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说#

原创 文/晓斐

每一次的小组活动就是一次对自我的剖析和摊开面对的成长。记得从去年开始给孩子们做沙游到现在,看到过很多孩子摆放火山的沙具,当时有一种感觉是体会到孩子们内在的愤怒和压抑。只到前几天再看到一个孩子呈现出来的这个沙具,就在孩子分享的那一刻,不仅看到了压抑的情绪状态,同时也感受到了巨大的能量聚集。

就像昨天守恒分享的,孩子们的攻击性其实也象征着他们的内驱力一样。很多东西都是镜像效应。你看到的一面一定对应的有着另一面,只是有时候时机未到,不一定看到罢了。

我真的不知道你要的是什么(是我什么都不知道)(1)

再比如今天,当团体沙盘中再一次呈现火山的沙具时,竟然从这个沙具中又幻化出想要表达的愤怒和曾经设想的难关。至此,又看到了长期以来被压抑的不能为自己发声。

或许大家会觉得好奇,明明嘴巴长在自己身上,为什么就是不能为自己表达呢?静下心来想想自己,你说出去的话真的是自己想说的吗?你说的话是真心想要表达的吗?又或者心里是那么想的,可是因为外在环境的存在,嘴巴里说出来的话,只是为了在这个环境中获得可以支持到自己的因素?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次都在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调试着自己的状态和情绪。只是在此背后,有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什么这么做,而最终能保有初心。可有人说着说着连自己都已经分不清是为什么而说,在这些亦真亦假的幻相中迷失自己。内在的那个自己被一层一层的抑制包裹,逐渐形成了不能做自己的无明。

我真的不知道你要的是什么(是我什么都不知道)(2)

所以,如果想要保持清明,时时觉察看到自己,不仅可以自我学习提升,还可以加入长程学习小组,在一个长期成长的团队里学习借力。在集体智慧的浸润和觉照中相互促进,彼此看见。

这个看见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比如你一直以为自己是对的,用了很多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是你在表达这一切的时候,不是想要跟对方沟通交流相互的感受,而是想以此为道理告知给对方,希望能说服对方接受你的想法和观点。

此时的你早已禁锢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中看不见他人。你的世界里只有你的想法,你的观点,所有的解释都是辩论的工具,最终是想要打败对方。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在现实世界里,一定有被阻挠,被攻击,被否定,被打压的经历。因此,他会使尽浑身解数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完全听不进去他人的想法和理念。

我真的不知道你要的是什么(是我什么都不知道)(3)

在团体的触动中所有的一切都会像一面面镜子一样,照见你的无明,照见你的狭隘。那份照见很直观,直观的让人觉得害怕,对于不敢直面自己的人来说,这等于当着众人的面一点点脱掉你的衣服,让真实的你暴露在众人面前。

这个过程会让人不舒服,会让人沮丧,甚至会让人发怒,懊恼。可是在一点点看见自己的过程中,也会越来越通透,越来越自在。

执着于自我的知见里时,就会形成无明的所知障。借用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

现在的人们都在追求高素养,高品质的知识化高端。很多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什么都知道,可就是做不到。无论如何,请放下自己的所知障吧!你真的知道吗?你知道什么?什么是你知道的?在你并没有转化当下的念头时,就不要再说“我什么都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你要的是什么(是我什么都不知道)(4)

向往的境界似乎总是在遥远的地方栖息,那是你还没有看清楚身处的境地。当自体的能量提升时,所处之地皆为未来,皆为希望,皆为向往。过去,现在,未来都处在一个点。

借用《金刚经》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end~

(图片来自网络,原创者可以自行撤回或联系删除。感谢,感谢,再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