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首我很喜欢的歌翻红了。

《玫瑰少年》。

这首歌由蔡依林原唱,由蔡依林、阿信作词,陈怡茹歌词协力。2019年五月天推出翻唱版。后续有不同的翻唱版本。

还记得2019年五月天的鸟巢演唱会上,唱到这首歌的时候,现场一片玫瑰红,灯光与舞台效果很惊艳。

周深和gai唱完玫瑰少年后哭了(周深GAI合唱玫瑰少年爆红)(1)

由周深和GAI翻唱的版本演绎出不一样的感觉。更多人由此知道这首歌背后的故事。

2000年,台湾省屏东县一位叫做叶永志的初中生倒在学校的厕所里,血流不止。急救无效后,这位年轻的男孩撒手人寰。

他是一位外形秀气,举止温柔的男生,也因此他遭到校园里其他同学的欺凌。有人想脱下他的裤子,看看他是不是女生,还有人想揍他。

周深和gai唱完玫瑰少年后哭了(周深GAI合唱玫瑰少年爆红)(2)

甚至连学校的老师都劝叶永志的母亲带孩子去医院看看。

然而在叶永志的妈妈眼里,他是一个听话、懂事、善良,而且懂得体谅父母的好孩子。

2018年,蔡依林根据他的遭遇,找来五月天的阿信,共同创作了歌曲《玫瑰少年》。

周深和gai唱完玫瑰少年后哭了(周深GAI合唱玫瑰少年爆红)(3)

随后,这首歌获得2019年第30届台湾金曲奖“年度歌曲”。

在获奖现场,蔡依林这么说:

“叶永志提醒了我,在任何情况下我都有可能成为某种少数,所以我更要用同理心,去爱任何我身边的人。这首歌献给所有曾经认为自己完全没有机会、没有选择的你,你一定要记得选择你自己,支持你自己。”

周深和gai唱完玫瑰少年后哭了(周深GAI合唱玫瑰少年爆红)(4)

这也是原唱版歌词中有“永志不忘纪念,往事不如烟”这么一句歌词的由来。

而在周深这一版中,删掉了这一句歌词。歌曲的立意也从性别歧视、校园暴力等社会议题,转向更具个人化的表达,倾诉个人成长的艰辛,更具有励志色彩。

关于这样的改动,孰优孰劣,是见仁见智的。有个网友总结得挺好的:

原版安慰的是死后的人,这个安慰的是活着的“叶永志”们。

周深和gai唱完玫瑰少年后哭了(周深GAI合唱玫瑰少年爆红)(5)

性别歧视,长久以来,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议题。

很多人其实没有意识到的是,在一个充满男权色彩的社会里,不仅女性会遭受性别歧视,男性同样如此。

我小学的时候,班里也有一个很像“叶永志”的男生,叫小吴。印象中,他戴着厚厚的眼镜,说起话来总是轻声细语,并且会翘起小拇指。

我和发小聊到这个同学时,都对他印象深刻。我发小说,他可能有性别认知障碍,生理上是个男生,心理上却觉得自己是个女生。

小吴尽管成绩很好,但还是会被其他男同学欺负,说他是“娘娘腔”“死基佬”。记得有一次他不小心碰到一个男生,那个男生很嫌弃地拍了拍身上,把小吴推开。

在大家眼里,打打闹闹、疯疯癫癫、身上充满着臭汗味的男生是正常,而文文静静、斯斯文文、喜欢和女生一样喜欢翻花绳、跳房子的男生是不正常的。

包括我那时候也是个不爱说话、不太玩闹的男生。记得同学录上,有个女生在背面上大大写着四个字,“先生贵性”,后面是一连串问号。

似乎一个男生他不“阳刚”,一副柔柔弱弱的样子,他的性别就应该被质疑。

周深和gai唱完玫瑰少年后哭了(周深GAI合唱玫瑰少年爆红)(6)

“男生就要有男生的样子”,这么一句话,贯穿了中国式男生的成长史。

从小时候会因比较“文绉绉”、或者爱哭遭到全班的歧视。

再到之后会因敷面膜而有可能被别人说是“娘炮”。

长得白净,声音尖一点,腿上没有毛,也会被说“不像个男人”。

生活上,如果搬不动一件重物,会被嘲笑“是个男人吗?”

感情上,和女生出去吃饭主动付款是约定俗成的礼仪,如果提出AA就会被认为“不够男人”。

以及一定要保持主动,主动追求,主动谦让,主动认错,不然就是你不敢有担当,不够有肚量,说到底,就是“不够男人”。

还有就是不能哭,不然这也会被当作“不够男人”。

周深和gai唱完玫瑰少年后哭了(周深GAI合唱玫瑰少年爆红)(7)

但其实,这些都是性别上的刻板印象。

传统观念中,对于“好男人”的刻板印象就是:强壮,粗犷,能干,为事业奉献,有力,有责任感,保护弱者,可靠等。

对于“好女人”的刻板印象就是:温柔,勤俭,持家,任劳任怨,为家庭奉献,内敛,安静,柔弱。

一旦有某个人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性别的固有认知,很容易就会被批评。

如今舆论上会有男女对立的现象。其实彼此都没必要把对方当作“假想敌”。

实质上,男性遭到性别歧视,女性会不被尊重。女性遭到性别歧视,男性会增加负担。

周深和gai唱完玫瑰少年后哭了(周深GAI合唱玫瑰少年爆红)(8)

比如,当我们对某个柔柔弱弱的男生嗤之以鼻,背后体现的是“男人就应该强”的语境,相对应的,是“女人就应该弱”。

潜移默化中,大家都认同“男性化的就是强的,女性化是弱的”这样一种等同关系。

这会导致某些女性看不起“不够man”的男生同时,实质上也是在看不起自己。

因为她们已经潜意识地觉得,女性是弱者,男性是强者。只有弱者才会请求强者的包庇与宽容。

周深和gai唱完玫瑰少年后哭了(周深GAI合唱玫瑰少年爆红)(9)

包括“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其实是一句甜蜜的谎言。

当然女生们从男朋友口中说出这句话,或多或少会觉得开心。但背后的涵义,是认为的女性实现自我的价值就是做个价值,放弃了在职场上的更多可能性。这不仅迫害女性,也在迫害男性,让男性的生活压力莫名增加。

以上这些话,或者在一些女性看来,是不以为然的。无可否认,相比于男性,女性在男权社会里遭到的性别歧视是更加严重的。

周深和gai唱完玫瑰少年后哭了(周深GAI合唱玫瑰少年爆红)(10)

但这并不是“你不懂”“你不理解”等说辞的理由。这也是在为两性之间的和平沟通与理解竖起了一道墙。

比如,作为男性,我的确无法对女性所面临的职场歧视以及年龄焦虑、生育焦虑有同样作为女性的深刻感受,但这个不是我不愿去理解,而是站在两性不同的立场上,的确会对同一事情有截然不同的感受与看法。

因此,既然隔阂是天然的,无法避免的,我们应该正视它,并且想办法去让这堵墙再薄一点,而不是一味地制造对立,拉开距离。

周深和gai唱完玫瑰少年后哭了(周深GAI合唱玫瑰少年爆红)(11)

关于女性独立,在打破性别歧视、争取更多权利与与自由的道路上,与男性的关系,从来没有胜负之分。

在一个充满性别歧视的社会里,除了极个别的获利的,以及一小部分是能超然物外后的,大部分都是输家。

正如女生抱怨找工作的时候单位倾向找男的,但这些单位把男生也只是当苦力用而已;

女生会为大龄生育感到焦虑,但相对应的男生也会把养家糊口作为自己天生的责任。哪怕如今许多女性已经能经济独立了,但对于“独立”的理解,男性和女性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并不了解女权的崛起,是为了在一个男权社会里争取到女性足够的权利,尽可能达成两性的平等。还是要完全推翻男权社会,建立一个女尊男卑的社会。

如果是后者,我只能说道路是很漫长的。如果是前者,我想说的是,在一个男权社会里,女性遭到的性别歧视,所面临的对立面不仅仅是男性,还有女性,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的语境。

这个“敌人”是看不见的,并不是靠diss某一类群体(比如女拳口中的国男),就能获取权利与自由。

当中最为获利的,是声势最为浩大的那一撮女性,她们靠立“女性代言人”的人设,靠贩卖情绪赚得盆满钵满,但对广大女性来说,所面临的困境依旧要去面对,依旧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寸步难行,并且会因为所接受到的口号与所面临的现实之间落差太大,而徒增戾气。

周深和gai唱完玫瑰少年后哭了(周深GAI合唱玫瑰少年爆红)(12)

如果说大部分女性面临的是被物化,被凝视,那么大部分男性面临的是被工具化。

一个中国男性的成长道路上,所有指向都在教他如何更好地成为一个工具人。

比如前一段时间怒斥“娘炮”,倡导阳刚之气,尽管我觉得这样的引导和舆论是过于一刀切的。但我们可以想一下:为什么男性关注打扮会让社会觉得膈应?

因为这意味着作为工具的价值开始下降,自然会在上层的引导下受到批驳。

再比如我们为什么会觉得男性要充满力量,不能柔柔弱弱?

因为不能提供自然界生存的暴力,男性就没有价值。

以及我们要倡导绅士风度、女士优先,男生要让着女生多一点,这些社会观念背后,都或多或少带有一丝性别歧视,不仅是自然而然地认为女性是弱者,是需要被保护的一方,并且也是认定男性不能提供“供养者”的贡献,就没有价值。

周深和gai唱完玫瑰少年后哭了(周深GAI合唱玫瑰少年爆红)(13)

我无意反对以上所说的现象,也并不认为这些事情在短期内能被改变。只是由衷觉得,男性所面临的刻板印象,也不会少到哪里去。

前一段时间,和我女票讨论,我们这一代人的父亲好像都会有点这样的共性:

严苛,不苟言笑,不懂得鼓励和赞美自己的孩子,相反会用一些打压式教育;

很少流露自己的情感,很少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没有自己的生活,兴趣单一乏味,老了退休之后在家无所适从;

我在想,是不是因为对于那一代人来说,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始终没有一个声音,告诉他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宣泄自己的情感。

周深和gai唱完玫瑰少年后哭了(周深GAI合唱玫瑰少年爆红)(14)

在那个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他们作为男性,为了能活下去,能让家里人过得更好,满脑都只有责任与压力。

或许,他们并不是不愿意以更加柔和的姿态与孩子沟通,而是他们不会。一直以来,没有人告诉他们如何尊重自己作为一个个体允许有自己的声音与意愿,因为他们从未获得过,所以无法传递给下一代人。

包括他们对于孩子的打压式教育,也是因为他们成长道路上受到的就是这样的反馈。他们所赋予的爱,也只能在他们所认知的范围内。

包括传统观念中的“男儿有泪不轻弹”,也会导致他们只能学会压抑自己的情绪。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能自己默默忍受。

所以尽管我们的父亲有的已经5、60岁了,但在他们心中,可能一直有一个等待被补偿、没有长大的小男孩。

从父辈身上,我们能看到男权社会下,因男性所面临的性别歧视,而造成的一定人格、性格缺失的问题。

周深和gai唱完玫瑰少年后哭了(周深GAI合唱玫瑰少年爆红)(15)

波伏娃所写的《第二性》中,引用了法国哲学家普兰·德·拉巴尔一句话:但凡男人写女人的东西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男人既是法官又是当事人。

关于性别歧视,我从女性的角度来写,始终会有力有不逮的感觉,因为无法做到足够深刻的了解,无法做到足够的客观公正。

而从男性的角度来说性别歧视,在女性看来,又或多或少会有顾影自怜、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嫌疑。

但我由衷想说,打破性别歧视,目的是不是为了证明谁比谁更好,也不是为了让某一方受益,而是为了能让我们这个社会,体现出对于个体意愿更多的包容与尊重。

周深和gai唱完玫瑰少年后哭了(周深GAI合唱玫瑰少年爆红)(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