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活历史人物•汉末三国系列之袁绍(二)

袁绍好谋无断就是个二货(嘴上没毛办事不牢)(1)

上一章说到,袁绍因广纳天下士族,造成想结交他的人排成长队,因此遭到了中常侍趟忠的不满,在皇宫禁区中放言说他有意装点和抬高自己的人设,结交的都是一些不怕死的人,责问袁绍到底想干嘛?他的叔父袁隗听到议论后,严肃地训斥袁绍一顿,警告他再这样下去,这个袁氏家族都要葬送到他的手中。

那么作为太尉的袁隗怎么对一个中常侍的话那么当回事呢?这里就要说说中常侍。中常侍整体属于郎官系列,一般就是指在皇宫里侍奉皇帝的人员,东汉末年一般都是由太监担任,属于皇帝身边的近臣。汉灵帝时代,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常侍都是中常侍。他们把皇帝玩弄于鼓掌之中,连皇帝都称张让为阿父,赵忠为阿母。 十常侍也并非只有十个人,当时能操纵政权的十二个宦官分别是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这个对袁绍广交士族不满的趟忠,其实还不在十常侍的名单之中。可见当时的太监势力有多么强大。袁绍挨了一顿批之后,也不得不收敛一些,但这更坚定了他要实施酝酿已久的大策划,所以他准备入朝为官。

西园八校尉第二

袁绍好谋无断就是个二货(嘴上没毛办事不牢)(2)

袁绍初进入官场时 ,先被大将军何进召为属官,所谓属官就是大将军属下的官。先后担任侍御史、虎贲中郎将,不久被提升为中军校尉,后来又担任司隶校尉。所谓司隶校尉,它是校尉的一种,是具有督察权权、逮捕权、惩治权的校尉,而校尉顾名思义就是军队系统中的一个官阶,相当于中级军官,类似于现在的大校、中校、少校系列,或者国外的上尉、中尉、少尉。在此我要说明的是,他的起步和曹操其实是一个级别,也都在一个起跑线上。

在汉灵帝刘宏病死的前一年,汉灵帝刘宏为了分散外戚大将军何进的兵权,特意组织成立“西园八校尉” 。一号人物是宦官小黄门、上军校尉蹇硕;二号人物是虎贲中郎将、中军校尉袁绍;三号人物是屯骑校尉、下军校尉鲍鸿;四号人物是议郎、典军校尉曹操。其他四位分别是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右校尉淳于琼。特别强调所有校尉都须听命于太监蹇硕,而蹇硕直接受命于汉灵帝。而何进与宦官蹇硕之间早已存在着很深的矛盾,袁绍是何进招进来的,袁绍虽为二号人物,但他内心自然还是站在何进这一边,而且他一直就痛恨宦官。

至于为啥要搞这么个组织?有一种说法是,汉灵帝刘宏不想立何皇后生的长子刘辩为皇位继承人,而是想立王美人生的次子刘协为继承人。汉灵帝刘宏认为长子刘辩轻佻浅薄,很不中意,但又担心废嫡立庶遭群臣反对,一时举棋不定。此时汉灵帝刘宏此时身体太弱,随时都可能挂掉,而何进作为大将军又拥兵自重,他又是何皇后的哥哥,他自然希望能立自己的亲外甥接皇帝位,以便于他日后实际执政。所以汉灵帝临终前组成这么个组织,以对抗何进的势力,并授意蹇硕将来一定要立刘协为皇帝。但令刘宏这个可怜的皇帝没有想到的是,他所组织的班子成员有几个是听命于宦官的,起码作为二号人物的袁绍就不是。

山雨欲来风满楼

袁绍好谋无断就是个二货(嘴上没毛办事不牢)(3)

一位法术大师预测京师最近可能受到大军攻击,历史证明他蒙对了。汉灵帝刘宏要亲自作法化解,自称为无上将军,站在大阁楼下检阅部队。他全身披挂,周行三圈,然后把刀递给何进,对讨虏校尉盖勋说,我检阅部队,耀武扬威,你有什么感想没有。没想到盖勋很不给皇帝面子,说古代圣君只展恩德,不炫武力,且盗匪远在边疆,你在京师阅兵,显示不出决心,反而显示好战。刘宏不但不生气,反而说相见恨晚,他之前从来没有人跟他说过这样的话。言外之意,围在他身边的那些个宦官们,只是一味地溜须拍马。

盖勋对也在活动现场的袁绍说,皇上其实很聪明,只是被左右那些宦官们蒙蔽了双眼。于是袁绍第一次与盖勋讲出了他的秘密计划,那就是密谋诛杀宦官,没想到二人一拍即合。这叫什么,这叫“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不能用这个比喻,起码袁绍不同意,因为那是还碍不着曹操什么事,那就叫“身在西园心在外”吧。皇帝本来把他拉进“西园八校尉”是让他帮助太监们对付外戚何进,而他却帮助何进反过来对付太监。说轻一点这叫吃里扒外,说重一点这叫大逆不道。如果被皇上知道,那是要灭九族的。袁绍还是年轻啊,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啊!

蹇硕作为他们的领导,从中看也出了不对劲儿的地方,内心感动恐惧不安。但苦于没有证据,不然的话,蹇硕在刘宏那只要说一句他们谋反的话,就可以轻松结果了盖勋和袁绍的小命。但他为了保险安全起见,还是找机会把盖勋外放到西都任京兆尹,即长安市长。蹇硕等于把袁绍最初的一次杀尽宦官的计划给轻松化解掉了。

袁绍好谋无断就是个二货(嘴上没毛办事不牢)(4)

但从此以蹇硕为代表的宦官集团与以何进为代表的外戚集团,以及以袁绍为代表的士族阶层的矛盾进一步升级。但目前掌握大局的仍然是宦官集团。蹇硕和其他太监商议要把何进调虎离山,借韩遂作乱之机,提请何进西上平叛。何进识破宦官诡计,以黄巾军又开始作乱为由,奏请派遣袁绍平乱,等袁绍回来后自己再去平击韩遂。

但事与愿违,不几天,汉灵帝驾崩,蹇硕决定先诛何进,后立刘协,于是派人迎何进入宫计事,借此机会杀掉何进。但因他手下的一个叫潘隐的军政官是何进的朋友,等蹇硕以诏何进进宫议事为借口动手时,蹇硕的这个手下出门遇到何进时,故意给他使了个眼色,何进明白其意,拔腿往回跑,回到军营后,加紧布防,称病不出。

蹇硕没想到会是这种情况,一直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蹇硕迫于压力,不得不先立刘辩为帝,封刘协为渤海王。由何太后临朝称制,袁绍的叔父、太傅袁隗与何进共同辅政。

既然汉灵帝刘宏死了,在这一章的末尾也对他说上两句。不过你一看谥号为“灵”就知道他就不是什么好皇帝。被封这种谥号的皇帝一般都是荒淫无度和荒唐愚蠢之徒。举个例子,刘宏最爱去玩的地方就是他建造的“裸游馆”。汉灵帝命令宫女们都赤身裸体在里面嬉戏。高兴了自己也跟着下水裸游。为了方便临幸嫔妃,汉灵帝特意下令宫女一律只准穿开裆裤。这也没啥,反正都是自家的,但宫外的女子他也不放过,不管婚不婚的,只要看中一定拿下。其他的什么想法设法搜刮民财之类的就更不值一提,他的祖宗伟大的汉武帝也干过。

到此为止,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算是握手言和了吗?袁绍杀尽宦官的计划最终落空了吗?请继续关注下期。

2022.8.9,瑞青初稿于郑州

袁绍好谋无断就是个二货(嘴上没毛办事不牢)(5)

作者简介:李瑞青,笔名瑞青,字子方,号自怡堂主。老子故里鹿邑人,现定居郑州。青年作家,文史学者,书法爱好者。著有《写活历史人物•五代十国系列》《写活历史人物•明成祖朱棣系列》《写活历史人物•汉末三国系列》《研史手记•诸子五家系列》《研史手记•历代政体研究系列》《研史手记•中外历史对比研究系列》等文史专著。另著《雾太阳》《猎城》《别动我的心》《十年江湖》《南二胡同》等中长篇小说 。累计400余篇(部),共五百余万字。

附作者的文史观

坐井观天聊文史:永远不要以为比别人多看了几本书就自认爬出了井沿,视野之外还有更大的视野;永远不要以为你看到的就是真的,特别是文史,不管它是谁写的;永远不要太在意别人对你的非议,坚持正知正念地干下去,等你强大的时候,别人自然会对你俯首称臣;永远不要以为用了坐井观天来自嘲就可以瞎呲胡怼,谈论孰真孰伪、孰对孰错的背后,关键在于传递文化与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