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温室大棚黄瓜种植技术应用逐步广泛,不仅能够提高农户的实际经济效益,同时对于保障黄瓜的种植质量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在现阶段的大棚温室黄瓜种植过程中,要充分的掌握种植技术难点及要点,并对现阶段的温室黄瓜种植展开专项分析,从而提高大棚温室黄瓜种植的实际效果,以此为温室大棚黄瓜种植工作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

黄瓜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总结(实用技术黄瓜育苗与种植管理技术)(1)

育苗管理

1.品种选择:早春大棚黄瓜种植,应选择前期耐低温、弱光,后期耐高温,抗病性强、连续结果能力强、早期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如冬春王、中农16号、乳瓜美雅3966、京研迷你2号等。

2.播种时间:播种时间一般在9月上旬〜1月下旬,在温室内育苗。

黄瓜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总结(实用技术黄瓜育苗与种植管理技术)(2)

3.种子处理

用种量:一般每亩150〜200克。

播种前1〜3天进行晒种,晒种后将种子用55℃温水烫种10〜15分钟,并顺时针不断搅拌到水温降至30℃〜35℃,将种子反复搓洗,并用清水洗净黏液,浸泡2〜3小时,将浸泡好的种子用洁净的纱布包好,放在28℃〜31℃的条件下催芽1〜2天,每天用温水冲洗1〜2次,翻动,防止霉变,待种子70%露白时播种。

4.营养穴盘育苗:用过一次的穴盘要用84消毒液杀菌消毒,在药水中浸泡2〜3小时,然后用清水把穴盘洗净,基质土要用0.15%多菌灵搅拌均匀后再使用。根据环境温度覆盖地膜,保证种子发芽率。

营养土的配比和杀菌:基质、基石和珍珠岩的比例为3:1:1,用0.15%多菌灵搅拌均匀,确保种子的发芽率,浇透水,水渗后在每个营养盘内播发芽种子,覆药土0.5〜1厘米,平盖地膜,以利于保墒。

黄瓜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总结(实用技术黄瓜育苗与种植管理技术)(3)

5.苗期管理:控水蹲苗播种后用地膜密封2〜3天,当有2/3的种子子叶出土后及时揭掉地膜。苗期尽量少浇水,适当控水蹲苗,防止高温高湿出现高脚苗。中午发生部分秧苗萎蔫时浇小水,时间在晴天上午9点以后,浇后放风排湿。

温度管理播种后出苗前,白天适宜温度28〜30℃,不宜过高,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15℃。出苗后白天24〜28℃、夜间12〜13℃。定植前一周温度低,幼苗3片真叶时,逐渐加大通风量,延长光照时间,定植前7〜10天,进行炼苗,采用大温差管理,白天20℃〜25℃、夜间8℃〜10℃,并需要1〜2次短时间的锻炼。

光照管理改善采光条件,延长光照时间。

苗期管理预防苗期的猝倒病 ,用普力克5〜8ml/㎡,喷雾60~100ml/亩,当幼苗2到3片叶时用叶面肥喷施1~2次,苗子叶片浓绿健壮,抗病能力强。

黄瓜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总结(实用技术黄瓜育苗与种植管理技术)(4)

6.嫁接 :利用黑籽南瓜或南砧1号作砧木培育嫁接苗,在棚室黄瓜生产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是能避免发生镰刀菌枯萎病等土传病害;二是嫁接的黄瓜植株长势好,耐寒、耐热、抗病等抗逆性和适应性强;三是嫁接的黄瓜高产性强,一般增产30%。

不同的嫁接方法要求的适宜苗龄不同。黄瓜出苗后生长速度慢,黑籽南瓜生长快,要使两种苗同一时间达到适宜嫁接的标准,就要错开播种期。顶接法要先播种南瓜,南瓜播种后5〜7天,南瓜生长到第一片叶后,直径一厘米左右,再播种黄瓜,这样可使二者茎粗相似,易于嫁接,成活率高。

出苗期管理和嫁接时间黄瓜出齐苗后要适当通风炼苗,待南瓜苗的子叶展开,第一片真叶初露时;黄瓜苗的子叶由黄变绿,完全展开,第二片真叶微露时;这时为顶接的最佳时机。

黄瓜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总结(实用技术黄瓜育苗与种植管理技术)(5)

7.嫁接后的苗床管理:温度管理利于黄瓜嫁接口愈合的温度为25℃。如果温度过低,接口愈合慢,影响成活率;如果温度过高,则易导致嫁接苗失水萎蔫。因此嫁接后一定要控制好秧苗温度。一般嫁接后3〜5天内,白天温度24〜26℃,不超过27℃;夜间18〜20℃,不低于15℃。3〜5天后开始通风降温,白天可降至22〜24℃,夜间可降至12〜15℃。

湿度管理嫁接苗床的空气湿度较低,接穗易失水萎蔫,会严重影响嫁接苗的成活率,因此,嫁接后3〜5天内,苗床的湿度应控制在85%〜95%,覆盖地膜包裹保证湿度,每2小时翻一次地膜,防止湿度过大,易发生病害。

遮阳遮阳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烧苗和保持苗床的湿度。遮阳的方法是在玻璃棚覆盖遮阳网,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秧苗而引起秧苗凋萎,夜间还可以起到保温作用。一般嫁接后2〜3天内,可在早晚揭掉遮阳网接受散射光,以后要逐渐增加光照时间,1周后不再遮光。

通风嫁接3〜5天后,嫁接苗开始生长时,可开始通风。初通风时通风量要小,以后逐渐增大通风量,通风的时间也随之逐渐延长,一般9〜10天后可进行大通风。若发现秧苗萎蔫,应及时遮荫喷水,停止通风,避免通风过急或时间过长造成损失。

黄瓜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总结(实用技术黄瓜育苗与种植管理技术)(6)

8.定植前准备:整地施肥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肥方式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一般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75公斤、硫酸钾30公斤。基肥撒施后,深翻30〜40厘米,土肥混匀,耙平。 

提早扣棚烤地7〜8月份把棚膜盖严,高温杀菌30天左右,对蚜虫、白粉虱和预防媒介害虫传播病毒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定植前一天在苗床喷一次杀菌剂,可选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7%可杀得7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

黄瓜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总结(实用技术黄瓜育苗与种植管理技术)(7)

黄瓜定植后管理

1.起垄定植及覆盖地膜:根据温室黄瓜生长特点及栽培环境特点,必须采用高垄栽培,不要采用平畦栽培。

其目的是:(1)起垄定植有利于土壤耕层通气和黄瓜根系的呼吸;(2)起垄定植能够增加土壤面积,加大土壤耕层的昼夜温差,有利于促进苗壮和花芽分化,以达到增产早熟的目的;(3)起垄定植便于浇水和冲施肥料,容易控制浇水量,减少肥料的浪费。起高垄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条:一是南北向起垄,大垄沟和小垄沟的沟底都要基本水平;二是在整平的地面上先大行距85厘米、小行距65厘米起垄,顺小行覆盖地膜,形成膜下暗沟以便顺暗沟浇水。

黄瓜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总结(实用技术黄瓜育苗与种植管理技术)(8)

2.科学定植

轻提苗:轻提苗可以明显减少黄瓜伤口,减轻病害发生。黄瓜育苗多使用穴盘,定植取苗时需注意,不能直接捏着茎杆将苗提出,而应轻捏穴盘中下部,将苗坨取出。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在茎杆上形成伤口,还可以保护根系,减少断根,防止病原物侵染,减少病害发生。

浇小水:很多菜农,都有定植后立即浇大水灌溉的习惯,这种方法适宜温度较高的夏秋季节,在冬季则是弊远大于利。浇大水严重影响了地温升高,根系再生困难;冬季水分蒸发量小,大水使得较长时间内土壤水分过多、空气减少、透气性变差,影响根系发育,甚至造成沤根。

浇小水一般是隔行浇水,总量要少,大约为普通浇水量的1/3〜1/2。冬季温度低,蒸发量小,需水量小,这种浇水方法是比较适宜的。如果条件允许,定植后单株浇水,既满足了苗子缓苗所需的水分,又有利于保持较高的地温,促进缓苗。

黄瓜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总结(实用技术黄瓜育苗与种植管理技术)(9)

3.温湿度管理

水分管理:10月下旬〜11月上中旬定植的,在定植后浇一次透水,第二天上午10点左右在浇一次小水,5〜6天后浇好缓苗水。当植株长有4片真叶,根系将要转入迅速伸展时,应顺沟浇一次大水,以引导根系继续扩展。

温度管理 :黄瓜结瓜前期,第一片真叶以前采用稍高温度管理,一般晴天的上午保持25℃〜32℃,夜间16℃〜18℃。从第二片叶展开起,采用低夜温管理,清晨10℃〜15℃,以促进雌花的分化。5〜6片真叶以后晴天白天上午25℃〜32℃,下午23℃〜30℃,夜间14℃〜18℃。

黄瓜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总结(实用技术黄瓜育苗与种植管理技术)(10)

病害防治

黄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蔓枯病。

真菌保护性药剂有达科宁(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每7〜10天喷一次。霜霉病治疗药剂有烯酰吗啉、金雷、普力克、杜邦克露,每6〜7天喷一次,连用3次;治疗细菌性角斑病药剂可用医用链霉素,每5〜6天喷一次,连用3次;治疗白粉病药剂用乙嘧酚每6〜7天喷一次,连用3次。

黄瓜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总结(实用技术黄瓜育苗与种植管理技术)(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