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武生泰斗盖叫天诞辰120周年。盖叫天与一代宗师李春来、“京剧伶王”梅兰芳、“中国第一大武生”杨小楼交往密切,留下了佳话。

艺宗李春来

盖叫天艺术上的飞跃,得益于武生泰斗李春来,故有“盖艺宗李春来”之说。

李春来,字起山,1855年出生。河北省高牌店人。幼入北京丰台喜春台梆子科班。班主是武举人,名陈芝舫,教师是谭鑫培的父亲谭老道(艺名谭呌天)。初习武丑,后改学武生。满科后,在天津、北京等地演出。1875年20岁时,南下上海,搭班演戏8年,渐渐走红。能戏极多,如《伐子都》、《四杰村》、《拿谢虎》、《狮子楼》、《花蝴蝶》、《八蜡庙》。擅演黄天霸,有“活天霸”之誉。武功精纯,富于创造,动作敏捷利落,翻跌勇猛,身段漂亮,成为南派武生宗师。在早期京剧武生中,他与俞菊笙(杨小楼老师)、黄月山(外号“黄胖”)鼎足而成三大流派。

正当李春来走红之时,时年23岁的盖叫天从外地返沪。自9岁登台起,走南闯北,舞台生涯已有十四五年。回上海后,先后在歌舞台、丹桂第一台演出,有幸与李春来合作。当时盖叫天虽有点名气,与李春来相比,艺术上还比他差,渴望李的指点,得到薪传,充实自己。李春来以短打著称,盖叫天身材条件与李接近,遂以李为师(未正式下帖),认真向他学戏。每次李春来演出,盖叫天都站在台侧观察,专心学习。

杨小楼梅兰芳长坂坡(盖叫天与李春来)(1)

李春来

上海名妓朱桂珍,赎身嫁给一个大官为妾。此女是戏迷,爱看京剧,见李春来扮黄天霸英俊威风,便想入非非,朝舞台上扔金戒指、钻戒。她托人介绍与李认识。一来二往,两人日久生情,频频偷欢,难解难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被人发觉,秘告朱的丈夫,李春来因之入狱,坐牢两年。世态炎凉,许多同仁避而不见,而盖叫天不忘亦师亦友之情,经常去探监送饭,李春来很感动。

在盖探监时,李春来向他传授武技诀窍,并不止一次夸盖:“你是有良心的梨园兄弟,我落魄坐大牢,你还这样厚待我,真乃君子也!”他无私地教了盖叫天不少东西;每日练功,要在桌上搁腿数百次(盖叫天增加到一千次);平时在家里,穿厚底靴或踩跷走路,这样演《花蝴蝶》时就能穿厚靴翻过布墙头,从三张叠起的高台上朝下翻,也能稳稳站住;打镖靠手腕使劲,打得不早不迟,金镖飞出,费德功正好伸手接住,这是一个绝技……

盖叫天得到李春来的点拨,技艺大进。他学师不泥师,在舞台实践中逐渐积累了经验,以“武戏文唱”注重造型美,塑造传神的英姿,如汲取家养的老鹰振翅欲飞的姿态,在《恶虎村》一剧“夜探”走边中,创造了“雄鹰展翅”的神态,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盖派”艺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及至后来,盖叫天的名气大过李春来。1912年,他赴京演出,征服了梨园同行,杨小楼、俞振庭等武生泰斗都对他刮目相看,奉为上宾。

“岁月不饶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因朱桂珍讼事,李春来久不登台,技艺不进则退,晚年境况不佳,虽在大舞台搭班,但风头大不如前,逐渐沦为配角,后在大世界娱乐场仅挂二牌、三牌。当时一等戏院是天蟾舞台、大舞台,大世界和四大公司京剧场所属三等档次,南北名家不肯降低身价去演出。这时盖叫天在天蟾舞台挂头牌。他敬重前辈,特保荐李春来到天蟾。“苏北大亨”、天蟾老板顾竹轩(解放后任上海市特邀人民代表)讲义气,满口答应,同意李春来搭班。

杨小楼梅兰芳长坂坡(盖叫天与李春来)(2)

盖叫天

盖叫天为了捧李春来,甘居配角,如《金雁桥》盖叫天饰赵云,李春来饰主角张任;《拿谢虎》中盖饰贺人杰,李春来饰主角“一枝桃”谢虎;《狮子楼》中盖叫天饰西门庆,李春来饰主角武松……过去为盖叫天傍戏的有些武生演员不平,劝说盖叫天:“盖五爷,你这样做,挂二牌,包银要少拿很多,犯不着。”“你将他保荐到天蟾唱戏,已经很讲义气,很够朋友了,为什么还这样厚待他?”盖叫天不以为然,解释道:“李春来是我的见面老师,当年他提携我、教我戏,有恩于我。有恩不报非君子,我盖叫天不做小人!”

李春来在盖叫天侍奉下心情愉悦,焕发青春,因此演出很精彩,二人合作得很好。1924年,李春来最后一次演出,贴代表作《伐子都》。这时他年近古稀,仍扎大靠翻打跌扑,从三张高台上朝下翻,功夫不减当年。演出前,盖叫天一直照料在侧,亲自为他扮戏。看到前辈为了生活,这么大年纪还在拼老命演戏,想到自己晚年前途,不寒而栗。他对人说:“将来我也一定是这样下场!”不幸言中,“文革”中他被“四人帮”的爪牙活活逼死!

李春来演出《伐子都》不久即逝世,终年69岁,比盖叫天少活14年。若无“文革”劫难,身体健实的盖叫天能活到百岁。1957年,时年70岁的盖叫天还组班赴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市巡回演出,历时一两月之久。一次,笔者目睹他在上海大众剧场献演全部《武松》,从《武松打虎》一直演到《血溅鸳鸯楼》,其中《狮子楼》、《武松打店》、《醉打蒋门神》、《大战飞云浦》、《血溅鸳鸯楼》5折都是开打激烈的武打,由盖叫天一人饰武松演到底。开打中,他使用了匕首和首创的单刀枪、拐子、三节棍、九节鞭等兵器打法,动作敏捷,又快、又狠、又准,看不出他是古稀老人。今日,年轻演员演全部《武松》,两三折戏演下来,就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而盖叫天当年表演这么繁重的武戏,凭借内功,气不喘,汗不出,像个生龙活虎的壮年英雄。

同台合作 相互问艺

杨小楼梅兰芳长坂坡(盖叫天与李春来)(3)

梅兰芳

1912年,梅兰芳时年18岁,第一次到上海演出,在丹桂第一台献演拿手剧目。同台的有盖叫天、小杨月楼、王鸿寿、朱素云、杨瑞亭、张德俊等名伶,梅兰芳最看好比他大6岁的武生盖叫天。他对北京来的同仁说:“有人说他学李春来(与杨小楼的老师俞菊笙齐名),其实讲到功夫,恐怕有过之无不及呢。不要说观众看他的戏出了神,就连我们梨园中人在后台看到他的玩艺(那天盖演《三岔口》),也舍不得走开的。”梅兰芳高度评价盖叫天,后来不止一次说:“盖叫天的短打玩艺,干净利落,是谁也比不上的。”以梅兰芳的为人,出言谨慎,一般是不会对人过分溢美的。他这样夸奖盖叫天,可见他对盖的钦佩。

盖叫天对梅兰芳的艺术也很欣赏。1912年两人首次同台,他每次在下戏之后,不忙卸妆,总是站在台侧观赏梅的表演。

梅兰芳与盖叫天惺惺相惜,意气相投,很谈得来。两人计划合演一台戏,演什么好呢?演《姑嫂比剑》,盖叫天是武生,要反串旦角,有点别扭。演《红拂传》,盖叫天演李靖,梅兰芳演红拂女,盖叫天的小生戏演不好,改演虬鬓客吧,梅兰芳说:“这虬鬓客与红拂女是兄妹,二人怎么会比剑呢?”反复琢磨,最后决定合演全本《白蛇传》。梅兰芳饰演白娘子,按河北梆子的路子,盖叫天男扮小青。

故事剧情说的是:白蛇下峨嵋,路遇青蛇。二人争斗起来,用剑比武。小青蛇战败,归顺白蛇。在接演的一折《盗库银》中,盖叫天巧妙构思,设想:小青蛇一半是男相,勾半边脸,一只脚踩跷,表演时只用侧身亮相。梅兰芳很赞赏:“想不到盖五爷点子真多,这个设想够大胆的,也奇妙!”由于梅兰芳演期已满,匆匆离沪。行前,他对后台经理说:“此次赴沪,最大的收获是结交了盖叫天!”

1915年,盖叫天应邀再次赴京演出,在吉祥戏院与梅兰芳同台。观众看到海报,纷纷在戏院门前排成长队,一票难求。票价翻了好几倍,“黄牛”们欣喜若狂:“我们沾了梅、盖两位大师的光!”

10月29日是星期日,日场贴满六出戏。梅兰芳压轴演《昭君出塞》,盖叫天演大轴《大白水滩》。演出之前,梅兰芳请盖叫天提提王昭君舞蹈动作的意见,盖叫天示范了趟马、翻身等武戏的技巧。

次日,白天戏码共七出。梅兰芳演压轴戏,与王凤卿合演《西施》中的一折《浣纱计·鱼肠剑》,盖叫天大轴箭衣戏《盘肠战》。同样盖叫天向梅兰芳问艺:如何以情传神,把人物刻划得更美?

两位大师虚怀若谷,相互学习,在北京城传为美谈。抗战胜利后,梅兰芳多次赴杭州,去“燕南寄庐”拜访盖叫天,促膝谈心,交流艺术心得。

1961年夏,盖叫天应邀赴京传艺,在中国京剧院排练《一箭仇》,示范演出并讲学。

一天上午,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在细管胡同家里,约请许多话剧界、戏剧界的著名演员、导演与盖叫天会面,京剧名伶梅兰芳、李少春等也来了。这天,主要请盖叫天谈艺术经验和体会。这一年,李少春、张云溪在北京向盖叫天投贴拜师。

杨小楼梅兰芳长坂坡(盖叫天与李春来)(4)

李少春

盖叫天没有读过书,但他口才极好,说话简洁且带有幽默感。开场白说:“今天梅大师在座,我是班门弄斧,抛砖引玉,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他赞梅兰芳是肺腑之言,不是假客套。接着,他谈到了在表演中“四面八方”的一些体会,他说:“我们的表演,要照顾剧场四面八方的观众,让人人都看得清,看得美。举例说吧,梅兰芳《贵妃醉酒》中的“卧鱼”,《霸王别姬》中的“舞剑”等,我看过不下数十回,在剧场任何一个角落观看,都看得很清楚,很美。说明梅兰芳的表演,是十分讲究‘四面八方’的。”

梅兰芳插话:“你演《恶虎村》 “夜探”一场,走边,特别是‘雄鹰展翅’姿态;《武松打店》中的一套拳术,《一箭仇》中的枪架子,也很讲究‘四面八方’呀。”

说到这里,田汉接过话茬,说:“你们两位大师各有千秋,殊途同归。”在场的人,都被梅兰芳、盖叫天的经验之谈折服。

次日,梅兰芳约请盖叫天吃饭。不巧,中国戏剧家协会通知盖叫天上午去开会,下午去为体育界作报告,他对梅兰芳说:“任务未完成,吃饭也没有心思,这顿饭留着,以后有时间再补吧。”未料,盖叫天还未离京,梅兰芳就进了医院。盖叫天有点替他担心,认为梅兰芳面色红润,身体健壮,大概因为天热中暑,才得病的,过几天一定会好的。

一天,正在下榻处餐厅吃饭,听一位服务员一边走一边说:“啊呀,梅兰芳去世了!”盖叫天听这一说,忙叫住服务员,急切地问道:“您听谁说的?这消息可靠吗?”那位服务员认真回答:“哪还有假?报纸上说的。”盖叫天大吃一惊,浑身毛发都竖了起来,不禁闭起了双眼,半天说不出话来。他问同桌吃饭的几个小孙女:“你们知道梅兰芳吗?”

她们说:“知道,与爷爷一样是演员。”

盖叫天神情严肃地说:“他是我们中国最出色的演员,他去世了,我们大家闭起眼来,为他默哀!”他与孙女们都闭上了眼睛,沉痛地默念这位数十年的好友。屈指算来,自1912年同台演出至1961年,他与梅兰芳已交往了近半个世纪。

次日,盖叫天去灵堂吊唁。行完礼,中宣部副部长周扬要他去歇息喝茶,他婉谢了。盖叫天留在灵堂梅兰芳身旁,久久凝视着他的遗容,想到49年前在上海丹桂第一台的初次见面,第一次同台演出,想到一次一次在上海、北京看他的演出,想到二人建议合演《白蛇传》,想到他从上海赶到杭州,沿着金沙港小路,步行到“燕南寄庐”盖叫天故居来看望,这一幕幕难忘的画面在心中闪过,盖叫天悲从心头起,抱憾怨天。伫立了很久,直到亲自送梅兰芳入殓。

回到杭州故居,盖叫天对向他学戏的几个孙子说:“梅兰芳大师去世了,你们向爷爷学戏,但做人、演戏更要以他为榜样!”

与杨小楼义结金兰

杨小楼梅兰芳长坂坡(盖叫天与李春来)(5)

杨小楼

上世纪20年代,中国京剧界出现了两位武戏领军人物—杨小楼与盖叫天。这两位一代宗师的艺术形成了两大流派,被誉为“南盖北杨”。桃李门生满天下,当今舞台武戏都以“杨派”、“盖派”最吸引观众。

杨小楼,1878年出生北京,盖叫天,1888年出生河北高阳。

杨小楼与盖叫天的出现,是菊坛的骄傲。杨小楼成名比盖叫天早,上世纪早期盖叫天在南方唱红,引起了梅兰芳、杨小楼等的注意。

1912年(民国二年),梅兰芳第一次到上海演出。在丹桂第一台,他与已唱红的武生盖叫天、杨瑞亭、张德俊等同台,可谓阵容强大。

梅兰芳第一次赴沪演出后返京,他就向梨园同行宣传盖叫天:“上海出了个盖叫天,盖叫天的武戏不比杨小楼逊色。”

消息传开,俞菊笙次子、著名武生俞振庭(人称五老板)专程到上海看盖叫天的演出。每看一场,他都赞不绝口:“好身手,好造型,短打玩艺超过了杨小楼……”当时俞振庭自组“斌庆班”,有意邀盖叫天北上。看完最后一场戏,俞振庭走到后台,对正在卸装的盖叫天自报家门:“我是俞菊笙的儿子,今日慕名赴沪看您的戏,很是欣赏,想请您搭我的斌庆班,到北京去露几手,行不?”盖叫天沉思片刻,当即欣然应允;“我也是北方培养出来的演员,在天津演过,还没到过北京呢。此去京华,也可以见见世面,开开眼界。杨小楼在北京,我正好借此机会,向他学习哩。”

1912年,盖叫天只身赴京去献艺了。

北京是京剧发源地,素以“京朝派”自居,看不起外地的演员,称之为毛手毛脚的“外江派”。特别对“海派京剧”,更是不屑一顾;“他们是‘野狐禅’,表演不合规矩,主要靠机关布景这些玩艺吸引观众。”盖叫天来自“海派京剧”发源地,北京同仁拭目以待,等着看他的笑话。俞振庭听了这些议论,逢人解释:“盖五的玩艺儿我看过,工夫很深,我们不能贬低他、埋没他!”

俞振庭准备为盖叫天贴《史文恭》(即《一箭仇》),因盖的拳法、擒拿、单刀特好,所以特贴演这出戏。俞演史文恭,请盖演武松(戏中史文恭与武松对打最激烈、最精彩),发挥盖的所长。俞振庭深思熟虑,斟酌再三:如果贴《史文恭》,则以史文恭为主,将剧名《史文恭》改为《曾头市》,则史文恭与武松都是主要角色,表示对盖叫天的尊重。

演出那天,北京京剧界很多知名人士都到场了,其中有杨小楼、红豆馆主溥侗(清皇朝贵族,戏剧评论权威)。杨、溥各自带了一帮人在台下看戏。开锣前,一个演员说:“盖叫天是天津‘撂地’(街头卖艺)的把式。”此话不假:义和团闹事,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剧团解散,盖叫天回到家乡帮父母种地。未料,家乡连年干旱,颗粒无收,盖叫天兄弟4人外出逃荒,奔向北方大城市天津,想找个剧团搭班唱戏。一时找不到,身无分文,盖叫天和四哥张英俊(学文武老生),无奈在街头卖艺,混口饭吃。洋鬼子不同意,盖叫天兄弟只好各奔东西,自谋出路:四哥到山东威海卫去找戏班;盖叫天到上海投奔大哥张英甫(艺名“赛阵风”,工武旦),结果唱红了上海滩,出了大名。

杨小楼听到议论,板起脸说:“撂地的把式?你来得了?我看过他的戏,他的玩艺,你小子十年八年也来不了!五老板请盖叫天来,说明他非等闲之辈!”他这一说,无人再敢说贬盖的话了。

大轴戏《曾头市》上演了!盖叫天一亮相,双目炯炯,举手抬足都有戏。开打火爆,他首创的单刀枪、快刀对花枪,让人眼花缭乱。演毕,杨小楼站起身子,高举起双手,鼓掌,喝彩,他对身旁弟子们说:“盖叫天身手不凡,是个好样的!”

盖叫天主演的第一出正式打炮戏是《四杰村》,演余千。按理,演出前他得拜一拜太监,请懂戏的太监给个面子,否则会给排挤出去。偏偏盖叫天不卖帐,不去拜客“烧香”。杨小楼等许多好心的朋友替他担心。盖叫天胸有成竹,出场献技,既不翻筋斗,又不拉腔,单褶子一脱,一个飞腿,打得又平、又圆、又高、又响,便把台下看顺眼了。本来要捣乱起哄的,一个个鸦雀无声也服了!

杨小楼梅兰芳长坂坡(盖叫天与李春来)(6)

俞振庭

接着,俞振庭为盖叫天贴演《十字坡》(亦称《武松打店》),请阎岚秋(艺名九阵风)配演孙二娘。“九阵风”是“阎派”创立者,武功了得。盖叫天使出绝招,双手举起桌子,朝倒地的孙二娘掷去。在这一刹那间,孙二娘即用双脚踢开。功夫不到家的武生、武旦,不敢施展这个惊险动作。盖叫天第二场演出非常成功。最后一场贴演《拿高登》。《拿高登》(亦称《艳阳楼》,当年这出戏第一主角是花逢春(盖饰)。后来杨小楼改编《拿高登》,将高登换为第一主角。

盖叫天北京此行,打开了局面。俞振庭提议:他和杨小楼、盖叫天3人义结金兰。杨小楼年纪最大,盖叫天排行三。三位名伶变“同行是冤家”为“同行是亲人”,开创了菊坛新风。

1919年,杨小楼应邀赴沪,先后在上海老天蟾舞台、大舞台,与盖叫天同台合作。

一次,贴演《骆马湖》,这是杨小楼的代表剧目之一,他在北京多次演出此剧,饰演第一主角黄天霸。这次,他谦让改饰李佩。盖叫天摇头说:“还是你的黄天霸。您身材比我高,演李佩合适。”杨小楼执意不肯,固执地说:“你在《恶虎村》中演黄天霸,夜探走边,雄鹰展翅姿势神态,演绝了!就这样,大哥决定了,你演黄天霸!”这样一说,盖叫天无言答对,点头同意,对义兄杨小楼捧场十分感激。

作为回报,盖叫天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对杨小楼说:“根据你的身材条件,您演《夜奔》最合适。”

林冲《夜奔》,只一个人载歌载舞,无人傍戏,很难演好,故有“男怕《夜奔》,女怕《下山》”一说。杨小楼听了盖叫天的提议,心有所动,跃跃欲试。盖叫天请来南方昆曲有名的文武小生牛松山,教杨小楼《夜奔》。牛松山的外孙女韩素秋是盖叫天的长媳,两家是亲家,他给了盖叫天面子,向杨小楼倾心授艺。杨小楼学会了《夜奔》,又加以改进,成为他的又一代表作。每次贴演此剧,都很卖座。

述及《夜奔》演出盛况,杨小楼背地里对义弟俞振庭说:“头功应记在三弟盖叫天头上,是他在上海为我请的老师,名叫牛松山,他可是昆剧泰斗啊!”

杨小楼与盖叫天都是德艺双馨的一代宗师。他俩相互关心的逸事,久久在菊坛传颂,载入史册。

本文摘自《京剧名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