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痛苦对孙辈的影响 有人说越来越多祖辈对孙辈不再关心不闻不问(1)

如果你喜欢刷短视频,或者是看小短文,你就会发现,每天都有不少的儿媳,在视频里抱怨,说现在越来越多的爷爷奶奶对自己的孙子、孙女视而不见、不闻不问,毫无亲情,这个问题,是真的吗?

当然,这抱怨的队伍里,除了儿媳儿子抱怨爷爷奶奶的,也有女儿女婿抱怨姥姥姥爷的,毕竟,现在独生子女是主流啊,四个老人,面对一个孙辈,这也是大概率事件。

那么,这些抱怨,到底是这些中青年的父母们,为了吸引流量,还是就是真实情况呢。

一,有祖辈不闻不问孙辈,这事儿是真的。

但真的前提是,绝对数量很大,就是说,爷爷奶奶不闻不问孙辈,姥姥姥爷完全不理会外孙辈,这个肯定存在,而且,你全国找一找,这样的爷奶和姥姥姥爷,能轻松找出大几百万人来。

可是,相对数量,却是很少的,你可别忘记了,我国是有4.5亿个家庭的,大几百万人,才占多少比例。这样的祖辈存在,但在所有祖辈的总量里,估计别说30%,恐怕占20%都勉强。

对于我们80后和90后来讲,你可以联想一下,回忆一下,在我们的父母辈当中(当然也就是现在的祖辈了),是不是总有一部分人,养孩子,完全是放养啊,如果以我们现在的视角看这部分父母养孩子的方式,你一定会觉得:这孩子能够活着,就是奇迹了。

你要说他不爱孩子,那也不太可能,不爱就不生了呗,不爱,生了也扔掉了呗。只是说,他就是不待管,只一个念头:有口饭吃,活下来,就行。

这个念头,存在于相当一部分我们那些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出生的父母辈当中。我也经常从这样的父母辈催生中听到这样的话:怎么就不能生了,有饭吃,不就行了。我们,不就是这么养大你们的。

而祖辈不闻不问孙辈的,大抵,也是出自这一些我们的父母辈中。在这样的父母辈中,不止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视而不见,姥姥姥爷对外孙、外孙女,也视而不见。

在这种“放养”观念的人,本身跟自己子女的关系就很僵,更别说带孩子了。在这种类型的老年人当中,超过60%的老人,或明或暗地会拒绝带孙辈,也会明确拒绝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祖辈痛苦对孙辈的影响 有人说越来越多祖辈对孙辈不再关心不闻不问(2)

二,明确不帮子女带孙辈的老人,到底在干嘛呢?

咱们这里探讨的,不是还在上班的祖辈啊,确实,有一部分祖辈,特别是年龄小点儿的,比如,1969年生的,今年才52岁,离退休还有8年呢。但现实的情况是,这个年龄偏小的祖辈,儿女大概率还没结婚,更别谈有孙辈了。

所以,能够儿女结婚,并且有孙辈的人,绝大多数老人,已经退休,或者即使没退休,在单位也没什么事儿,变成闲散人员一个了,确实有充足的时间。

这里,专门给杠精写一句:确实有少数老人,还位高权重,这种极少数的,不是普通老人的,咱们不讨论,只讨论大多数普通人。

事实上,这些不帮子女带孙辈的老人,确实是在专心享受自己的老年生活。网上有这么一句话,说这一代老人(他们指50后和60后)当中的一部分人,真是幸福啊,年轻时有工作,被家里人捧着,生了孩子,啥也不用管,专心上班,就行了;从学校毕业了,房子便宜买,大把好工作排着队;现在老了,也不用带孩子,到处游山玩水,还有花不完的退休金,几乎全额报销的医保。

你不得不说,这样的老人,虽然比例不大,但绝对数量,那绝对不少。

祖辈痛苦对孙辈的影响 有人说越来越多祖辈对孙辈不再关心不闻不问(3)

三、现在一部分“愤怒”的祖辈,已经习惯了只讲法律。

你如果从法律上来讲,确实没有哪一条法律规定,祖辈必须帮子辈带孙辈;但法律明确规定了,子女必须赡养父母,所以,现在的老人,根本不担心。

有一些老人在网上,确实很愤怒,一旦看到有年轻人,要求老人带孙辈,或者帮扶一下的,就大骂留言道:你们这些不孝子女,我们把你们养大,就很不容易了,还想让我们带孙辈,你们想得美,白日做梦。

你从法律上来说,这样说,确实一点儿毛病也没有,法律,它就是这样的。

这些“愤怒”的老人,如果真老到自己动不了了,到时候,子女负责便罢,如果不负责,直接到法院告子女去,让法律来监督子女负责呗。

这些彻底对成年后的子女,以及孙辈不闻不问的老人的心思很简单:我一切按法律办事,我看你要不要脸。

所以,子女如果遇上了这一类型的父母,那就不要指望父母辈,帮你看孩子。因为,它肯定是一种奢望。你想一想,你自己都是被放养长大的,你指望你父母,再帮你带孩子,可能吗?

如果说,在五年以前以及更往之前的时间,祖辈帮子辈带孙辈,或者适当帮扶一下,这在我国是一种家庭传统;但现在,老人逐渐不帮忙子女照顾孩子,也不进行任何物质帮扶,奉行“谁生的谁养”的原则,自顾自去旅游跳广场舞蹈,反倒则成为一些老人的一种传统和习俗了。

别见怪,话糙理不糙,自己的生活,还得自己承担,对父母,一切按法律来就是了。很明显,真的不是所有父母,都跟你讲亲情的,能养大你,就得感恩了呢。

祖辈痛苦对孙辈的影响 有人说越来越多祖辈对孙辈不再关心不闻不问(4)

四、那么,祖辈需要帮子女看一下孩子,或者提供一定物质帮助吗?

但这种祖辈的“愤怒”,其实很不恰当,它恰恰完全忽略了亲情和家庭。

上星期六,我去潘家园把自己不要的邮票卖出时,偶然遇到了两位年近70岁的老太太,偶然聊起帮带孙辈的话题。这两位北京老太太的做法,确实比较合适。

第一位老太太67岁了,儿子结婚晚,孙子刚上幼儿园小班,她就是全程带,是非常传统的中国家庭的老人,她和68岁的老伴包揽了带孩子及所有家务,小两口则专心上班。这也是大多数家庭的主流吧,带孩子的祖辈,不是爷奶,就是姥姥姥爷。

第二位老太太71岁了,女儿同样结婚晚,外孙女上小学一年级了,孩子是爷爷奶奶带,姥姥姥爷乐得轻松,享受晚年生活。但一年三节加上孩子生日,每次给女儿转5000块钱,相当于一年给20000块钱,对唯一的女儿女婿,进行物质上的帮扶吧。而每次到女儿家看外孙女,也是大包小包带一堆东西。

这两位老太太的做法,其实,在现在独生子女占据绝大多数,二胎家庭绝对少数,超过二胎的,完全成为个例的这种大情形下,非常恰当。

祖辈痛苦对孙辈的影响 有人说越来越多祖辈对孙辈不再关心不闻不问(5)

这人啊,老有所养,并不只是吃饱饭,有地方住,有医保,还有精神上的抚慰。这老人,还能生活自理时,你不缺钱,精神生活和业余生活相对丰富,你能放狠话,把儿女和孙辈隔绝在外,不闻不问。可是,当你生活半自理,甚至不能自理时,咱先不说儿女,就这孙辈,他们都没怎么见过你,一年到头,电话都打不了一个,你觉得,他们,可能跟你亲,会跟你聊天吗?别信什么血脉相连的“鬼话”,这句,真是鬼话。

这么讲吧,被你这样同样对待的子女,那肯定也是,饭管饱,有地方住,也给你收拾干净,生病了带你去看,但却是全程干巴巴,没有任何情感了。这用我国的老话说,那叫“一还一报”,事实上是,除了血缘管着,真没什么感情了。再亲的人,如果十几年,二十几年,互不关心,互不联系,隔绝,最后的关系,也就限于血缘了。

请问,现在一些“愤怒”的老人,这是你想要的生活不能自理后的晚年生活吗?如果你不想要,那么,实事求是,对子女进行适当的帮扶,在享受晚年生活和帮扶子女间,取一个适中,这才是亲情和家庭之道,而不是一味只讲法律义务和权利。没有亲情,只剩法律的家庭,已不成为家庭了。(全文完。作者:董江波,笔名冷得像风)

,