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源于20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主义。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大师Mies Vander Rohe的名言“Less is more”被认为是代表着极简主义的核心思想。极简主义风格的特色是将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但对色彩、材料的质感要求很高。

极简主义的理念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人身上,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来听听五位对极简主义有深入理解的知名设计师和媒体人的看法。

极简主义的12个建议(五个极简主义患者凑到一起)(1)

► 陈幼坚,1950年生于中国香港,著名设计师,品牌顾问,获400余个国际设计大奖。他的设计公司被设计界圣经《Graphis》杂志选为世界十大最佳设计公司之一。

极简主义的12个建议(五个极简主义患者凑到一起)(2)

“干干净净,很大的白墙,传统的佛像在里面”。陈幼坚觉得人们每天回家,东西放置在不同的地方,都代表不同的状态,把家设计成一个简洁的空间,可以无限度去配套人们不同的生活状态。

极简主义的12个建议(五个极简主义患者凑到一起)(3)

“极简带来想象空间,越简单,想象空间越大。”

极简主义的12个建议(五个极简主义患者凑到一起)(4)

► 孙何方,珠宝设计师,Hefang Jewelry品牌创始人。2009年毕业于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高级珠宝设计系。她是伦敦国际珠宝“闪亮新星”珠宝设计金奖设奖以来的唯一华人设计者。

极简主义的12个建议(五个极简主义患者凑到一起)(5)

孙何方觉得珠宝设计过程总会带给她意外的惊喜,因为不同的搭配有时候会有一种浑然天成的融合感。“去掉一些多余的元素、颜色、纹理,然后呈现出最想表达,最想突出的东西,让它脱颖而出。我对极简的理解是一种不忘初心。”

极简主义的12个建议(五个极简主义患者凑到一起)(6)

► 孙赛赛,出生于北京,GQ杂志生活方式总监、全媒体总监。最近开了个人微信公众号“赛LaVie”。

极简主义的12个建议(五个极简主义患者凑到一起)(7)

孙赛赛很喜欢一个获得过红点奖的开瓶器,他觉得这种简单、实用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这种设计直指人心。这个开瓶器是由磁铁制造,除了开瓶的功能,还可以吸附开过的瓶盖,成为贴在墙上的装饰品。

极简主义的12个建议(五个极简主义患者凑到一起)(8)

► 陈铮,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2013年被美国时尚家居杂志《安邸AD》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建筑师之一,是BNJN的创始人之一。

极简主义的12个建议(五个极简主义患者凑到一起)(9)

“当你做到极简以后,能给人带来更多空间上的体验,和心灵上的感受。”BNJN的办公室面积不大,却有两根巨大的圆柱子,陈铮运用了玻璃的折射、灯光、放射等原理,在柱子外面浮了一层玻璃,就能让人感觉到那根柱子消失。

极简主义的12个建议(五个极简主义患者凑到一起)(10)

► 孙信喜,《ELLE DECORATION 家居廊》杂志编辑总监。

极简主义的12个建议(五个极简主义患者凑到一起)(11)

“少不是简单和简陋,它是在少的里面去充满了一种力量和张力。” 孙信喜认为,极简的室内设计是中性的,人们可以选择在里面添加自己的艺术品收藏或喜欢的装饰。

极简主义的12个建议(五个极简主义患者凑到一起)(12)

索尼超薄4K液晶电视,最薄部分厚度仅4.9毫米,把极简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轻薄的屏幕承接了简约、优雅的几何特征,与墙完全融为一体,仿佛一件艺术品,浮空映画,“薄”揽未来。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薄”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