)(4)

虽然作诗时间、场合说法不一,但都记载是寇准七岁作的。这首诗临场发挥,即景即情,别说孩子,就是大人也很难完成。虽然只有四句,而每一句都突显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非凡,十分贴切,准确地概括了华山的风貌。“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是说啥呢?是说华山高啊,比华山高的只有蓝天了,没有那一座山与它一样高大雄伟。

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楷书书法作品(王树山书法举头红日近)(5)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是说抬起头来仰望蓝天,太阳仿佛就在你的头顶上;低头俯瞰脚下,云海就在半山腰缭绕弥漫。“红日”后的“近”字,“白云”后的“低”字,都极准确地衬托了华山的伟岸与陡峭。这里小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在诗中没有直说华山峭拔险峻,雄浑苍茫,而是借用日月云雾,烘托华山的神秘高深。

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楷书书法作品(王树山书法举头红日近)(6)

这首诗很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在对仗方面,工整、严谨,自然天成,没有刀斧痕迹;二是选字方面,特别精准,不露任何痕迹就衬托了华山的高耸、巍峨与陡峭,如前两句中的“只有”、“更无”和后两句中的“近”、“低”,都用得十分到位,精当绝妙。无论对仗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是遣词炼字的功力,都非常好。全诗描写华山的景色,人在顶峰,群山白云都在脚下,顶天立地,气象万千。句意明晰,语言精当,气象阔大,仅用二十个字就道出了华山的雄伟峭拔,是一首难得的好诗。一点不像是七岁孩子写的。

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楷书书法作品(王树山书法举头红日近)(7)

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王树山书法 内容源自网络 请书友鉴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