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信信息报

本报讯(记者 吴晓芳)从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府玛沁县往东南方向驾车行驶200公里,记者随中国电信青海公司扶贫调研小组一行来到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在青海省的对口援建县——久治县。

久治县,地处青海、甘肃、四川三省交界处,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久治,在藏语中意为“团结”,总人口2.96万,是一个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等多民族共居区,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95.4%。

中国电信自2013年8月开始向久治县派驻援青干部,同时充分发挥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者、网络信息承载着、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者的作用和履行央企的社会责任,在人、财、物上持续加大对当地通信建设、网络发展、产业发展、医疗教育、贫困救助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经过多年努力,久治县不仅22个行政村已全部覆盖中国电信的光纤和移动网络,5G网络有效覆盖重点区域。同时,全县综合经济实力、生态保护建设、信息化产业发展、医疗教育条件、贫困农牧民生活水平都有明显的改善。

在中国电信、上海两家援建单位,以及久治县委县政府的努力下,在2020年这个“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全县9个贫困村、1528户建档立卡户6423人扶贫对象实现脱贫,久治县终于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产业扶贫:就地取材助牧民增收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

久治县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纯牧业县,拥有草场面积1313.59万亩(可利用的草场面积为996.77万亩),是牦牛、欧拉藏羊、河曲马的重要产地之一。同时,由于地处青海腹地,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孕育了其丰富的植被资源,是中药材川贝的唯一生产地,境内佛手参和大黄驰名省内外。更重要的是,久治县地处北纬3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腹地,是目前地球上尚未受到任何工业污染的地区之一。

高品质畜牧产品和中药材就是最大的产业,然而,久治县的电商和物流行业发展相对滞后,这些当地特色产品鲜有远销省外。为了帮助牧民拓宽畜牧等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收入,中国电信搭建了“天虎云商”平台,同时引进京东等物流企业,销售久治县牛肉等特色产品,助力扶贫攻坚,平台搭建一周内销售金额达到近3万元。

当然,作为牦牛养殖大县,久治的牦牛品质之高闻名于藏区,历代均作为贡品敬献给藏区头领享用,享有“久治贡牛”的美誉。久治牦牛不仅牛肉品质好,牛粪也是一宝。在996.77万亩的草场上,最不缺乏的就是牛粪。久治牛粪日产近600吨,其中含有较高的氮、钾等有机质。

也正因如此,这原本被废弃的草原上,并不引人注目的牛粪却被就地取材,变“粪”为宝,成为增加牧民收入的“金疙瘩”。

距离久治县城不到三公里外的智青松多镇,依托牛粪资源作为主要生产原料的青海天空牧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机肥厂”)在当地颇负盛名。

农村电信助力扶贫(扶贫路上久久为功)(1)

(青海天空有机肥厂厂房 李舒来/摄)

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全县的牧民老乡们都知道漫山遍野的牛粪捡起来可变成钱,不管是老乡自己送来,还是中间商去收购,都是当场现金交清,让老乡们感知很好,甚至还有僧人也会送来牛粪。

有机肥厂成立于2017年2月16日,但彼时由于资金和技术匮乏,迟迟未能开门营业。中国电信和上海市作为久治县的两大对口援建单位,都看到了有机肥厂的发展空间及其能为当地牧民增收的前景,是能够落实产业扶贫的一大项目,因此,中国电信和上海市分别投入800万元和900万元(合计1700万元)建立起来,并于2019年12月7日正式开业,日产50吨左右,年产值约2400万元。

据久治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郭元云介绍,有机肥厂自2020年3月投产以来,截至6月底,首产8000吨,已全部销售完毕,供不应求。

农村电信助力扶贫(扶贫路上久久为功)(2)

(图为用牛粪加工的有机肥半成品 李舒来/摄)

截至今年6月底,有机肥厂纯利润近300万元,久治县22个村各分到4万元红利,剩余收益资金通过“企业 合作社 牧户”的方式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全县1528户建档立卡户6423人全部受益。

农村电信助力扶贫(扶贫路上久久为功)(3)

(适合不同土壤的有机肥成品 李舒来/摄)

此外,有机肥厂不仅增加当地牧民收入,有机肥运输也使当地运输业得以受益,更重要的是对推动久治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绿色产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长效扶贫:教育、医疗 ,一个都不能少

教育和医疗,一直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前者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后者直接关系百姓身体健康。

扶贫攻坚,教育和医疗一个都不能少。

为了使久治县的孩子们不仅能上学,上好学,地处偏远牧区的牧民们病有所医,中国电信共投入近850多万元(不含每年30万的教育奖励金)扶持当地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乡村卫生院建设。

扶贫首先要扶智,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教育扶贫,不仅要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有学上,还要上好学,这需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信息化手段,打破信息孤岛,让当地师生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为此,中国电信投资427万元对久治县的教育进行信息化建设,建设内容包括:原有县级教育云平台升级改造、8所学校智慧云平台、县级同步课堂平台、四所学校的精品同步课堂教室。同时,对久治县教育网络进行改造,采用全光纤连接方式,百兆专线架设覆盖全县8所学校(不包括幼儿园)及教育单位。

其中,同步课堂是结合“三个课堂”建设目标,采用云架构模式,构建四所学校的精品同步课堂教室,提供精品课程录制、课程直播、远程互动教学、远程教研、资源汇聚共享等功能,解决区域间教育资源薄弱,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农村电信助力扶贫(扶贫路上久久为功)(4)

(久治县民族寄宿小学录播教室 李舒来/摄)

项目建成后,不管是远在牧区的孩子,还是县城的学生,都能同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中国电信久治分公司总经理陈芳说:“今年疫情期间,学校停课,孩子们都在家用手机听课。”

此外,中国电信每年对久治教育事业落实30万元的扶贫爱心奖励资金。

今年4月,中国电信向全县2019年1个先进集体、40名优秀教师、25名全县统考单科成绩名列前三的任课教师、9名全县统考中成绩位居前三的校长(副校长)、30名支持教育工作的优秀家长、75名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优秀贫困学生、230名学前教育建档立卡贫困幼儿、72名高中阶段及当年考入大专院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共涉及482人发放教育奖励资金累计19.89万元。

在医疗卫生方面,久治县全县共22个行政村,仅6个行政村有卫生院。而在山高路险、地广人稀的雪域高原,全年只有冬季和“大约在冬季”两个季节,冬天大雪封路,在偏远牧区的牧民们,若有个头疼脑热,就医极为不便。

在此环境下,中国电信投入500万为16个没有任何医疗设施的行政村设立卫生院,同时配备相应的医疗器材和药品,基本能满足当地牧民检查身体和就医需求,让牧民病有所医。

农村电信助力扶贫(扶贫路上久久为功)(5)

(位于久治县智青松多镇德合隆村卫生室一角 李舒来/摄)

此外,卫生院的医生由于需要经常出诊,中国电信还为此专门配置了摩托车,供医生出诊用。

农村电信助力扶贫(扶贫路上久久为功)(6)

(医生出诊,图为医生的儿子暑期在卫生院帮忙 李舒来/摄)

就业扶贫:31名建档立卡户子女入职中国电信

扶贫攻坚,最根本的还是要落实到就业。如何解决当地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也是摆在中国电信面前的一大问题。

中国电信发挥央企优势,围绕“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根据岗位需要,面向全县建档立卡户招聘相应工作人员,经过考试,久治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31名子女被录取,分别在中国电信果洛、玉树、黄南分公司就业,其中,有3人被安排在果洛州久治县分公司;优先聘请了20多名贫困户在网点渠道岗位就业。他们有不少人已成为业务骨干。

在中国电信久治分公司,记者见到正在忙碌的温白,她就是中国电信面向建档立卡户招聘的员工之一,去年3月入职,经过一个月的培训,被安排在政企岗位。

农村电信助力扶贫(扶贫路上久久为功)(7)

(温白在工作 李舒来/摄)

温白长相清秀,有点腼腆,她告诉记者,她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她、老公及2岁的孩子与其母亲同住,母亲生病之前还能做点小生意,但今年3月突发脑溢血,虽然经过治疗,现已基本恢复,但仍然不能干重活,她是家庭最主要收入来源。“来电信上班之前,每个月工资是2000余元,要养家糊口,日子过得很拮据,”温白说,“现在的收入高多了,一家人生活没问题。最重要的是,我很喜欢这份工作,我是久治人,和当地政企客户沟通更顺畅,工作起来很愉快。”

中国电信久治分公司总经理陈芳表示:“温白很努力,是一位很优秀的员工,她现在已是政企部的业务骨干之一。”

自2013年对口扶贫以来,中国电信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久治县摘掉“贫困”的帽子,先后派驻3名援青干部,同时成立了前方和后方指挥部,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和中国电信青海公司总经理担任前后方指挥长,指导对口支援各项扶贫政策的实施和落地。中国电信党组书记、董事长柯瑞文,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张志勇等集团领导也先后深入久治县开展脱贫攻坚调研考察,表达了中国电信集中资源、全力以赴从信息扶贫、网络扶贫、产业扶贫等方面对口援助,让百姓切实感受到中央的关怀,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做出最大努力、贡献最大力量。

对于中国电信对口久治县所做的工作,久治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郭元云感慨道:“中国电信为久治做的事情太多了,除了网络建设、投资有机肥厂、教育医疗援建等,还有当地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牧区厕所革命费用、家庭牧场投资等,中国电信在人、财、物上全面支援久治扶贫工作,非常感谢中国电信。”

更多数字经济相关信息,请关注公众号“通信信息报”(ID:txxx-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