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公有制二十问之九)(1)

公有制企业第三个必要条件是“全体人民共同管理”。

  与第二个必要条件相同,第三个必要条件也是所有公有制企业都必须满足的必要条件。非核心的公有制企业由核心公有制企业全资控股,从而全体人民有充足的理由进行共同管理。

   (一)公有制企业第三个必要条件的具体要点

  “全体人民共同管理”的含义非常丰富,具体来说,有四大要点:

  1.全体人民共同管理要求全体人民一起才能行使对公有制企业的经营权  

  公有制企业全民投资的特点决定了其必然是大型企业,所以,自然也具有“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特点。公有制企业的全体所有者即全体人民中的每一个个人,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所有权完全由个人行使,可以自由投资或撤资,也都有权凭投资分红。

   而经营权则不同,如前所诉,全体人民中的每一个个人都只能同全体人民中的其他所有个人一起才能平等行使经营权。公有制企业经营的目标是全社会全体人民整体利益的最优化,任何个人、集团、企业和阶层不仅都不能代表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而且还可能会因其自身利益与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不一致,甚至冲突而影响、干扰甚至破坏公有制企业的经营。

综上述,公有制企业“全体人民共同管理”的具体标准是:任何个人、集团、企业和阶层,当且仅当与全体人民一起才能行使对公有制企业的管理权。

企业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公有制二十问之九)(2)

全体人民共同管理

2.全体人民都拥有不可剥夺的对公有制企业的监督、管理权力

   全社会全体人民中的每一个个人都拥有不可剥夺的对公有制企业的监督、管理权力,即使没有向公有制企业投资的个人、集团,也同样拥有不可剥夺的对公有制企业的监督、管理权力。

企业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公有制二十问之九)(3)

每一个个人参与公有制企业管理的权力都不可剥夺

3.全体人民中的任何个人、集团,只能以科学、真理和正义为原则行使经营权,参与公有制企业的监督管理

  行使对公有制企业的监督、管理权力唯一的要求是:任何个人、集团和阶层要参与对公有制企业的监督、管理、决策,都必须凭借科学、真理和正义,和全体人民一起,通过党领导全体人民建立的公开的对公有制企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系统来行使其经营权。

企业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公有制二十问之九)(4)

所有人只能凭借科学真理和正义参与管理

 因为到目前为止,人类只有在科学、真理面前才真正的平等。只有凭借科学、真理和正义来监督管理公有制企业才能保证全体人民中的每一个个人的权力平等,才能保证对公有制企业的监督管理科学有效,维护正义。

   4.全体人民对公有制企业的直接控制

   要落实前面三个原则,就必须由代表人民利益的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以科学、真理、正义为原则,在全社会范围建立公开的全民监管体系。全体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全民监管体系来实现对公有制企业的直接控制。

   我们知道,恩格斯对公有制的定义中明确提出是全体人民对公有制企业的直接占有。这个“直接占有”在管理方面的表现就是全体人民直接控制。而全民监管体系能够提供三重保证:

  其一,保证能够全民参与。由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建立公开的全民监管系统,动员组织全体人民参与公有制企业的监督管理。公有制企业的员工作为全体人民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地也参与对公有制企业的监督管理。

  其二,保证实现科学平等。全民监管体系能够保证公有制企业内部管理和全体人民对公有制企业的监督管理都以科学、真理和正义为原则。

  其三,保证全体人民直接控制。全民监管系统是公有制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就如同股份制企业的全体股东大会一般。

  (二)发展中国模式的道路就是建设公有制的道路

企业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公有制二十问之九)(5)

发展中国模式就是建设公有制

相信读者会发现,与前两个必要条件一样,公有制企业的第三个必要条件,也是对“两个限制”和科学决策体制的深化和升华。在科学决策优化“两个限制”的基础上,党领导的全民监管系统能够进一步以科学平等来驱逐不平等,以科学民主来驱逐不民主。随着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全民监管系统对不平等、不民主驱逐的范围也相应扩大。当公有制经济实现了对国民经济的掌控时,全民监管系统对不平等、不民主驱逐的范围就会溢出经济领域,在政治、文化、法律等等领域开展对不平等、不民主的驱逐。这就是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做主实现真正的平等、真正的民主道路。

   所以,我们有较为充分的理由认为:建设公有制是对中国模式限制私有制、限制局部利益集团的政治权力和政治活动,以及科学决策等三大特点的深化、升华。中国模式的意义就是为我国奠定了建设公有制的基础,或者说,中国模式的进一步发展的道路就是建设公有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