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风清露冷秋期半,人间处处丰收忙。今天是秋分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人很早就找到了这个时间节点,《尚书·尧典》所载“宵中”指的就是“秋分”。今天也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气时令“摇身一变”,成了具有鲜活现代感的重要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关于首个农村丰收节的一点认知(丰收节农民的节日)(1)

这是9月23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农业博览园拍摄的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农民体育健身大赛现场。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秋分时节,稻谷飘香、蟹肥菊黄、硕果累累,踏秋赏景正当其时。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各地收获的时节有所不同,但多数地方都在秋季,秋收作物是大头。丰收季也是展现农耕文化的大舞台。农业非遗展演、乡村美食品鉴、“村晚”、农民趣味运动会等饱含农趣农味儿,让古村落、民族村寨、农业文化遗产等独特价值被更多人“看见”。乡土气息和文化韵味借助节日的媒介得以进一步彰显,氤氲于丰收喜悦之中的田园生活更让人心驰神往。

“庆丰收 迎盛会”,各地农民争相“晒丰收”“秀幸福”,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庆祝活动在沃野田畴开展。丰收节全国主会场设在四川成都天府农博园,3000亩高标准农田,田边还有5个稻浪展馆,活动办到田间地头、办到农民身边,置身稻田庆丰收,沉浸感更足、体验感更强;在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农民用“挠秧号子”唱响一首首丰收赞歌,津南小站稻、宝坻黄板泥鳅等特色农产品亮相;在浙江东阳寀卢村,亲子马拉松比赛、田园骑行、稻田摸鱼捉虾等农趣体验活动,吸引不少人参与;在安徽舒城县春秋乡文冲村,“农机补短板”成果、预制菜农产品展示等系列活动“农”味十足……广袤的农村大地,处处瓜果飘香、满眼盎然生机,铺展开一幅最美的丰收画卷。

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农民是主角。今年,丰收节活动揭晓“全国十佳农民”“全国农牧渔业贡献奖”等奖项,各地在田间地头开展“粮王”“果王”“菜王”等趣味比赛,让更多农民登台展风采,展现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种养能手、创业创新、电商技能、民俗艺术带动更多农民走技能丰收、技能致富之路,节日期间切磋技艺、交流经验,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从举办农副产品消费节、农旅博览会,到组织各类非遗文化展演,丰富多彩的庆丰收活动突出了农民群众的参与感,增强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

丰收节不光热热闹闹、氛围十足,更要在产业带动、科技推广、品牌打造等方面发力,让农民的节日惠农民、农民的节日农民乐。各地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出“服务百姓健康”义诊、农民工慰问送温暖等活动,全方位为农民服务,让农民朋友得实惠增效益。丰收节带动更多优质特色产品、乡村美丽风光、优秀传统文化等“出圈”,把更多适用技术模式、现代生产要素等引进来,不断凝聚各方力量,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路子更宽、劲头更足。

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也是全民的节日。今年“金秋消费季”,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产销对接和促消费活动吸引社会和市场力量参与,在繁荣节日经济、传递丰收喜悦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看线下,各地创新节日活动形式和载体,活跃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产品上行,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看线上,各大电商平台设立丰收频道、丰收专馆,给予流量引导或平台费用减免等支持,网上丰收节农产品促销活动同样红火。线上线下融合,让城乡居民深入体验乡村味道、丰收喜悦,增进了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社会氛围。

春种秋收,大地流金。有人说,以农业为基础孕育的中华文明,她的底色丰富多彩,但一定少不了秋收季节的这一抹金黄。从节气时令到现代节日,丰收节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自己的节日符号、新时代重农强农的生动象征和“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鲜活体现。秋风拂过,千里沃野孕育着新的希望。

这正是:千年节气焕新生,丰收节里乐农民。

(文丨常钦)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