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为什么放弃贾宝玉(浅谈红楼从晴雯之死)(1)

贾宝玉作为《红楼梦》的男主角,喜欢他的读者却不多,因为贾宝玉是个细思极恐的角色,纵观全书,贾宝玉固然对女儿们关怀备至,不论是小姐还是丫鬟,他都给予最深的关爱,可在面对真正的挑战时,他却屡屡退却,逃避责任,金钏之死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三十回,贾宝玉趁王夫人睡着,有意“调戏”金钏,结果被王夫人察觉,赏了金钏一个耳光,并命人将金钏撵出去。这件事情贾宝玉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在事情发生后,贾宝玉立即“溜走”,将所有的“锅”丢给金钏一个人背,最后导致了金钏跳井自杀的悲剧。

晴雯为什么放弃贾宝玉(浅谈红楼从晴雯之死)(2)

站在写实角度,贾宝玉的行为笔者可以给予理解,毕竟贾宝玉他本人也没有预料到这件事情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加上他畏惧发火的母亲,下意识选择了逃离事发地,这倒是也符合一个孩子的心性,可后来晴雯之死验证了笔者一直以来对宝玉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

可能因为晴雯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首名,曹雪芹对晴雯之死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期间贾宝玉也出现过,这给了我们的分析提供了素材,而笔者抽丝剥茧分析贾宝玉的心性之后,越发觉得贾宝玉这个人物实在可怕!

我们先来看晴雯被撵走之后,贾宝玉的反应。

晴雯为什么放弃贾宝玉(浅谈红楼从晴雯之死)(3)

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美优伶情斩归水月”中,病重的晴雯被王夫人撵出怡红院,因袭人与王夫人平日关系密切,贾宝玉便心生“袭人告状,致晴雯被撵”的念头,并公然质问袭人:“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说,又单挑不出你和麝月、秋纹来?”

袭人自知宝玉怀疑她,两人便几番讨论,最后袭人一赌气,冲宝玉喊道:“便是这海棠,也该先让我,想我必是要死了”,宝玉一听袭人说了这番自咒的话,便立刻将病重的晴雯抛在一边,转而开始安慰袭人:

宝玉乃道:“从此休提起,全当她们三个死了。不过如此,况且死了的也曾有过,也没见我怎么样,此一理也。”——第七十七回

笔者听到此句,深感寒心,晴雯虽病重,但尚在人世,贾宝玉便以“全当晴雯死了”的心态开始安慰自己。有读者可能要问,贾宝玉不是让袭人专门给晴雯送几吊钱过去,这也算是有情有义了吧。笔者不敢苟同,此时的晴雯病的连炕都下不了,要钱何用?晴雯被撵之前,贾宝玉日日和晴雯在一起,不可能不知道晴雯的病情,也应该知道这钱对无父无母,且将死的晴雯没有任何用处,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送?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心好受些。

晴雯为什么放弃贾宝玉(浅谈红楼从晴雯之死)(4)

为了进一步弥补自己的愧疚,贾宝玉最后还专门去看望了晴雯,可期间贾宝玉的反应却着实让人失望。奄奄一息的晴雯见到宝玉,说自己口渴,让宝玉替自己倒一杯茶来喝,贾宝玉见茶叶粗劣,毫无茶味,晴雯却如见到甘露一般饮下,贾宝玉心中想的不是“晴雯,你受苦了”,而是转而开始思考哲学问题。

宝玉心下暗道:“往常那样好茶,她尚有不如意之处,今日这样看来,可知古人说的‘饱饫烹宰,饥厌糟糠’。又道是‘饭饱弄粥’,可见都不错的了。”——第七十七回

人之将死,贾宝玉的大脑却在开小差,从晴雯的饮茶之态转而思考哲学问题,不仅如此,贾宝玉还在观察晴雯的两根长指甲,发出“可惜这两个指甲,好容易长了二寸长了。这一病好了,又损好些”的感叹,更是让读者瞠目结舌——人都要死了,贾宝玉还在想着“指甲美不美”的问题。

这不由让我们怀疑,贾宝玉真的在乎晴雯的生死吗?至少在书中,我们看不到贾宝玉对晴雯本人的心疼,他一直在哀叹,但哀叹的是“美”将逝去,晴雯只是承载美的工具而已。他并不询问晴雯的身体如何,也不打听是谁在王夫人跟前诽谤的晴雯,以替晴雯出气甚至报仇,他对世界保持绝对的“冷漠”,只注重“美”的感受。

晴雯为什么放弃贾宝玉(浅谈红楼从晴雯之死)(5)

金钏死后,宝玉在井边祭奠,仅仅是因为这种祭奠方式新颖且不落俗,晴雯死后,宝玉再出新招,写了一篇《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本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可一场祭奠最终却变成了宝玉和黛玉讨论遣词用句的交流平台。

贾宝玉确实爱晴雯,但爱的是晴雯身上的“美”,而不是晴雯这个人。贾宝玉一直在追求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美,这固然是一种高超的人生境界,可一旦树立起这样的价值观,人命在他眼中变得如草芥一般,所以贾宝玉才会时不时说“趁着你们都在,我死了,让你们的眼泪将我的尸体漂起来,我就算死的得时了”这样的疯话,他对自己生命尚且漠视,就别提旁人的性命了,一种高超的“自私”境界便产生了。

晴雯为什么放弃贾宝玉(浅谈红楼从晴雯之死)(6)

其实纵观《红楼梦》全书,贾宝玉的这种自私随处可见。比较典型的就是秦钟之死,秦钟原本是一个腼腆少年,父亲秦业将他送进贾府学堂和贾宝玉一起学习,本是为了让他学业有成,可秦钟却在宝玉的影响下变得纨绔不堪,也跟随宝玉将入仕之人视为“禄蠹”,还不知廉耻地跟小尼姑智能搞在一起,最终父亲被他气死,秦钟自己也病重归天,秦钟临死前劝宝玉:“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

晴雯为什么放弃贾宝玉(浅谈红楼从晴雯之死)(7)

可秦钟的规劝被贾宝玉当做耳旁风,贾宝玉也从未想过秦钟之死,自己负有多少责任,他只在乎“美”,秦钟死前,宝玉询问“有什么话,留下两句”;巧合的是,晴雯死前,贾宝玉仍是如此,他问晴雯“你有什么说的,趁着没人告诉我”,贾宝玉为何有这种“癖好”,因为他觉得临终托付遗言颇有意境,故有此问,这也正解释了贾宝玉得知晴雯死的夜里没有喊自己的名字为何会失落,只是因为这场“美”竟没有他的参与。

这样的贾宝玉,如何不可怕?

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80回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