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骑红尘妃子笑,读“jì”还是“qí”?老师:不懂就不要乱说话,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一骑红尘妃子笑到底从哪来?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一骑红尘妃子笑到底从哪来(一骑红尘妃子笑)

一骑红尘妃子笑到底从哪来

导语:一骑红尘妃子笑,读“jì”还是“qí”?老师:不懂就不要乱说话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将唐玄宗讨好杨贵妃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也揭露了皇室为了一己私欲,可以干出什么离谱的事情。

杜牧用诗人的方式,表达了对高层、对统治者的失望和愤懑,同时也彰显了自己的才华,让这首诗流传千古,很多人都学过这首诗,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摆在大家的面前这里的“骑”是读“jì”还是“qí”?

“jì”还是“qí”

在很多成年人的理解中这个字读“jì”,并且还会告诉自己的孩子这个字有很多读音,还会读“qí”,而大多数情况下都读“qí”,像骑马等等。

但是当孩子在学校的读“jì”的时候,肯定会遭到老师们训斥,甚至还会责怪家长不懂还要装懂!但是家长真的教错了吗?

诗词是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十分有讲究,并非是现在的一些口水诗,只要是读得通就能当成“诗”,平仄就是诗歌中十分注重的一种形式,

长安回望绣成堆,平平仄仄仄平平,

山顶千门次第开。仄仄平平仄仄平。

一骑红尘妃子笑,仄仄平平平仄仄,

无人知是荔枝来。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首诗是七言绝句中平起的格律诗,全诗没有孤平、拗救等改变诗中某字平仄的情况,按照规矩第三句中的“骑”应该是应为“仄”,也就说应该是四声“jì”。

这要是在古代的话还能说得通,但是在现在根本就说不通,因为考试根本就不允许你这样做,早在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就规定了这些读音全部统一化,以前的读音不能出现,就连最近2016年的第二次审核中也没有改变这个规定。

这样做的做法究竟是为何?毕竟有些字改了之后,就会让整句话的意思发生一些改变,听着也没有以前那样工整,就像“远上寒山石径斜”中,读“xié”还是“xiá”,如今都读“xié”。

1985年左右,正式中国清扫文盲的阶段,将所有的读音统一化,能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同样在这之前,还经历过几次“汉字简化”运动,目的都是一样的。

这样的做法让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学生的掌握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不过这样做真的就能一劳永逸吗?

【结语】

我们似乎一直都在将我们文化的多样性在慢慢丢弃,方便学习的同时扭曲了作品的含义,这真的是我们想要做的吗?多年以后,等后来的人再读这些经典的时候,是否感觉这样的文章和诗词根本就不配流传千古呢?

而且不光很多诗词上面字音被更改,很多地名也在要求被更改名字,就像“六安”中“六”本身读“lù”但是现在要强制本更改成“liù”,当这个地方的音节发生变化的时候,它所蕴含的历史是否也会缺少一部分?

读音是小事,但文化基因的传承却是大事,知识仅仅只是知识,它们没有温度,但人是有温度的,不要让一些优秀的文化和历史就这样埋藏在尘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